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养鸡计划 (第2/2页)
“这菜坛子和盐罐子的钱?”傻蛋娘拿了钱,想数几个推回去。 “那钱我就不收了,算大妹子我送你的,还望你不嫌弃。”范氏握着合上傻蛋娘的手,笑着领了玉珠回了。 傻蛋站在院门口篱笆门旁,依依呀呀地叫着用手指了指他娘,又用手指了指玉珠的背影,满脸的不高兴。 傻蛋娘揪着他的耳朵把他揪回来,“给我去屋里呆着,别再糟蹋我的鸡娃子。” 萧玉翠如今学会绣好几样针法,早晨听说今儿要买鸡娃子,在丁香那坐了一会,屁股上长钉坐不住,拿了个简单的花样子回来绣。远远地瞧见自家院子里的一群鸡娃子,黄嘟嘟的,像一个个毛绒线团滚来滚去。 “咯咯咯”萧玉珠拿着饭粒拌稻糠喂小鸡,萧玉涵见小鸡娃子不吃,在一旁“咯咯咯”地笑。 “还是我来,瞧珠儿喂的小鸡娃子都不吃。”萧玉翠回房放下绣花帕子,一溜烟跑到灶间剁了一把菜叶子,剁得细细的,拌在饭粒和米糠里,“咕咕咕”叫着,小鸡娃子涌过来。 萧玉涵转身伸手要玉翠抱,玉珠抓住他,“二姐抱好不好?” 萧玉涵摇摇头,急得快要哭了,舞着手向玉翠扑来。 萧玉翠拍拍他身上的灰,一把抱起,笑道,“珠儿,鸡娃子嫌弃你,今儿玉涵也嫌弃你了。” 范氏在大槐树底下编篱笆,准备在树下圈出一块地来,养小鸡娃子,瞧见家里几个小的闹成一团,倒也欣慰。 “玉涵,玉涵。”喜子在院门口喊,见院子里一群鸡娃子乱跑不敢进来,举了举手里的弹弓。
“去吧,去吧,别到河边去,也别撵鸡打狗,就在附近的场子里玩玩。”范氏说道。 “孩儿记住了,记住了。”话没说完,人已倒了院门外,笑嘻嘻地跟着喜子玩弹弓去了。 傍晚,萧景土还没回来,范氏在院子里伸长脖子朝路边望了好几回,没瞧见人影。在灶间做饭,淘了米没放水,把锅放在灶上煮,萧玉珠眼急手快,拎下来打开盖子,全是米粒子没水。 范氏一拍脑袋,“忙糊涂了。”舀看一瓢水添上。拿了刀削辣椒,削了半天一看,碗里没有辣椒,只有几个带着籽的辣椒柄,低头一看,辣椒削地上了,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萧玉珠架着柴火,见范氏自个笑了起来,走近一看,见着碗里的辣椒柄,歪着头瞧着范氏小声问,“娘,你是不是魔障了?” “谁魔障了?”萧玉翠抱了柴火进来,见了一地的辣椒,弯着腰笑得生疼。 范氏捡起地上的辣椒,摇摇头,隐隐约约听到赶牛车的声音,放下手里的碗奔出去看,萧景土赶着牛车从暮色中走过来。 “瞧着天都快黑了,总算回来了。”范氏迎上去。 “去的时候走得慢,正午才到,卸了陶,也没敢耽搁。”萧景土从牛车上的草堆里翻出一块布进屋。 范氏打开布看了看,一块是上好的靛青色布料,用手指丈量一番,足足有六尺,能给自家男人和玉涵每人做身衣裳,眼睛一亮,问,“这是娘给的?” “可不是吗?娘说拿过来你给玉涵做身衣裳。”萧景土端起水碗一口气喝了大半碗。 “劳娘费心了。”范氏把布收进房里。 萧景土跟了过来,从里间的衣兜里掏出两串钱,“这是上一车的陶钱,我看了一下,还有三个菜坛子没卖出去,不过远比我想象中的好。” 范氏把钱放进箱底收好。 萧玉涵手那弹弓从外面进来,听说爹回来了,跑到东厢房,伸开手就要爹抱。 萧景土一把抱起,用一茬长的胡子扎着亲了又亲。 饭桌上,萧景土说起卖陶的事,想挑了担去附近村庄卖卖。 “娘,赶集的日子是几日?”萧玉珠问。 范氏手里的筷子停在半空中,心里算了算,“后日便是。” “那后日咱们套了车去集市卖陶,明儿爹就在家好好歇歇。”萧玉珠又说。 萧玉翠看了看爹深陷的黑眼窝子,抽了抽嘴角,又扭头看向范氏。 范氏夹了菜放到萧景土的碗里,“是该好好歇歇,明儿你哪也别去,就在屋里歇着,窑里也不准去。” 萧景土没啃声。 萧玉涵听说要去赶集,吵闹着他也要去。 范氏唬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姐妹俩,想着玉珠识字,人也机灵,默了一会道,“后日就你爹和玉珠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