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二章 无欲则刚 (第1/2页)
聂祁宏看着眼前的将士们沉声道: “本王再说一遍,希望你们记住了!本王不再是你们的将军,你们的将军只有一个便是如今坐镇西北的镇北将军,纵然这只是一个尊称,我也希望以后你们不要叫我将军!” “将军!” 聂祁宏信誓旦旦的话语让将士们哽咽起来,一个一个跪了下去,聂祁宏眼眶泛红,两年了,离开军营两年了,他仍旧不习惯京中生活,仍旧惦记着他的兵。 “行了,都起来吧,我,也该走了。” 聂祁宏大步上前,扶起了前面跪着的几位将士,人一个一个的扶起,聂祁宏的唇也越抿越紧,最终,他大踏步往外走去,士兵们不约而同的侧身肃立让出了一条路。 片刻后,景乐扶着易大人从营帐出来,快步跟上了前面的聂祁宏,人群中有人动了动,最终一切归于沉寂。 聂祁宏没有回据点而是另外找了一家元重镇最大最豪华的客栈要了一间上等房住了进去,第二天,聂祁宏带着景乐启程回京,易大人似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不知所踪。 时间回到几日前,三皇子从太子处回来熬了一个晚上整理出了山东蝗灾灾民安置计划。 若是愿意回山东的,朝廷分发路费,回到祖籍之后由当地官府安排,有能力的去参加重建计划,手无缚鸡之力的由官府建的善堂养活。一些在灾荒中失去父母的孤儿若有人家愿意领养,朝廷给予一定的补贴,若是实在没人要的,则由朝廷出面安排进宫当宫女或者安排进入一些府邸当丫鬟。 各项细则由太子说的筹建善堂引申开来,竟是写了厚厚的一个折子。第二日天还未亮。一夜未睡的三皇子梳洗之后去了长乐殿。 “公公,父皇可是起来了?” 三皇子来到长乐殿,守门的公公刚打开大门,三皇子便上前去问。 公公一见是三皇子,忙跪下行礼问安,而后恭敬道: “圣上刚刚醒来,正在梳洗。” 院子里的宫女们来来去去的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三皇子对那公公点了点头迈步进去,行至正殿廊下,门口伺候的小太监伶俐的上前来行礼道: “给三皇子请安。三皇子要见圣上?” 三皇子看了一眼灯火通明的大殿,问: “父皇昨夜睡得可好?” 小太监笑道: “夜里咳了两回,喝了三回水,起了一次夜,休息的还好。” 三皇子点了点头,方才抽出放在袖袋里的折子道: “我先不进去了,你把这个折子呈给父皇。” “是。” 小太监垂首躬身应了,方才双手高举头顶接过了折子往大殿而去。 三皇子就垂手恭敬的立在了廊下角落里。他的侍卫和太监们都站到了院子里,一时间整个长乐殿只能听到太监宫女们穿梭的细微脚步声和衣衫摩擦声。不多时,一个小太监出来传早膳,见三皇子侍立在外头忙笑道: “三皇子,圣上还念叨着您呢,快进去吧。奴才传膳去,圣上说了,就让您在这里用膳呢。” “谢公公了。” 三皇子秉承了一向的谦卑和善对着小太监笑道。如果在宫里这些太监宫女们眼里,太子温和仁善的话。那么三皇子就是平易近人了,甚至对于皇后和皇帝身边伺候的人都带有一种恭敬的态度。而二皇子。则是有些傲气,可是大家都说。那才是皇子该有的气派。 三皇子迈步进殿,皇帝正在寝室里梳头,一旁放着他刚刚呈上的奏折。 梳头的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太监,用一把象牙梳子非常细致轻柔的拢起皇帝花白的头发一下一下蓖着头发,细密的梳齿刮在头皮上格外的舒服,皇帝微闭了眼睛,听到三皇子不同于他人的脚步声,笑道: “易儿,你来了。” 三皇子取名聂池易,易儿却是他的小名。 三皇子下跪道: “儿臣给父皇请安,父皇未睁眼怎么知道是儿臣?” 皇帝道: “这些人都跟了我一辈子了,这进出的脚步声早就听得再熟悉不过。” 三皇子委屈道: “父皇是乖儿臣很少来请安了?” 皇帝从琉璃镜子里看到三皇子那委屈的样子不由开怀大笑: “你呀你,都要娶妻了还跟父皇撒娇。” 三皇子不以为意的笑道: “儿臣再大也是您的儿子呢,就是以后有了儿子孙子,儿臣也是您的儿子,在您的面前也撒的了娇。” 这话里希望皇帝长命百岁的意思取悦了皇帝,他再次开怀而笑。 梳头的太监拿了束发的金冠给皇帝束上,躬身收拾了东西退下。 内廷女官率领数个宫女捧来了衣物,三皇子亲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