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昭公主_第一百一十七章 男儿须磨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男儿须磨练 (第1/2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男儿须磨练

    这话萧贺不是第一次听说,之前李渊就有提过等哲威到了年岁就进宫当千牛备,不过那时语气不像现在这么肯定。哲威才八岁,就算过了明年也只有九周岁,一个虚岁十岁的孩子进宫当侍卫是不是太早了点,估计连刀都拿不稳吧,能保护得了皇帝陛下吗?

    皇帝边的千牛备总共也就十二个名额,专门贴跟在皇帝边宿卫侍从,一般都是由出生高官显贵之家的男孩子担任,一旦满十一周岁即可备选千牛备,超过十四岁就不行了。当然其他各项指标也都要达到才行,如外型品貌、弓马骑、文字武功等都要一一考核,真正有资格最后入选的一般都是各家子弟中的佼佼者。

    千牛备的品级不低,正六品下的官阶。要知道成千上万的寒门子弟拼死拼活一辈子都未必能达到这个高度,而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孩啥都没干就得了这么个大馅饼。

    萧贺感念李渊一片屋及乌的心意,她心里清楚李渊这么厚待哲威一是真喜欢这孩子,二来也是看在平阳公主这个女儿的份上。一旦哲威小小年纪就当上千牛备,将来只要不出大错,富贵荣华是不愁的了,尽管在萧贺看来这些本就不用发愁,只是老父亲一片女之心,她也只好欣然接受了。

    “多谢父亲厚,女儿定当好好教养哲威,望他后能忠君报国,为父亲分忧”萧贺漂亮话也会说,如果这事已成定局,那她要教的东西就多了,得抓紧时间。哲威什么都好,就是脾气直了点,掩藏不住自己的好恶,说穿了就是城府不深,没啥心机。这样的子如果进宫常里呆在皇帝边是很不安全的,尽管皇帝是他的亲外公。

    他们后的人几乎都听清楚刚才皇帝说的话了。在那些人看来,皇帝看了平阳公主的长子一场比赛就立马决定让他进宫当千牛备了,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恩赐,实在是太让人嫉妒了。

    太子就不说了,秦王和齐王家都没有适龄的儿子,要不然连他们都要不平衡了,皇帝这么做偏心眼偏得太多了,其他皇室子弟中不是没有好材料,只是机会只有那么多,该谁得这个好处都要皇帝说了算。

    但有一点就连萧贺都没有意识到,刚刚她和李渊的谈话给运动会又增添了一分其他特殊的含义。别人不知道他们父女之前就讨论过这个话题,还以为李渊是看了柴哲威的比赛夺冠才临时决定的,这么一来运动会冠军的价值就成倍增长了。这件事导致以后想要入选千牛备的官二代们都要先来运动会镀镀金,要没在这里混个冠军头衔还真不好意思去参选。

    今天的决赛对于坐在主席台及其周围的大部分观众来说有三场比赛最重要,第一就是刚刚结束的有柴哲威和程怀亮参加的那场中跑比赛,第二就是由太子的第四子武安王李承训和秦王世子恒山王李承乾参加的男生甲组短跑,第三场当然就是要由李渊出面颁奖的长跑比赛。

    这三场比赛才看了一场,所以精彩还在后头呢

    长孙氏今天很心急,她已经担心好几天了,就怕承乾出点什么岔子。按李世民告诉她的消息,这两天承乾边一直不太平,小动作不断,虽然他已经安排了人手暗中保护,可到底是放心不下,直至昨晚得到消息说今天会场上可能要出事,她就一直提心吊胆,就怕这事应在承乾上,不过幸好王爷已经把他自己边最得力的几个暗卫派过去了,这让她放心很多。

    太子和秦王的儿子们比赛,这里头看头可不小,小老百姓没想那么多,可那心思重的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瞧着,如果有可能的话还真想看看皇帝知道结果的一刹那究竟会是什么表。

    这场比赛很快就到了,结果也很快就出来了,第一名既不是太子的儿子,也不是秦王的儿子,而是一个看着很不起眼的小男孩,他叫牛铲子。李承乾得了个第二名,只比牛铲子慢了一米的距离,而李承训则是跑了个第四,连前三名都没进。

    李世民本来对承乾只拿了个第二名也不满意,可感受着边太子传递过来的冷气,他想还是别对小孩子要求太高了,第二也不错了,真得了第一,指不定太子气成什么样。他当然不在乎太子生气,可如果真是过了的话,对承乾也不利,现在这个结果倒正是刚刚好。

    萧贺也有点惊讶,不过想想也是正常,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