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德州城 (第1/2页)
第四章德州城 德州位于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京城水路南下的首道关口。得益于“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 入夜之后,城门按时落锁合上,城中皆是灯火辉煌、市肆繁华,人来人往的戏院酒楼间亦是笛声悠扬、酒榭酣饮,真是好一派喧嚣昌盛的人间风光。 宝珍瞄着窗外的繁华,只见,他们正停在一处三层的华丽门楼前,借着屋檐的大红灯笼的光亮,可以看得清门匾上那三个烫金的大字—聚仙楼。 九格格刚刚睡醒,瞧见外面闹喧哗的街道,立马来了精神。她直子坐起来,忽然张口咕哝了一声,原来是自己睡得太沉,脚都麻了。 九格格双手捂着脚背,低头静止了片刻,方才微微舒了口气。 宝珍扶着她的的肩膀问道:“jiejie,睡得还好吗?” 九格格点了点头,“睡得好,就是后背有点酸。” 宝珍闻言,拿过软垫搁在她的后,给她靠着用。却见,外面的小厮掀起帘子,躬道:“请两位小姐下车。”大家原本以为,今天他们晚上会住在新建成的行宫之中,却没想到,康熙还是选择住在了民间的客栈。 此时的聚仙楼内一片人声嘈杂,大厅里招待着不少的言谈甚欢的吃客和酒客。店小二提溜着一只长嘴大茶壶,时不时地给客人添水倒茶。 宝珍和九格格进客房换了一衣裳,赶在用晚膳之前,向太后恳求说想去街上逛逛。太后本来不依,后来待见其他人也跟着起哄,便只好点头答应了。除了格冷漠的胤禔和脾气暴躁的胤佑,其余的几位皇子都跟着逛夜市去了。 大家漫无目的的逛了一阵,买了不少的小玩意儿,不过,这些到底都是小孩子才喜欢的东西。年纪较大的胤祉和胤祺,实在觉得有点无聊,便提议去戏楼听戏。 古代人的娱乐消遣并不多,听戏就是其中最流行的了。每年在皇宫里,凡是逢年过节或者太后娘娘的生辰之时,内务府都会从宫外请来最好的戏班子来唱堂会。不过,那时的戏班子再好,堂会唱得再棒,总是比不上去戏楼里面听得正宗痛快。 随行的小厮打听了一下,德州城内的戏楼不少,其中要数泉香班和程家班子唱得最好。泉香班的台柱小怜香,是城中出了名的才艺双绝,很多达官贵人愿意为她挥金包场。至于,程家班子唱得则是地地道道的京腔,据说班子里的武生个个手了得,唱功不凡。两者相互比较,胤祉还是决定去程家班子比较稳妥。 程家的戏园子不大,却满满地摆着三十来张小方桌,桌上放着大碗茶和新炒的瓜子花生。胤祉用十两银子,包下了靠前的贵宾桌,距离戏台也不过十几步远。 正式开场之前,负责场的丑角悄然登场,他的扮相夸张,行为怪诞,引得胤祯看得哈哈大笑。 九格格见他这般不拘小节的模样,扯了扯他的袖子道:“十四,你小点声儿,满场的人就数你最欢实。” 胤祯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根本顾不得理会她,只敷衍的啊了一声,旋即又摆手大笑起来。 瞧他那副入迷的模样,九格格不觉笑了:“真是的。” “铛铛铛”开场的喧锣想起,戏园子里顿时变得安静起来。原本,还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看客们,这会都收了声,麻利地拨了个花生扔进嘴里,认真地咀嚼着。 今晚第一场唱的是铡美案,戏台上的包公面黑如炭,形魁梧,举手投足间竟是不容质疑的霸气。武生展昭的扮相也很出彩,手持巨阙剑,英气十足。 宝珍本是不喜舞刀弄枪的人,这会也听得起劲儿,不料,肚子里忽然传出一串恼人的肚鸣,害得她顿时羞红了脸。幸好,戏台上正演的闹,旁边没人听见她肚子里的声响。 宝珍拿起桌上的茶碗,趁着没人注意自己,一股脑地喝下去半碗。茶水有点凉了,但是,肚子里有了点东西,总算是踏实了些。 不过,水饱来得快去得也快,待到中场休息的时候,宝珍的肚子又咕噜咕噜响了起来,这次,坐在旁的九格格和胤禩显然都听见了。 宝珍下意识地用手捂住肚子,难为地咬了咬唇。正在沉默着,只见自己的面前多了一只小碟,里面盛着圆润润的花生粒儿。 “先吃点花生,等会看完了戏,我请大家去吃好的。”胤禩的语气,亦如平常那般温和。 宝珍闻言,转头回给他一个甜美的笑容,用手拈了一个花生送进嘴里。 须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