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运气 (第1/2页)
听了父亲的问话,秦郎君放下书一笑。 “没处去了,就去父亲那里看看有什么热闹可听不。”他说道。 “是打听我这里的热闹,还是政事堂的热闹?”秦侍讲问道。 “倒是瞒不过父亲。”秦郎君笑道,“周六的父亲最近出点事,我帮忙打听一下。” 儿子与周家六郎交好,秦侍讲自然知道,虽然一直奉行子孙事,长者不过问,但他还是私下留意几分。 “这件事我知道,有人控他当年对亳州军库案定罪不当所以降职待查。”他说道,“这个案子我看了,的确是他定罪不当,被罚是不可避免了。” 秦郎君点点头。 “是,父亲我知道。”他说道,一面拿过拐杖起身,“那我先回去了。” 这个儿子就是这样,一向明事理,不该说的情就不说。 秦侍讲点点头。 “不过其罪倒也不至于太重,如今西贼不稳,连吃败仗,陛下正在气头上,等过一段再周旋便好一些。”他又说道,算是给儿子一个安慰。 秦郎君果然高兴的点头再次谢过父亲。 “哦对了父亲。”他走到门口又似乎想到什么,回头问道,“吏部侍郎要选人了?” 秦侍讲微微皱眉。 他所在的史馆厅与中书门下政事堂很近,故他这里的小吏是除了政事堂吏员外消息最灵通的。 估计儿子在那里听到小吏们嘀嘀咕咕传递什么小道消息了。 “陈绍拟升任政事堂左右仆射,吏部侍郎便会空缺,大概也许吧,尚未定。”秦侍讲随意说道。 “那倒是个辛劳差事。”秦郎君亦是随意说道,不再多谈告退了。 秦郎君刚推出去,秦夫人过来了。 “十三找你说情?”她直接问道。 秦侍讲笑着摇头。 “你儿子还没你说的直接。”他笑道。 秦夫人也笑了。 “他那小心思弯弯绕绕的,别理会。”她说道,“难得他有个玩的好的人,周家的事你多少看着点,能说句话就说句话。” “只是这话现在委实不能说。越说越是火上浇油,御史台那边正磨刀霍霍。”秦侍讲说道,又摇头,“也是他倒霉,怎么偏偏这时候被翻出这旧年的公案了。” “不会闹太大吧?”秦夫人有些惊讶,她可没料到真的如此严重。 “看运气吧。”秦侍讲说道。 竟然要靠听天命了,秦夫人一向含笑的面上浮现几分忧色。 “怪不得十三这几日在外奔波呢,他以前可是从来不往那些地方去呢。”她说道。 那些?是哪些? 秦侍讲询问。 “我也没具体问,好似去了京兆府之类的地方吧。”秦夫人随口说道。 乱托关系,秦侍讲摇头。不过儿子一向有分寸又聪慧。不用担心。 夫妻二人说些家事丢开不再理会了。 晨光微亮时。刘校理伸手重重的拍打了窦七的胳膊一下。 窦七发出一声惨叫。 “不错,不错。” 刘校理点点头带着几分满意的笑收回手直起身子。 “能痛就说明还好。” “爷爷,这还好啊,我太惨了。”窦七委屈说道。一面再次恨恨咬牙,“那几个人在牢里打死了没?” “昨日一顿好大,竟然好身板扛下来了……”掌柜的忙说道。 “京兆府大牢的杀人棒下竟然能活命?”刘校理插话微微皱眉问道。 “大人不知,这几人乃是军汉,一身好功夫,就是在太平居经营食肆,也日日熬炼筋骨,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掌柜的说道,“不过也不怕。他们到底是躺下了,躺下容易起来就难……” 刘校理释然,点了点头。 “…最多让他们再多活两日。”掌柜的眉飞色舞的接着对窦七说道。 “这么快死了,岂不是浪费。”刘校理再次打断他说道。 窦七和掌柜的都一愣。 “爷爷,你的意思是要留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