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玉翠成亲(下) (第2/2页)
扶着出了西厢房,大富看着顶着红盖头的新娘,又看了看旁边喜庆打扮的段光启,找不到大jiejie,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好,哭着嚷道,“我的大jiejie呢……我要我的大jiejie……” 还是谢氏挺着大肚拦住了他,道,“平日里嘴甜得很,今儿却是恹恹的,见了大姐夫也不知道叫人。”大富窝在谢氏怀里,颇有敌意地瞪着段光启。 喜娘笑盈盈地过来唱道,“吉时到,新娘拜别父母。”喜娘和崔家的一左一右扶着萧玉翠去了正厅。 萧老爷和杨氏坐在八仙桌的正座上,萧景土和范氏坐在下首左侧,四人皆是喜庆的新衣打扮,杨氏从头到尾都是黑着个脸,不闷不乐的。 萧老爷看着孙女穿着大红礼服跪拜的模样。不由悲从中来,说了句古语,“以顺为本者,妾妇之道也。”又说了些“三从四德”“孝敬公婆”“绵延嗣开枝散叶”之类的训话。 杨氏则是半闭着眼睛,一副太后附身的样,对着萧玉翠的跪拜点点头。 萧玉翠起身过来拜别萧景土和范氏。萧景土心中很不舍,但面上还是沉着脸,双手紧紧地抓着圈椅上的雕花,青筋爆出。范氏见着自己闺女,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转过头去,用帕擦了泪,让萧景土快些说两句,末了才转过头来,摆了摆手。 萧玉翠掉下泪来,哽咽着称“女儿记住了。”从地上起身,刘氏送她出了正厅。其他的人跟着出来到了院中,喜娘喊道,“时辰到,新娘上轿。” 萧玉翠缓缓踏上轿,隔着红盖头回头望了一眼,才进轿去。范氏颤巍巍地端了一碗水出来,泼在轿下,喊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刚才拜别的时候。范氏没有说话,她现今这一喊,更是像把萧玉翠心里抽空了一样,一个人独坐在花轿中,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 萧玉涵要去送嫁,他今年十三岁了,身高已经高出萧玉珠半个头了。一身青色缎,同色的方巾,加上满面的生气,很有稳重大方的样。他拍拍衣裳,收拾心情。朝萧玉珠点了点头,跟着上了轿。 一阵炮仗声响起,接着是锣鼓唢呐声,吹得欢天喜地格外响儿,迎亲的、送嫁的陆陆续续出了院门。萧景土一直送到了巷口,范氏站在堂屋门口,望着远去的花轿和队伍,直到看不见影儿,凌冽的寒风吹在人脸上,刮得生疼,她却浑然不觉。 “娘,我们进去吧,外头风大。”萧玉珠去挽范氏的胳膊。 范氏才点点头,回了屋,院里的宴席还在继续,她无心张罗,便交给崔家的和老宅里的去办。 因东家有喜,庄上每个长工能得一壶好酒两斤rou,潇湘记歇业一日,只是掌勺师傅和两个伙计要来帮忙,在院中临时搭了灶台,张罗喜宴。好些街坊听说潇湘记的菜式不错,慕名前来一品,迎亲的队伍走了,院里还是宾满座。 萧玉珠安顿好母亲之后,出来看看,老宅里的能干活的眼下就只有刘氏了,刘氏那人总归是不太放心儿。果然在灶台处见到了刘氏和吉祥如意两个,三人吃得嘴油油的,萧玉珠到的时候,刘氏正往吉祥嘴里塞了一块炖rou,见了玉珠,又不好意思,只能把一大块rou往孩嘴里塞,把吉祥呛得不轻。 萧玉珠装着没看见,询问了下张师傅桌上的菜都上齐了吗,酒水够不够,见差不多了,叫王三吴七两个把桌上用剩下的空碟空碗撤下,今日来的孩们多,免得把碗碟撞到地上碎了。 何家的坐在离灶台近的位置,萧玉珠转身就看到了她,她一身家常的粗布衣裳,不是用普通的便宜料做得,看衣裳上的痕迹,很可能是收的旧衣洗净了,再拿来穿的,同两个闺女的打扮截然一个地上,一个天上。要是见了何秋,会让人以为是富人家的女儿,看看何家的,又会让人产生错觉,她们是穷人家。 何家的真是用心良苦啊! 萧玉珠同她打了招呼,四处看了看没有见到何秋,难道她没来? “不用找了,那丫头是想来的,被我锁在屋里了,今儿虽然是热闹,但人多口杂的,我们家的姑娘不比你们乡下来的,忌讳这些。”何家的笑笑,又看了看桌上吃剩的菜,觉得有些可惜,“不过要是早知道有这么多新奇菜式,我定是会放她过来,让她也尝尝。” 何家的打一巴掌又给个枣吃,萧玉珠才不吃她这一套。 只是何秋被她锁在屋里头,觉得可怜,用食盒装了一样红烧rou,一样香酥鸡,还有两样小菜,一碟糖果,让何家的回去的时候带给何秋,让她也沾沾喜气。 何家的满心欢喜地收下了,席面还没吃完就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