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二道贩子_第四十六章 来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来信 (第2/2页)

少夫人,婢子想在您身边儿多呆一段时间......碧桃针线很好的。”

    李若乔点点头,让两人起来。

    “你俩先跟着书香和墨香一起吧,明天进来几个小丫头,你们带在身边教教规矩,点翠的事儿要你们少爷给上心问问,书香带她俩下去吧,东西收拾过来,搬到你们那屋隔壁去住。”

    书香带着两人下去了,墨香也很有眼色的跟了出去,把门轻轻的带上,沈穆见丫头们都下去了,起身抱起李若乔坐到椅子上,把她放到自己的腿上。

    “你看,我对你多忠心,早早的就把人打发了,都不用你在娘面前难做了。”

    让沈穆意外的是,李若乔没和他去辩这个事儿,反而靠进了他的怀里,把脸埋进他的胸口,闷闷的声音从自己怀里传出来。

    “其实,我刚才就想,就算是你真的非要收人进来,我又能怎么样呢,爹娘不在身边,何况那还不是我的爹娘,这个社会又是这个样子的,我除了想不开还能怎么样呢......”

    沈穆眼神暗了暗,在李若乔的心里,两人的感情还达不到可以信任的地步,不然,她又不会只提她的爹娘而没有只言片语提到沈穆,毕竟有些事儿不是一时就能开解的。

    沈穆收起嬉笑的表情,伸手摸了下李若乔的头,慢慢在她背上拍着,像在安抚一个孩子。

    第二天,沈夫人果然叫了人牙子来,李若乔带着书香和点翠去挑丫头,留了六个人,年纪大的十一二,小的才七八岁,李若乔感觉自己这哪里是在找家政人员啊,简直是招童工,心里有点儿不大好受。

    六个人都留在了小院子里,让书香和点翠带着,又找了一个媳妇子教规矩,先看看怎么样再说吧,等过一个月再决定到底留几个人。

    在沈家的日子还算平静,偶尔听听西院儿里的鸡飞狗跳,每天晨昏定省,却不一定都能看到沈老爷,但是沈夫人一定是在的,也是个很好的老太太,对李若乔虽然不能像李夫人那样,就一个明朝婆婆来讲,李若乔已经满足的不能再满足了,每十日去沈家老宅看看老太爷,平时在自己的小院子里过自己的日子,到也舒坦,特别是晚上醒来,见身边躺着的男人,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安定感。

    转眼过了快一个月,沈老太爷的身子反而渐渐好了起来,沈家人待李若乔更好了些,毕竟大夫都让准备后事了,没成想沈穆娶了亲,老爷子反而好了起来,连带着去老宅请安时那些太姨娘等长辈平辈们对李若乔的笑脸都多了起来,要知道,老爷子走了,第一批被遣散的就是这些没有子女的太姨娘了,所以对李若乔心存感激也很正常,连带着,李若乔在沈家的日子过得也更舒坦了。

    婚后一个月,李若乔在家里的小厨房里捣鼓红烧鱼,沈穆早上走的时候可是点名要这个的,这里是江浙一带,菜做的都清淡,更不会把鱼红烧了,清蒸倒是惯常做法,所以沈穆走前点了这个菜,美其名曰满月纪念,李若乔心里却低估,新婚一个月纪念不是应该送点儿花给自己吗,就是没花儿也应该有点儿礼物吧?怎么反而自己成了老妈子了呢,这什么命啊!

    此时捣鼓鱼的李若乔不知道的是,沈穆坐在一家书铺子的内堂,手上拿着一张折了好多印痕的纸,看了半晌,眉头皱的紧紧的,唇也抿起来,然后把那张纸放在灯上烧掉了。

    屋内还站着两个人,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如果李若乔仔细看的话,可能会发现,那个二十来岁长的不是很出众的男子是二舅身边的一个小厮。

    “程木,二舅把所有的家当都捐了?以谁的名义?”

    那个扔人堆里都就挑不出来的小伙子低头答到:“除了留了五艘大船出海,别的都捐了,船上的货物都是从经常进货的几个铺子里赊来的,连宅子都卖了,理由是卖到南边儿的那些船沉了,货物也跟着沉了,本钱折没了。大爷带着家里人已经搬到了庄子上去住,二爷和三爷在我走后就出海了,直接找的那位身边儿的一个侍卫办的,中间没有中人。”

    沈穆沉吟了一会儿,手指轻轻敲击了几下桌面,看向那个四十多岁的男子。

    “把所有生意都停了,全部脱手,就留这个书铺子,银子存到福建陈家的店里,让程木去北边儿他们分店取。”

    那中年汉子点点头,出去了,眼神里略有犹豫,却不曾说什么。

    沈穆看向那个二十多岁的男子,见他眼里露出惊讶的神色,不由嘴角弯起。

    “回去告诉二舅啊,我可是跟着他的脚步,把老底儿都交上去了,以后我就靠着我媳妇过日子了。”

    那个男子听的一呆,呐呐的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沈穆起身拍拍他的肩膀,出去了。

    ————————————————

    昨天好抱歉的,今天早早的发上来,吼吼,厚脸皮求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