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对策 (第2/2页)
,大老爷的心忽然就软了下来,承诺道:“娘,您放心,看在承哥的面上,我也会好好待她的......您别再为儿子这些事cao心了,儿子觉得太不孝了。” 太夫人听了大老爷孙志远的应承,知道这已经是大老爷最大的让步了,毕竟以前的大太太和她的娘家行事,太过咄咄逼人,大老爷孙志远对大太太原本就没有多少的感情,早已经被大太太折腾的消耗殆尽了。 “那你回去好好休息,晚上再过来见见你爹,我想你们父子也有不少话要说。”太夫人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她对大太太的观感也不好,能劝说大老爷孙志远,已经做到了一个她当母亲的本分。 大老爷孙志远听了太夫人的话,回到大太太那去歇息不提。 下午的时候,二老爷派人快马加鞭的送来了新鲜的海鲜,虽然二太太和二老爷人没有回来,可心意却送到了,再加上回来的人说二老爷在蓬莱和上司、下属都处的好,太夫人更是高兴。 就这样,晚饭前,大老爷孙志远和大太太带着六少爷孙环谦和七小姐孙淑芳一起来到太夫人的芷兰院。 太夫人早早的派人在下朝的地方等候太老爷孙怀博,太老爷听到消息后,把外面的应酬都推掉,高高兴兴的回来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用完晚餐,晚餐过后,太老爷孙怀博带着大老爷孙志远就去了书房。 太老爷孙怀博把送茶进来的小厮打发下去,书房里只留下父子二人,才开口问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对于民生,太老爷很是关注。
大老爷孙志远受太老爷孙怀博的影响很深,虽然计略、权谋、见识、手段样样不差,可在百姓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大老爷孙志远从不妥协,很能坚持原则。 在太夫人面前一直强撑着的笑脸,现在垮了下来,大老爷孙志远很是忧虑的说道:“情况不容乐观,儿子这一个多月走遍了西、南所有行省,水利设施情况很是不利,只有常年容易出现旱情的贵州、四川部分地区,水利设施维护的相对要好一些......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也表示出对天气反常的忧虑,现在夏粮虽然丰收,秋粮也中了下去,可要是持续不降雨,秋粮和来年的夏粮就难说了......”。 旱情会不会发生,大老爷孙志远没有太大的把握,可亲身经历过贵州那年大旱的大老爷孙志远,比旁人体会更深。今天从四月份到现今,不少省份已经两个多月没有下过一场雨,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爹爹,想想儿子上任那年的贵州大旱,‘大旱之后必有大涝’这句老百姓嘴里的俚语还是有些道理的,儿子不怕今年的秋娘欠收,就怕后面来了洪涝,影响到明年的种植,如果真这样,大的****就难免了。” 太老爷孙怀博听了大老爷孙志远的话,深深吐出一口气,沉声问道:“你打算怎么办,你的上司尹尚书是个谨小慎微的人,这种没有根据的事他是不会出头参与的。” 大老爷孙志远说道:“爹爹,儿子明白,儿子已经试过了,况且凭咱家和他的关系,还没有好到他会为我出头的境地。” 太老爷孙怀博看着大老爷孙志远说的明明白白,调理清晰,知道他都考虑清楚了。太老爷孙怀博向大老爷孙志远倾倾身子,想听大老爷如何打算。 只见大老爷孙志远接着说道:“儿子想自己上书,把这种担忧向皇上阐明,毕竟兴修水利,加强蓄水防洪的能力才是正道。” 太老爷孙怀博谨慎的问道:“你有多大的把握。”这种事情需要谨慎,不是单凭一腔热情就能成就的。太老爷需要心里有数,才好表明态度 大老爷孙志远知道父亲在慎重思考,回答的很是谨慎,“七成”。 太老爷孙怀博看看大老爷孙志远认真的眼神,点点头,没有说话。 沉默了半天,最终太老爷孙怀博下定决心,开口道:“不能只是你说,你的分量太轻,最终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况且水利属于工部的主管范围,你提这事已经有些僭越了。”没有说支不支持,可太老爷孙怀博直接指导实施措施,态度不言而明。 大老爷孙志远获得了太老爷孙怀博的支持,一下子觉得压在身上的担子轻了很多。大老爷孙志远没有急着说话,等着父亲的下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