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第2/2页)
格生前的贴之物,不论是奇珍异宝,还是绫罗绸缎亦尽皆焚化,付之一炬。 九格格下葬之后,众人依旧沉浸在悲伤之中,尤其是德妃娘娘,在不过半个月的时间里瘦了一大圈。德妃悲伤,太后低落,连万岁爷的绪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经常望着女儿前的话画像,连连叹息。此时此刻,满朝文武皆是小心翼翼,提着心口不敢放松警惕。 巴图布赫一连捎来好几封信,字里行间竟是催促之意,宝珍见了心急有无奈,思衬着要怎么和太后娘娘开口才是。 暖阁内,太后娘娘一脸忧郁的坐在炕上,旁边的椅子上坐着几位嫔妃娘娘,她们今是特意过来给老人家解闷的。谁知说了好半天,太后娘娘无非没有宽心解意,反而神更加郁闷。 宝珍过来时,几位娘娘已经准备起离开了。宝珍给她们一一见了礼,太后娘娘见她来了,方才有了些许反应,出声道:“珍儿,陪哀家出去走走吧,总在屋子里呆着,哀家闷得慌。” 宝珍应了声好,却听老嬷嬷轻声劝道:“格格,娘娘她早上只吃了一口粥。” 太后只推说是没有胃口,不想吃。宝珍不依,亲自去小厨房给她熬了燕窝粥。 宝珍坐在她的旁边,一口一口地喂给她吃。 院子里的花草长得正好,到处都是一片姹紫嫣红,可惜,这会宝珍和太后谁都没有心看风景,两个人绕着湖边走了走,便坐在湖边的亭子里休息。 宝珍将带来的鱼食撒在水中,瞧着立时沸腾翻滚的湖面,出了会儿神。
太后打量了她许久,看得出来,她似乎有心事的样子。于是道:“珍儿,你过来。” 宝珍闻言,挨在她的边坐下,面露温和的笑容。 “哀家,看了你一上午,是不是有话想说?” 宝珍微微摇头,用着一贯地温和语气,“没有。” 太后继续道:“哀家虽然老了,但还没有糊涂呢。你是不是想回去了?” 这话正中宝珍的心窝,她抬头瞧着太后娘娘,微微沉吟道:“其实也不急的。珍儿不好,还要劳烦皇祖母为**心。” 太后轻叹一声:“说实话,哀家心里确实舍不得你,但你若想回去,就放心回去吧。” 太后言明不舍,宝珍心里过意不去,思来想去,于是温和道:“珍儿还想再多呆些时呢。” 太后闻言,心知她是在宽慰自己,转头望了望亭子外的景色,脸上浮现出一丝落寞,问道:“真的么?” 宝珍郑重地点了点头道:“嗯,珍儿从来不说谎话的。” 听了这话,太后娘娘稍显安心,脸上总算是有了点笑容。 时间是治疗伤痛最好的良药。 饱受丧女之痛的德妃娘娘,在消沉了大半个月之后,恢复了以往的神采。而太后娘娘,每天抽出了更多的时间礼佛诵经。 城门外,人来人往,一群商贾打扮的队伍颇为引人注意。他们个个形高大,衣着显眼,尤其是骑在黑马上的男子。大的天,脸上还带着半个铁面具,泛着丝丝寒光。 宝珍离开草原已有数月之久,巴图布赫心里着急,无奈,两人隔得千里之遥,沟通起来甚是不便。这次,他亲自来京,可谓是无奈之举。 有随从问道:“主子,咱们是不是直接要直接进宫去。” 巴图布赫扫视了一圈京城闹的大街小巷,吩咐下去道:“先找一处休息落脚的地方,进宫之事,不宜cāo)之过急。”之前,宝珍的信上已经说了,她们现在河行宫,须得半月左右便会回来。 入住客栈的当晚,巴图布赫便派人给宝珍捎去了消息,言明自己已经到了京城。 宝珍接到消息,颇为意外,没想到,他真的会亲自过来。 兰芝见主子面有难色,出声道:“格格,大汗一定是太惦记您了。” 宝珍合上信,交代兰芝把小林子叫过来。 小林子当值夜班,不过片刻的功夫,便从后院匆匆赶到。 宝珍将一张写好的纸条交给他,吩咐道:“你明早出宫,亲自将这纸条送到大汗的手中。他们现在住在万福客栈,天字号房。” 小林子接过纸条,将它收好,点头应了声是。 得到了宝珍的答复,巴图布赫的心变得更糟。她居然还要自己再多等几。一而再,再而三。难道,她真的是乐不思蜀,不愿意回草原去了。 宝珍的心思,哪里是信上的只言片语能说得明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