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昭公主_第一百二十六章 读书识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读书识字 (第1/2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读书识字

    基金会的管事不仅要联系各处生意,萧贺的很多想法也都要通过他们去一一实现,在初创阶段杂事纷繁,势必要依仗他们,随便派个人过去还真管不住这些人。大文学

    这些管事都来自各府推荐,没有点真本事还轮不上,又都存着不能给本府丢脸的念头,一个个憋足了劲做事,可以说现在基金会能有这么好的基础和规模,他们也是劳苦功高。对这些人,萧贺一向敬重,所谓敬重,就是给足了面子,也给足了里子。他们的待遇都是双份的,原本府里头领着的那份薪水不变,萧贺再以基金会的名义另付一份薪资,而且只多不少。

    本来萧贺是想让侍琴领头管着他们,可侍琴不过一个二十出头的侍女,虽说有本事也有才干,要说完全压服那些管事还是有点难度的。自己府里头的几个还好说,其他府的真要说几句重话都不行。

    后来襄阳公主有意向要来帮忙,一个月下来萧贺算是看出来了,份是法宝,长孙氏和襄阳公主出面,他们一点别的想法都不会有。

    萧贺这才认识到她原先的一些管理理念并不管用,不是有能力有制度就能管住人,在这个时代份阶层起到了决定作用,而且省时省力。

    襄阳公主倒不觉得做这些事有什么难的,真要说起来她也就是遇到大笔银钱开支或管事们不能决断的事务才会请她出面,像前阵子王徐村在东市的店铺开张和村子里私塾开学这些个事都要她请示她才行。

    想到这里,萧贺出声问道:“二姐,王徐村的私塾怎么样了?”

    襄阳公主放下手中的茶碗,脸上带了点喜色道:“好的,村里人都很高兴,全都盼着呢,过两天先生就能去村里了,上课的地方也都备好了,盖的瓦房,地是村里的,盖房子的钱由基金会先出,将来从他们村的铺子收益里扣回。大文学“说起这些襄阳公主倒是眉飞色舞的,徐徐道来有条有理,一点都不像平时沉默寡言的她。

    “就是刚开始不知道上哪里去请先生,着实让我犯了愁,还是四妹帮的忙,请段驸马出面才算解决了。”说到这里她就停住了,好像是想起什么不开心的事。

    高密公主好像知道些隐,忙岔开话道:“三姐,请的先生是个外乡人,去年就上京来应试,虽说中了进士,可名次在后面,又一直没有授官,这才在京里停留下来,往里靠着代人写书信混口饭吃。驸马是偶然认识他的,见他为人正派,听我说要请先生教学,就举荐了他。”

    萧贺闻言不解道:“中了进士怎么没有出仕,朝廷不是求才若渴吗?”

    对此高密公主倒是有话说:“朝廷是急需人才,可也得看人来。前年和去年父亲都曾下诏,下层寒士可以自行应试不必举荐,这么一来好多贫苦人家的读书人都纷纷加入,可就算是中了进士,没有通过吏部的选拔还是当不了官。这么一来,那些没有背景没有钱财的寒门学子如果没有过人的本事哪里入得了上官的法眼。”

    萧贺想了想便说道:“那中了进士怎么还要代人写书信混饭吃,朝廷不给俸禄吗?”

    长沙公主好奇地问道:“不当官哪里来的俸禄?”

    萧贺这就明白了,这时的科举还是初创,好多地方还不完善,这些细节可能都还没有制定,要放在明清时代,别说中了进士,就是个秀才或举人,那都是有相应福利待遇的,哪里会沦落到靠代写书信谋生。

    关于这点以后有机会了和李世民提一提,相信他手底下那些能人也会看出一二的,用不了她多cāo)心。大文学

    “这个先生既然中了进士,恐怕在村子里教学也是一时之计,呆不长的,大家再四处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先备着,说不准哪天就用上了。”萧贺直言道。

    高密公主和襄阳公主相识一眼,很快就明了其中的关节。高密公主说道:“三姐这话有理,那我们都留心着点,依我看这教书先生也用不着找进士,那都是朝廷用得着的人,我们只需寻那无意做官的读书人就行。村子里有铺子的收益支撑,先生的束脩和其他开支都很宽裕的。”

    萧贺完全支持高密公主这个观点:“正是这话,村子里的孩子能写会算就是好的了,真要有天资过人的,再送进城里的学院就是,不是个个都要奔考进士去,不是人人都适合当官的。”

    其余三人纷纷点头称是。说起私塾,萧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