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右相发威,当朝为难帝王 (第2/2页)
的怜悯心。 金銮殿上,皇上有些头疼。 太监捏着公鸭嗓,在旁宣布,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群臣面面相觑,皆不敢在皇上心情不好的时候触皇上的眉头。 天威难测,他们以后可还的仰仗皇恩,等着升官加爵呢,怎么能轻易去皇上那里添堵。 就在这万分安静的时刻,右相出列。 他迈出铿锵的步伐,伸出身前的官喋,“臣有话说,臣觉得皇上昏庸年事已高,致使做出很多不当的决策,应让退位让贤,将皇位传给太子。” 此言既出,百官沸腾了,各种讨论声争相不绝的涌入皇上的耳中。 金殿需要的是肃静,可这么大的事情,大家实在安静不起来。 这可是关系着静皇朝兴衰成败的大事~ 皇上气急,搭在龙椅侧的手有些抖,“你敢说朕昏庸?” 他从未见过这样大逆不道的右相,在他刚登基的时候,右相也略有些狂傲,但君臣之间该有的礼节却从未冒犯,何曾如此当众撕毁他的颜面。 现在直接指责他,这分明是要谋逆。 右相接着上前行了两步,那种征战沙场的杀伐气息逐渐展现出来,“臣为静皇朝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以血抵御外敌,牺牲两个儿子助先帝平定天下,可你是怎么回报臣的?软禁臣的女儿,暗中默认二皇子杀我外孙,说你昏庸都是抬举你。” 百官闻言中止讨论,陷入长长的沉默中。 右相话虽不好听,道理却不歪。
不过现在皇上受辱,他们这些人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本该出言维护皇上。 只是瞧右相这气势,明显的是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这两人,不管是谁,都不能轻易得罪。 在这个时候,敢站出来的,除了那些看不懂官场潜规则的年轻官员,也只剩下左相派系,作为派系的领导人,左相自然不能回避,他是二皇子党,又得皇上提拔,岂敢袖手旁观。 左相出列后,站在右相的身侧,“右相此言差矣,皇上忧国忧民,前些日子还为南方水患的事情召群臣商议,平素更是关心民心生计,如何谈得上昏庸二字?” 说完这话,小心的抬头。 发现皇上的心情缓和些,才略微放心。 右相手中握有兵权,这也是皇上为何如此忌惮右相却不得不想尽办法打压右相的最根本原因,今日要是直接闹崩,右相真的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看见左相出来打圆场,右相更加的不给面子,“圣人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皇上你修身火候不到,素养欠缺,齐家又试图杀害自己的儿子,何谈治国?何谈仁君。” 这话完全是打算和皇上闹掰的局势,半点情面都不留。 左相有些看不过去~ 但他更知道,右相确实有这个能耐。 自古以来,武者鲁莽,难以驾驭,所以皇上才会重文轻武,打压武将。以前的举措就是为了避免今日有人拥兵自重,当众给皇上难堪,谁知道这幕还是发生了。 无可奈何之下,左相接着扮演和事老的角色,“右相此番咄咄逼人,必是气不过有人敢谋害太子,可是凡事须得有证据,怎么能凭区区市井之言就诬赖二皇子和太子呢。” 右相凛冽的气势释放到极致,就连其他臣子都忍不住打颤。 他们看见的不是经历岁月的洗礼有些和蔼的右相,而是尊杀神。 仿佛置身在战场之上,好多老臣都不敢言语,就怕不小心丢了性命。 冷眼看着那些,将各类人的心思都摸得通透,右相也不怕事大,“天下密卫,皆在皇室,刺杀太子的三名密卫,刺杀未来太子妃的五名密卫,如今尸体就在殿外,若有人想验明正身,随时恭候。我绝不阻拦~” 说完自袖中抛出密卫令牌… 官员们眼看着那些令牌在空中急射,撞到龙椅上又被弹回来散落在地。 纷纷睁大眼睛细看,细细数过之后,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家出品的东西,外人难以模仿,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密卫令牌,而且恰好八枚。 足见右相并未信口开河,此事确实存在。 左相刚准备说话,又被右相打断,他苍老的容颜上绝不妥协的坚定,“二皇子派去皇家暗卫谋害已然昏迷的太子,我恰好在场,如今那些头颅,都在城墙之上。” 他派人把头颅装箱给二皇子送去,结果二皇子死不认账。 所以他直接把那些东西挂在城墙上~以儆效尤。 敢欺负他的阑珊,就绝对不可能有好下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