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父母心 (第2/2页)
家恢复高考制度,那么爸爸mama就不会在大学里面相遇相识,我胡菲菲这个人就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一直很感激当时的国家领导人。” 程远芝语重心长的说道:“高考制度都可以说改就改。菲菲你那么依赖政策法律干什么?政策法律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可是那个时候是特殊时期,全国上下文斗武斗成风,一片乌烟瘴气。现在不同了。拨乱反正这么多年了。道德经里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就是小鱼嘛,翻炒过多的话,小鱼是会碎掉的。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政策法律岂能说改就改?”胡菲菲争辩道。 “菲菲,不要倔强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再说,你再怎么有名气,也不过区区一个学生而已。招生政策的细微修改根本就不会惊动国家。你想这些年标准分改原始分,大文大理改大综合,不还是省教育厅上报方案,国家教育部批准就可以了?大事尚且如此,你这件事,估计学校或者上海市教育局轻轻发一句话,便可一锤定音。” “轻轻的一句话,就可以影响我未来几十年的命运吗?”胡菲菲喃喃自语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做最坏的打算。菲菲,万一学校bī)你退学,你可愿意跟我一起重回梅溪高中,再扎扎实实的学上一年?凭你的聪明和基础,再学上一年,考入二本大学易如反掌。当然,一本也不是没有拼一下的实力。”程远芝神色凝重,说道。
“mama,这个时候谈这个事,是不是有些为时过早?说不定学校只是让你们来,商量一下解决方案呢。”胡菲菲抱着一线希望,这样说道。 “那是。但是我们要做两手准备。”胡清华深深的望了胡菲菲一眼,说道,“女儿,我们都会尽力的,我们会尽力不让你先前的努力白费。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了。” 很快胡菲菲就知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这句话所包含的艰辛与曲意逢迎。 胡清华和程远芝没有来过上海。这里对于他们来说人生地不熟,他们甚至连地铁都没坐过,连公交车也不习惯坐。——淯阳城市小,他们平时靠电瓶车和自行车代步,加上生活节奏慢,等到站了公交停稳后,做足各种姿态,再缓缓从座位上站起来也不迟,而上海就完全不一样了,生活节奏快,公交从上一站启动时候就要开始准备下车,好容易挤到门边,真正下车的时候还要腿脚利索,一不留神,人刚刚走下公交,还未站稳地面,车门已经在背后砰的一声关上,然后扬长而去。 第一天的时候,胡菲菲带着他们去坐地铁,他们尚且感到慌张和新奇,然而第二天出去时候,他们手拿一张地图,讲起换乘路线起来已经是头头是道。中午吃饭的时候萧如前来拜望,听闻后称赞他们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很快,胡清华叹了一口气:“这都是被bī)出来的啊。” 胡菲菲听了心中百般滋味,尤为难受。 “爸爸mama,你们不要再为**心了。何况,你们想办法托关系找的那些人,根本都只是在外围晃悠。唯一几个能说上话的,咱们又是绕了三四个圈子才找到人家的,他们怎么可能为我们说话?平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不,就算有百分之一的可能,爸爸也绝对不会放弃。”胡清华坚定的表示。 其实胡菲菲他们家在淯阳当地倒是能找到几个人帮忙,然而在上海,完全是没头苍蝇。上海这边办事有个特点,说话做事都相对谨慎,多数人比较靠谱,不轻易承诺什么,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礼品馈赠。因此胡清华他们三天奔走下来,好说歹说,竟没有一个人愿意收下礼物的。 晚上,胡清华面色沮丧,一边用湿布擦拭玉器,使其水色更为光润,一边发牢说:“唉,他们不识货啊。我这玉雕,这么大,又这么重,是A货翡翠雕成的,做传家宝也做的啊。我又不求他一定办成事,你说他怎么就不愿意收下来,给我一点点希望呢。” “爸爸,别说了。是我不好,让你们受累了。”胡菲菲鼻子酸涩,难过的想哭,然而她知道,如果她哭的话,她的父母会更加难过。 “我们应承菲菲的班主任了,要在一个星期之内赶来上海,跟他联系的。眼见这些人不愿意帮忙,一个星期时限也差不多到了。我们只好去求学校了。”程远芝说道。她低头翻看着一本,努力想找到能够保护女儿的法律条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