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太平公主_第082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82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 (第2/2页)

候,还可以凭借自己的画艺去开馆子卖画,现在到了村子里,什么附庸风雅的记忆都没用了。死活只有自己一个人,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好在隔壁家住了一户三十岁的农妇,人唤牛大姐,对我非常照顾。她的丈夫老牛在小镇的酒楼里当伙计,吃穿全是一起的,半年才能回乡下一趟,所以牛大姐整日闲来无事,就会和我一起搬着椅子坐在外面晒太阳。

    牛大姐有两个孩子,一个才三岁的女儿叫花妞,一个八岁的儿子叫木木。这兄妹两人都非常听话,很少做惹他们母亲不高兴的事情,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深得牛大姐欣慰。这种承欢膝下的日子,我怕是无福消受了,能够借着牛大姐的光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还真是一大幸事!

    来到农村住了有一个月,这里的生活比较低调与纯净,天天都差不多重复着一样的动作,周而复始,夜以继日。

    最热闹的就是孩子们从学堂里回来,或者男人们从镇上回来。村子里有一位教书老先生,大家都叫他张夫子。他以前曾中过进士,本有很好的学问,能当大官,可后来因为看不惯大燕国的朝堂制度,不想与贪官同流合污,因此毅然辞官归故土了。

    张夫子人特别善良,村子里孩子多,没有钱去镇子上的私塾读书,张夫子便把孩子们请到他家里去,免费教大家。后来他年纪大了,干不了农活了,孩子们的父母亲便会义务送茶水粮食给张夫子,作为谢礼。

    家境不好的孩子,到了五岁便自动去找张夫子拜师学艺,这已经成了咱们村子里的习俗。牛大姐的两个孩子都很聪明,木木这个当哥哥的每次从张夫子家里回来,都会开心的告诉花妞今天学习了什么。

    每当下午孩子们回家以后,田野上的乐趣声漂洒整个村庄,仿佛他们那些小孩子要把整个村庄淹没,沉静的村子就因为小孩子的欢呼声而变得生气勃勃。

    那时候的木木,一回家便带着一只小篮子跑到田野中去玩,篮子虽小,但每天都乘满了兔子草,满满的一篮,几乎要把小篮子装破才能满足。而三岁的meimei花妞自然也是一颠一颠的跟在哥哥后面。

    在田野里拔兔子草,原本是女孩子们专做的事,爱玩但又想玩得尽心,女孩子们常常聚集到一起拔,有时像似在抢点着比赛拔,看谁又快又多。只可惜花妞这孩子除了哥哥,不爱跟别人家的女孩子亲近。据说是因为别家小孩老说花妞是没爹的杂种。

    花妞才三岁,哪里会争嘴,不敢像母亲哭诉,只能粘着哥哥陪她玩,因此八岁大的男孩子木木还和一个小姑娘似的拔兔子草。就算有小孩子嘲笑他,他为了保护meimei也不会理会他们。

    女孩子都有事情做,男孩子当然也不能停放着没有事做了,赶鸭与牵牛便落脚在小男生的手上,咕咕的小鸭子声音总是比小女孩子的尖叫声叫得还大,吓得一些小虫们不敢出来了,小鸟也似乎被他们的咕叫声吓着到处乱跄的飞。

    有些男孩子听到这些叫声,似乎自己的小鸭没有叫,不服气,偏要让他们的牛也吼上几声,可淘气的小牛很聪明,知道会吓到其他的动物便不想叫,顶多是“哞哞”的低沉吼两声。

    不想叫的牛儿,可是会受到主人的处罚的!小男孩们拿起手中的鞭子抽打着小牛,小牛算是反被聪明误了。小牛受不了主人的抽打,不得已也去大吼几声,小主人有时会感觉不够大便又来抽打。

    村里的小女孩拔完兔草,就开始着自己喜欢的游戏。

    小男孩们也早早就把小鸭与小牛赶回家,赶回后也不能放过还没有天黑的时间,便也冲冲来到黑土中,和小女孩一起谈笑说趣。

    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乐趣,田里找不到好玩的东西的时候,小家伙也会去寻找一些好玩的东西出来。

    田里半湿的泥土也成了孩子的玩具,小女孩们和小男孩们经常把那些泥土地做成各种各样的泥娃娃,淘气的小男孩们总是捏一些人形出来,说这个是某某人,那个是某某人,还故意在泥娃娃的脸上弄些不好看的东西。

    小女孩们有时会被气得呜呜的哭。模仿大人的动作也是小孩子的一种乐趣。村民们喜欢走亲访友窜窜门,小孩子就也模仿着过家家的游戏,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便结成一家,或是一个女孩与一个男孩扮成了他们俩的孩子。

    他们有时候也学着镇子上的商人,开一些小店铺,把泥土捏成的东西摆出来作商品。买卖中当然会遇到钱的问题,孩子手中没有真钱币,就拿树叶子作钱币,越是品种稀有的树叶越值钱。

    孩子们模仿起大人来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办成一家人的孩子,男的需要外出劳作挣钱,其实也就是去河边摘树叶,女的就在家cao劳家务,假装洗洗衣服做做饭。

    牛大姐家的两个孩子不喜欢跟他们玩在一起,因为花妞的缘故,木木也总是独来独往。虽然牛大姐总是教导他们,这样孤僻不太好,但是两个孩子不听。这恐怕是他们唯一一件不如母亲意愿的事情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