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是怎样练成的_第十七章 CD风云(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CD风云(上) (第2/2页)

,失策啦。当时我们进攻重庆的时候,就该大举进军啊,多带一个师过去,这个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的麻烦事了,而如今,我们是养虎遗患啊!”张培爵表情阴沉,恨恨地说:“卧榻之傍,岂容他人鼾睡。这次我找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思,顺便找个理由,把他剿灭,不能再留贻患了。”

    “不可。”杨庶堪一听张培爵的意思,吓了一跳!“这个李逸有三不可动:第一、这个成都镇守史是四川省政府所属,现在你四川的都督,管辖驻扎在蜀地部队,可就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的话,我们可能会得罪一批人。第二、在李逸虽然只有一万五千余人,按日本人的电报看,战斗力相当可观,起码这个炮团在我们第一师都是没有的,我们要完全解决他,两个师的兵力恐怕做不到。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北洋政府段其瑞的意思,只要他一派兵来四川,我们的计划就算完了。而且,现在全省也凑不出这么多人,只有第一,第二师两只部队,第三师还在地方上镇压土匪呢,第四师我们还要考虑留守的问题,兵力实在是见拙啊。”杨庶堪捻了捻胡须,继续说道“而现在这阿坝和甘孜藏族生活区部队是决不能动的,现在西边的西藏正英国人的唆使下,在搞什么独立,我们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从这里调兵。即使我们现在有足够的部队,一旦打起来,万一不能快速解决问题,战事久拖不决的话,就有可能被别人捡了便宜。第三、这中央每年都给他们独立旅拨军费和装备,可是每每到了我们这里,我们就给他扣了下来,只要中央给钱下来,我们就用来发展我们自己的部队,而他们也只是一时的能够支撑起这支部队,时间长了,估计这李家就是再富有,也难支撑下去,最后得利的还是我们。”

    张梁伟坐在旁边,听着两位长者的谈话,他才知道自己的浅薄,忙站起来,劝解张培爵,他的姑父。“姑父,我觉的这杨叔说的很有道理,虽然我对重庆的李逸也是一肚子的火,但是我们总不能逞一时之气啊。”

    听了杨庶堪的话,张培爵的脸上神色阴晴不定,良久才颓唐地长叹一声,自怨自艾地说:“都是我张某人福薄德浅啊!竟然让这毛都没长全的小子,占了重庆的先机,这才导致今天的问题啊。”

    杨庶堪嘴上不好说什么,心里却在想,自己这个老搭档是否福薄倒不好说,不过这气量小一点却倒是可以确定地。不然到现在连个朋友都没有,旁边几个省份的那一个不想对四川动武啊。

    虽然张培爵看起来随时都笑呵呵的,但是阴险起来,那可是能吃人的主,对待自己的手下也是任人惟亲,排挤异己,拍马屁的那是升官就象升天一般的快,对于那些真正有些骨气,从学堂毕业的军官,那可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私下的时候,还经常给他们找些小麻烦。

    张培爵转了几圈后,摸着有些稀疏的头发,似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杨庶堪:“难道,就这样看着这重庆继续做大,总不能让他们一直发展下去吧?”

    杨庶堪没有言语,其实他还是有主意的,不过他本人一直为人都比较正直,不屑于用一些歪计量。

    到是张梁伟想了想道:“姑父这办法倒是有一个,行不行还要试过才知道。”一听有办法,张培爵立刻来了精神:“梁伟,快告诉姑父你的这办法是……?”。

    张梁伟思索着说:“日本人不是一直对重庆有心思嘛,我们不如来个一食二鸟之计,让这日本人和李逸打起来,我们好坐收渔人之利。”

    张培爵脸上一喜,继而想了想后,又摇头:“不妥,不妥。一旦被人知道是我们支持日本人的,到时候我们就成了国家的罪人了。”

    张培爵自革命以来一向对这洋人没有什么好感,性格虽然游历不定,但是一碰到洋人的事情,这决断都是比较坚决的。这是他的最大优点,那就是不卖国,杨庶堪一向认为张培爵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爱国者,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和决策者,他缺乏统帅那种杀伐决断的果敢。即使这样杨庶堪自己还是认为留在张培爵身边,是件值得的事,起码比起中央政府的那些大佬们要好的多,没有过多的依靠洋人,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杨庶堪暗暗叹口气,接着说:“所以,我说要和重庆先试探一下。马上就要开春了,部队的装备有些又该淘汰了,李逸他那个工业区不是新建立了几家兵工厂嘛,听说兵工厂的一些武器是真的不错,据说都已经开始生产马克心重机枪了,如果我们再不动手的话,等他们全部装备了部队,我们的胜率又将小一分。”见张培爵若有所思,杨庶堪继续说道:“另外,这临近年关,部队的士兵大多数都会要求发饷,寄回家中,而我们依然是克扣了重庆的军饷,估计他们这一扩军,部队的薪饷应该又成问题了,这个时候动手应该是最好的时机。”

    现在就看张培爵的态度了,如果他决定动手,那么整个四川就将面临一场腥风血雨,如果这个时候不动手的话,那么以后将会如何,谁也难说啊。

    整个小院内,突然静了下来,杨庶堪和张梁伟两人都看和张培爵,静等他做出决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