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影子军刀 第十节 垂直降落[第三更] (第2/2页)
米。高度又降低了200米。连接着降落伞地气压开伞器启动,引伞首先弹了出去,接着主伞被拉了出去。凌天翔感到身后好像被人猛的拉了一下,接着速度就迅速慢了下来,双脚垂了下去。在其前后,其他队员身上的降落伞也都打开了,而最先抛下的一批武器箱已经落到了地面上。 沙漠里的风并不大。控制降落伞也很容易。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中,地面上空出现了微弱的蒸腾效应,这对伞降有一定的帮助,能够降低着陆时地速度。可是,不管怎么说,在着陆的一瞬间,都相当于是从2层半高的楼房上跳下来。如果不懂得伞降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当即摔断腿骨。 凌天翔这些特种兵都接受过伞降训练。在着地的一瞬间,凌天翔顺势滚开,借此抵消掉了着地时的冲击力。这次是降落在坚实的地面上,而不像是上次从新加坡逃跑的时候,是在海面上空跳伞。从地上爬起来,凌天翔首先摘下了氧气面罩。然后迅速脱掉了降落伞包,将散落在地上地降落伞收了起来。 队员们先后成功着陆,都迅速将降落伞收了起来。顾卫民最后一个来到地面上,降落点距离凌天翔不过50米。在他收起降落伞的时候,先前着陆的队员都陆续赶了过来,两名队员在地面上挖了一个大坑出来,20具降落伞包被丢了进去,随即用沙子把坑填平了。 尽快找到我们的武器装备。顾卫民看了眼正在上升的太阳。我们还有大概37个小时,还要准备赶100多公里的路呢,让兄弟们都抓紧时间 甘宁军与齐建军立即去将他们两人分别负责指挥地小队集中了起来。在确定没有丢下什么装备。也没有队员负伤之后。顾卫民拿出了用来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跟踪器,然后叫上凌天翔首先出发了。 开始顾卫民严格的控制了跳伞的时间。就是要控制那些箱子的撒布范围。人员用的是方伞,可以控制着陆点的位置,而那些武器箱都只能自由着陆,如果撒布得太广的话,找起来相当费时,甚至有可能遗失。
半个小时后,顾卫民找到了第一只箱子,被半埋在沙子里的箱体上面涂着12这个数字,这是代号12的队员地武器箱。里面有一套沙漠作战伪装服一具单目夜视仪一挺m46机关枪5个软弹袋一根备用枪管4枚进攻型手榴弹,以及一具at4火箭筒,最下面还压了一顶土黄色地贝雷帽,这些全是美军特种部队的装备。箱子着地地时候肯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然不会陷得那么深,可里面的武器装备没有半点损坏。凌天翔不得不佩服派力肯公司生产的这些保险箱的性能,如果换了别的箱子,恐怕那只夜视仪的镜片早就摔碎了。 两个半小时后,最后一只几乎被彻底掩埋在沙子里的箱子找到了,是编号08那名队员的。那名队员来取出了自己的武器装备后,将箱子上的降落伞取了下来,塞到了箱子里面,然后就地挖了个坑,将箱子彻底的埋到了沙子里面。 顾卫民拿出了一只全新的卫星导航仪。 老顾,这是啥玩意甘宁军跑了过来。 美军特种部队最新的装备。顾卫民笑着摆弄了一下,增加了差分算法,精度提高了到了1米。本来想用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的,只是这次的行动很特别,所以我们只能用美军的武器装备。 甘宁军又看了一眼,顾卫民那只导航系统的体积要比他们以前用的小了一半,而且屏幕还是彩色的,上面显示的地图更为精确。 让大家准备出发。顾卫民收起了卫星导航仪,我们距离目的地有150公里,至少需要花上20个小时的时间,先赶一段路,天黑前4个小时再休息。 队伍立即出发,20名队员分成了10组,凌天翔与张铁锤继续搭档,这次他们不需要客串突击手,担任全职狙击手。一路上,队员们都没有出声,几个参加了伊拉克行动的队员神色都不太好,而且他们都额外带了一只水壶,大概是上次沙漠中的逃亡,给他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回忆。 在沙漠中行进了大概2个小时,顾卫民停了下来。队员们都跑到了沙丘东面躺了下去。现在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太阳就悬挂在头顶上,凌天翔想起了在伊拉克沙漠里潜伏的那两天,看来伊朗的沙漠也不见得温柔多少。四个小时的休息并不那么舒服,最多只是避免在最炎热的时候行军,减少了体力消耗。 听到口哨声的时候,凌天翔爬了起来。太阳已经落到了西面沙丘的尖顶上,顾卫民正在向他们这边招手。 天翔,这他的简直是活受罪。张铁锤在旁边嘀咕了一句。 得了,少说两句,反正天就要黑了。凌天翔把扮下来的半块高能饼干给了张铁锤。 张铁锤无奈的耸了下肩膀,如果不是甘宁军点到他,让他做凌天翔的搭档的话,他不一定会主动参加这次作战行动。 队员们吃了点东西之后,队伍继续上路。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气温也凉爽下来。队伍的行进速度加快了不少。当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甘宁军与齐建军的小组轮番在前面探路,顾卫民带着大部队在后面跟进,凌天翔与张铁锤两人一直在大部队里面,探路不属于狙击手的任务范围,特别是在有突击手的时候,更不会让狙击手去做这类脏活了。 到了深夜的时候,队员们小跑了起来,主要是气温已经降低到了零度左右。伊朗的沙漠是高原沙漠,夜间的气温更低,跑动能够增加身体散发的热量,也就能够保持体温,避免休克。队伍的前进速度又加快了不少。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网,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