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四章 怂恿 (第1/2页)
沈氏皱起眉头,一把拉住婉宁,“你这孩子,怎么能乱来。” 婉宁十分认真地看着沈氏,“就像母亲这样,迟早要错过一桩大好的姻缘。” 沈氏脸红,“你这孩子,小小年纪不嫌害臊。”婉宁还真的很奇怪,旁人遇到这样的情形,一定会央求她不要动出嫁的心思。 万一闹出什么笑话来,就要让外面笑话。 再说,杨家也没有真的让人来说亲,这些也都是他们胡乱想的,婉宁却怂恿她要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这孩子,真是和旁人性情不同。 正说着话,昆哥过来了。 婉宁笑着问,“杨先生呢?” 昆哥用眼睛瞟了一眼沈氏,然后道:“舅舅要留杨先生吃饭,杨先生答应了。” 沈氏很诧异。 杨敬很少留在外面吃饭,杨老太太说,杨敬就算衙门里有事,也是回到家中随便吃一口,杨家灶上已经习惯留饭,将饭菜准备好,放进大锅里,杨敬回来就会吩咐小厮去取,正式因为这样才会有上次的误会。 沈氏想到这里,脸上红艳如霞。 婉宁轻声道:“我让人做了件衣服给杨老太太,母亲明日送过去吧!” 沈氏却皱起眉头,“嫁过去这么久,你可给你婆婆做了衣衫?” 婉宁摇摇头,她也想过,带着落雨去仔细看过崔夫人穿的衣衫,那些衣服件件都做得精致。别说是她,就算是落雨也做不来,于是她就给婆婆做了两套袖口。就算是她的心意。 沈氏低着头,“我给老太太做了件衣服。” 其实她悄悄地给老太太做了件姜黄色的褙子,只是一直没有拿出去,她顾虑很多,杨敬如今在詹事府,如果娶了她,会不会将来仕途不顺。 越想越糟心。 她迟迟拿不定主意。 “姑母。”昆哥想了想,“您不愿意嫁给杨敬先生吗?” 听得这话,沈氏惊呼了一声。 家里的孩子一个两个都怎么了。 昆哥目光烁烁。“我不愿意姑母回到姚家,如果姑母不是因为jiejie解开了心结,说不得早就困死在了家庵,现在姚宜闻发现张氏不好。想要娶回姑母。都是因为jiejie能做主掌家,沈家守住了家业,若是姑母就这样被抬回去,将来再有变故姚家会如何?是否能庇护姑母?” “既然不能好好对姑母,就不要去那种地方。” 昆哥小小年纪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 沈氏错愕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才道:“我没想过再嫁,我……你们两个孩子,懂得些什么。不要cao心大人的事,快……” “先生待我如亲生一般。”昆哥抬起头,“先生听说姑母的事,还让我好好孝顺姑母。” 沈氏几乎不敢相信,杨敬那样的大儒能说出这种话。 姐弟两个你一句我一句,沈氏再也坐不住,站起身带着下人去小厨房里张罗饭菜,沈氏走了之后,屋子里只剩下婉宁和昆哥。 婉宁看了一眼童mama,童mama带着下人退出去。 婉宁拉起昆哥的手,目光温和,“昆哥,你都知道了。” 昆哥看母亲的目光,又是着急又是难过,对姑母不会有这样深切的情感。 昆哥点点头,“怕父亲、母亲知晓心里难过,我就一直没有说,其实我心里,早就将姑母当做了母亲。” 家里的大人还以为已经将昆哥瞒住,其实昆哥是想要瞒住他们。 这样挺好。 昆哥抬起头,“姐,杨敬先生虽然脾气执拗,却心肠好,定然不会怠慢姑母,杨老太太也喜欢姑母,只是不知道姑母喜不喜欢杨敬先生,想不想嫁去杨家。” 母亲如果不想,就不会被他们问得红了脸。 婉宁低声道:“你有没有将你的身世跟杨敬先生说过?” 昆哥颌首,“之前说过一次。” 这就是了,杨老太太必然也已经知晓,母亲又服侍了老太太那么长时间,老太太才会喜欢母亲。 婉宁道:“明日我会催促母亲去杨家,给杨老太太送件衣衫。” 昆哥听得很仔细,抬起头,“然后呢?” 然后,婉宁不由地笑出声,到底还是年纪小,不懂得这里的道理。 杨老太太心里有数,应该会找了保山上门,如果一切都顺利,这门亲事就能做成。 …… 杨敬从沈家回来,沈家的小厮搬了几盆牡丹花给杨老太太。 杨老太太看着很欢喜。 沈家下人道:“我们家娘子,明日来探望老太太。” 杨老太太和蔼地笑着,“让她早些来,我等着她一起用饭。” 沈家人走了,杨敬来给杨老太太请安,杨老太太笑着看儿子,“怎么样?你心里可有了打算?我听说那位姚宜闻大人还没有休妻就急着找了人去沈家说项,想要沈氏答应他将来重新回去姚家。” 杨敬听得这话皱起眉头,“还有这样的事?”姚宜闻是两榜进士出身,居然这样不知廉耻,家中还有正妻就急着让人说亲。 杨老太太点点头,“沈家丫头也是有骨气的,没有答应,若是换了旁人,恐怕为了名声也要回去,怎么说姚宜闻也是个正四品堂官。” 所以沈氏才教养了那样一双儿女。 从前没有乞求就离开了姚家,而今被相请也不回去。 即便是经历了那些事,沈氏还能不声不响将昆哥生下来送给兄嫂抚养,可见沈氏是个性子坚强有主意的。 上次母亲病了,沈氏来侍奉母亲。突然之间在厨房遇见他很是尴尬,却因为母亲的病还是留下来,可见沈氏还是个心软的人。 不知怎么的。只要想想沈氏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在厨房里忙碌,眨眼功夫就做出香气四溢的饭菜。 他就觉得很难得。 只有经过风雨的人才会养就那样的品性。 妻子死了之后,许多人劝他续弦,也有人特意带人过来相看,他看到那双双不经世事的眼睛,他就觉得心里不舒坦。 隔阂之异,殊于胡越。 勉强同床共枕又能如何。 直到遇见沈氏。他觉得是那么的自然。 杨敬看了看自己放在膝头的双手,抬起头来,“我请人将二进院的房屋修一修吧!” 修葺宅院是准备迎喜事。 杨老太太点点头取笑儿子。“可真是不易,我还以为你这辈子都不再拾掇宅院了。” …… 婉宁从沈家回来,贺大年进屋禀告,“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