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 心悸 (第1/2页)
且说,郑绥坐上车,车帘放下,牛车启动时,强撑的精神,瞬间xiele气,瘫靠在身后的隐囊上,出了郑宅,跟随上来的几个婢女,察觉到她心情不好,都没有吭声,辛夷甚至让刘媪去了后面的车厢。 不经意间,秋风吹过,车帘微卷。 街上的人群稀稀落落,大抵是国丧的关系,哪怕是午后时分,人也极少。 先时,初一听到消息,她懵懂了一下,才恍然大悟过来,仆妇口中的慕娘子,就是大房这一辈的六娘郑慕,八娘的胞妹,小名阿艳,以绮娘陪媵的身份,跟随绮娘一起嫁入诸葛家,嫁给诸葛六郎。 因是妾室,所以这些年来,她从来没有在郑家见过郑慕,除十八从婶崔氏外,家中也无人去诸葛家瞧过她。 流年似水,一晃而过。 她对六娘郑慕只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 只记得她匆匆进了灵月庵,后又匆匆以陪媵的身份出嫁了。 后来,仔细回想,郑绥只猜到可能与拒婚有关,不然,嫁去平城的,怎么无缘无故变成了八娘…… 郑慕仅比她年长四岁,桃李夭秾一般的年华。 哪怕旧日的情谊稀少,到底姊妹一场,一个鲜活的人,这么突然没了,心头禁不住一阵触恸与窒息,极为难受,一颗心好似浮悬高挂于天际,空落落的无处依安。 在她以为的天长地久,盼着的岁月不弃,原来,人的生命倏忽如同蜉蝣。 又似晨露日晞,极为短暂。 有生,必有死,生死从来不远,相依相伴。 只是她自来,只愿接受新生的欢喜,不愿面对死亡的降临,但愿人人长久,家和人圆。 可这些,从来是期盼。 一直以来,身边的人,总会一个个地离开,一旦离了眼前,便再也不会出现。 一转身,好似一生,再会无期。 譬如阿童,譬如阿耶,譬如伴妪…… 那场白茫茫的大雪,雪花乱舞,行驶中的车队,渐行渐远,演变成一团黑点,消失在天地间。 那片杜鹃红的衣襟,鲜血溅飞,混乱中的战场,模糊朦胧,似隔了一层细纱,是梦回里的惊悸。 那场大雪,是近前的事。 但那片衣襟,太过遥远,遥远到,郑绥已不记得,她有多久不曾想起。 然而,每每一想起,仿佛要耗尽她半条命,才能缓过劲来。 从青溪郑宅回建和里,需要绕整个京城大半圈,牛车行驶得很慢,她们一行人回到建和里,已是酉初,桓裕还没有回来,郑绥进了内院,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得厉害,遂往床里躺下安歇,“你们都出去,我想睡一会儿。” 遣退所有婢仆,躺下后,偏偏又睡不着,神思一直浑浑噩噩。 一阵的清醒,一阵迷糊。 许多往事,久远的记忆,间断零碎地在脑海中翻现,朦胧间她又见到了血,一大片鲜红的血,不知是阿姆伴妪身上流淌的血,还是六娘的血,隐隐约约间,能听到六娘生孩子的尖叫声,听得人心惊胆战,周围一大堆亲人围着。 满目望去,她却怎么都找不到桓裕。 鲜血漫延开来,她迈不开步子,也喊不出声,心里着急,‘桓郎’两个字一直在喉咙间打转,直到触目鲜红,快要把她淹没,恐惧浸满整个身心,声音才破咙而去。 “阿绥,你醒醒,我在这儿。”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怀抱,郑绥猛地坐起身,不由怔了一下,屋子里的连枝灯迅燃了起来,明亮的光线,眼前的事物,渐渐明晰起来,搂着她的桓裕,身上穿着紫袍官服,应是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去换。 方才在梦里,她找不到桓裕。 一时之间,不自觉地眼眶微红,喊了声桓郎,反手紧紧抱住桓裕,生怕抓不住。 桓裕觉察到她的变化,想起他刚才一进屋,听到郑绥急切的喊声,声音里满是恐慌与颤栗,顿时吓了一大跳,急忙跑了进来,现榻上蜷缩成一团、陷入了噩梦中的郑绥,忙地把她抱起来,立即唤醒。 这会子,灯火照耀下,把郑绥的一张脸,映衬得愈苍白,眼里的恐惧,无法遮掩,至于满心的依赖更是表露无遗,桓裕搂着她的手,瞬间紧了紧,“我就在这儿,不怕的。” 说着,又伸手轻抚着郑绥的后背,“阿绥,没事的,只是噩梦而已。” “不是噩梦,我又看到阿姆,还有慕娘,还有好多人,到底都是血,到处都是……” 桓裕瞧着郑绥说到后面,情绪又变得激动起来,忙地抱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