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面子 (第1/2页)
姚宜闻在门口迎裴明诏。 永安侯是先皇做太子时在潜邸带起来的武将,先皇继位之后,在西北又立下战功,先皇随即封了爵位,先皇去世之后,裴家一度不太受宠,后来因为瓦剌侵扰永安侯挺身而出,与也先周旋了四五年,大大小小的战打了几十场之多,裴家也就成了皇上依仗的武将,老侯爷对战瓦剌时受伤,而后不治身亡,裴明诏承继永安侯爵,承爵的公文还是由他交予礼部的。 裴明诏年纪轻轻就做了侯爷,以皇上对裴家的信任,将来定然会前程无量。 看到门房上的下人匆匆进院子来,姚宜闻上前走几步,走出门就看到裴明诏下马来。 裴明诏二十岁才出头,眉毛浓黑而长,一双丹凤眼十分的明亮,下颌有明晰的棱角多了几分的英武之气,抿着嘴唇,透出几分的沉稳和内敛。 姚宜闻上前见礼,两个人一路去了书房。 在屋子里坐下,下人立即端水上来,裴明诏一言不发端起茶来喝水,姚宜闻在一旁等着裴明诏说话。 裴明诏眉毛微扬,“姚大人可收到了忠义侯府的谢礼?” 姚宜闻立即想起来忠义侯府在城外接婉宁的事,永安侯是为这件事而来?他心里那份担忧终于发生了。 “京中最近传出不少闲话,我来跟姚大人澄清,在泰兴县我为了救忠义侯世子到了姚家庄子上,幸好有姚家人相助。后来才知道帮忙的是姚七小姐。” 提起女儿在泰兴做的事,他应该有一种骄傲和自豪,自己的长女不声不响地救下了忠义侯世子。 可是对于这件事。他只有初听时的惊讶和质疑,如今的迷惑和羞愧。 这是怎么了。 看着姚宜闻的表情,裴明诏想起这几天听到的传闻,姚三老爷不认养在泰兴的长女。听说姚七小姐来到了京里他心里有几分高兴,这么快就要见到那个聪慧的姚家小姐,没想到却听到了这样的话,姚七小姐没有被接进家门。 他脑海里顿时浮起姚七小姐从容不迫的神情。仿佛无论发生什么事她都不会害怕,那时候他还想,一个十二岁的小姐怎么能这样。现在真相昭然若揭,没有长辈的关怀这照顾,就那样被扔在族里,所以才会和姚家二房的长辈互相照应。 如果不伶俐不坚强。不自己照顾自己恐怕都不能好端端地到今日。 那样的从容不迫中到底有多少的坎坷。受了多少的责难才能练就。 想到这里,裴明诏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 十二岁的女孩子应该被父母护在身边,姚宜闻却这样养自己的长女。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是不敢相信。 姚宜闻的官声还算不错,虽然本朝的吏部侍郎和其他几部不同,只是个摆设,可姚宜闻也是进士出身,学问做的好。又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是吏部的典册如数家珍。怎么也不能到连亲生骨rou都不闻不问的地步。 这样也就罢了,却还将帮忠义侯府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听母亲回去说姚三太太的作为,好像并不将姚七小姐当做自家的女儿,提起姚家的长女甚至还颇有微词。 他还不知道这些事的时候让人送名帖到姚家,后来知晓了他本不想登门,转念一想不如来说得清楚些。 裴明诏瞥了一眼姚宜闻,站起身来,“我从泰兴走的匆促,没有见过姚老太爷。” 姚宜闻顿时觉得像是被淋了一盆冷水。 这是个误会,他早就知道了。 是因为开始忠义侯府没有说得很清楚,只是提了泰兴,他们就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父亲身上。 那阵子只要提起忠义侯世子,他们都十分的荣光。 很快外面都传是父亲帮了忙,在衙门里他遇到了不少的同僚大家拱手道贺。 再后来,他虽然知道了真正帮忙的是婉宁,他也没好意思解释清楚,帮忙的不是父亲而是女儿。 怎么能随随便便在人前提起未出阁的女儿。 现在裴明诏却说起来,不禁让他脸红,仿佛他刻意占了女儿的功劳。 永安侯到姚家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就是为了将话说个清清楚楚? 明明是自己生养的女儿,现在有了出息,他却没有跟着脸上有光。 婉宁小小年纪,做事周到又稳妥,这样的话他最近屡屡听到。 可是提起这个,他却不知道要怎么接话。 难道说,四年里,那个在他心里不争气的女儿,突然之间就像变了个人,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并不看好的女儿却被人人夸赞。 裴明诏没有留下来和姚宜闻寒暄,而是径直告辞出了姚家,姚家下人甚至连点心都没来得及送上来。 姚宜闻看着裴明诏的背影,恍恍惚惚地回到内宅里。 下人来禀告,“老爷,老太爷请您过去呢。” 姚宜闻点点头,看向下人,“不用你们跟着了,我去屋里换了衣服就过去。” 小厮和丫鬟都退下去。 姚宜闻在园子里走着,不知不觉走到的婉宁曾住的院子。 这是沈氏选的地方,离他们原来住的主屋不远,沈氏特意将院子的外墙刷成了粉色,粉色的小院子,里面种了许多花树,沈氏说小姐住的院子要多几分婉约,还提起沈家在扬州的绣楼,感叹,“如果有绣楼住就好了。” 结果院子里种了葡萄,有一次婉宁爬上了葡萄架子,将乳母和下人都吓坏了,一个小姐竟然胆子这样的大。 姚宜闻想起婉宁说的话,“四年里。父亲有没有进那院子里去看一看?” 姚宜闻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院子仿佛很安静,石阶被打扫的很干净,一切都像从前一样。只是少了热闹。 从前婉宁在院子里的时候,身边跟着四个丫鬟,六个婆子,无论什么时候下人都是来来往往的穿梭。 正好院子的门敞开着,姚宜闻跨了进去。 小院子里再也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几棵花树都不死不活地立在那里,四周都长满了草。只有旁边的翠竹还在风中摇摆,这样却更增添了几分萧索。 这几年家里经过了几次修葺,沈氏住过的院子已经被翻新改成了他在后院的书房。婉宁这里却没有动,屋子从外面看很多地方都已经破旧不堪。 那个葡萄架早就不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