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_卷三 惩戒之刃 第六十四节 复兴之机[第三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三 惩戒之刃 第六十四节 复兴之机[第三更] (第1/2页)

    卷三惩戒之刃第六十四节复兴之机

    当黄龙飞步入房间的时候,才发现除了周国辉与王祎林两人之外,袁鸿业也在座。挂在墙上的大屏幕上正在滚动显示着一些照片,周国辉与袁鸿业都在抽烟,而王祎林则在翻看着一份厚厚的文件。

    秘书拉上了门,房间里的空调发出了呜呜的声响,深秋的京城仍然很闷热,加上房间里那弥漫的烟雾,使气氛更加压抑。

    老2,坐吧,每次你都是最后一个到。周国辉向旁边挪了下屁股,给黄龙飞腾出了个位置来。

    袁鸿业抬头朝黄龙飞点了点头,王祎林也只是看了一眼黄龙飞,目光又落到了手里的文件上。

    这次找你,还有袁先生来,是老三的意思。周国辉替黄龙飞倒上了一杯茶,听说,现在天翔那边已经步入正轨了

    差不多该办好的事都办好了,这还得多谢袁先生的帮助。黄龙飞坐下来后顺手就拿出了雪茄。

    黄先生,你这就太见外了。袁鸿业的神色有点严峻。

    这些,我们今后再谈吧,天翔才派人给我们送了一些情报回来。周国辉朝屏幕上看了一眼,是伊拉克的,也许你们会感兴趣。

    黄龙飞微微皱了下眉毛,他早就看出那些照片是在沙漠里拍的,只是看不出是哪里的沙漠。

    其实,这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王祎林放下了手上的文件。相信,你们对伊拉克成立合法政府地事情都有所了解吧

    黄龙飞与袁鸿业都没有开口,这些国际大事他们当然不会不知道。

    从两年前开始,美国就在逐步推进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王祎林也点上了烟,就我所知,5年前,在政府放开了国内石油市场之后。袁氏集团就正式进军了石油业,而黄氏集团也在这两年重点加强了在石油开采精炼。以及石油化工方面的投入。一年前,还在全力推进并购澳大利亚某石油公司的业务。

    黄龙飞冷笑了一下。一年前,在凌天翔出事的时候,他正在与澳大利亚某海洋石油开采公司谈收购的事情,结果半途而废,等他处理好凌天翔的事,准备继续推进谈判地时候。澳大利亚政府以关键产业为由,让并购计划落空。直到一个多月前,黄龙飞才搞清楚,这是美国政府干涉的结果,而那家原本计划出售给黄氏集团地石油公司,被一家美国的石油公司通过换股的方式收购了,其收购价格比黄龙飞开的价格低了至少两成这事,黄龙飞一直耿耿于怀。而黄氏集团进军石油产业的行动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两年前,美国在提出了伊拉克重建计划的时候,其中地一个重点就是引进国际资金,恢复伊拉克的石油开采业,并且以此为伊拉克提供主要的重建资金。王祎林的话波澜不惊,仿佛说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一样。袁先生。好像当时袁氏集团就参加过几个项目的投标吧

    袁鸿业也冷笑了一下。我们确实参加了几个项目的投标,而且开地价格并不高,加上袁氏集团之前已经有不错的技术基础,我们在海外也有几座油田,只是

    王祎林压了压手,对黄龙飞说道:二哥,我记得没有错的话,当时你也参加了竞标,是不是

    黄龙飞点了点头,当时他与袁鸿业是对着干的。而且开的加码比袁鸿业的还要低。也更有吸引力,可与袁鸿业地遭遇一样。他并没有获得成功。

    不过,两年来,伊拉克的重建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具体情况,我们都清楚,层出不穷的袭击,特别是针对西方投资者的军事袭击让很多中标公司都没有按照合同兑现承诺。王祎林拿起了放在桌上的文件,递给了旁边的黄龙飞。这是我们才收到的,当时签署的大部分意向合同的期限都是两年,在两个月之后就将到期,到时候,伊拉克政府将重新组织投标,我想你们都应该收到了相关的消息吧

    黄龙飞随意地翻了一下,就把文件放到了茶几上。几天前,我们就收到了消息,而且正在做准备,相信袁先生也跟我们一样,不希望错过新地机会。

    袁鸿业笑着点了点头,袁氏集团一直在努力扩大在石油市场上的投入,现在集团旗下地宏峰石油就是共和国最大的私营石油公司,占有国内大概一成五的市场份额,另外袁氏集团还在好几个国家拥有好几座大型油田的开采权,共和国每年进口的石油中,有大概两成来自宏峰石油公司所属的油田。而伊拉克是世界上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储藏国,伊拉克又没有其他贵重的资源,工业基础设施也在战争中被摧毁了,整个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基础就是石油。重新建立油田,恢复石油生产,以及建立石油精炼厂,石化厂,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港口的建设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这正是伊拉克现在所缺乏的,需要外界投资才能够解决的。因此,伊拉克政府只能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来开采本国的油田,袁鸿业看准的就是这个机会。

    二哥,还有袁先生,有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黄先生,这次袁某应约而来,就是想听黄先生的意见的。袁鸿业朝黄龙飞看了一眼,这房间里的都不是外人,不存在该说不该说的问题。

    黄龙飞笑着点了点头,他已经猜到王祎林要说什么了。

    我们有句俗话。叫作众人拾柴火焰高。王祎林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袁黄二人的表情神色。我首先想问一句,在两位看来,石油是一个公司地生财之道,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之道

    袁鸿业与黄龙飞微微皱了下眉毛,王祎林这话问得很有深度。

    在很多人看来。私人公司进军石油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