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吓唬你没商量 (第2/2页)
平庸,却不傻。二是打赢了,也会背上骂名,失信于天下诸侯。 就在袁绍为难之际,他的谋士逢纪对袁绍说:“我们可以暗中联合公孙瓒率领军队南下,韩馥本就是胆小之人,得知后必然害怕恐惧。我们同时再派一名能言善辩之人向韩馥讲述利害关系,到时候韩馥必会将冀州拱手让与我们。” 袁绍觉得逢纪的话有道理,于是写信给公孙瓒相约共同攻打韩馥,平分冀州。 对冀州也是垂涎三尺的公孙瓒肯定愿意啊!于是他打着董卓的旗号,想要暗中偷袭韩馥。 袁绍见计策得逞,赶紧派高干和荀谌前去韩馥处劝说。 “公孙瓒刚刚北征得胜归来,各郡都非常响应公孙瓒呢。而且袁将军率领军队向东而来,其意图也是难以预料,估摸着也是图冀州来了,您现在的处境可是很危险啊!” 当时公孙瓒应该是刚刚征讨完鲜卑族,也可能是张温……(懒得查了,哈哈) 韩馥大惊道:”这可如何是好?” “您认为在宽厚仁爱,容纳各种人,使天下人归附方面,比起袁绍来怎么样?”荀谌问道。 “我不如也……” “世代普施恩惠,使天下各家得到好处,您比起袁绍来又怎么样?”荀谌又问道 “我亦不如也……” “面临危难出奇制胜,智谋勇气远远超出常人,逭方面您比起袁绍来又怎么样?”荀谌接着发问。
“我还是不如他……” “勃海虽说是郡,其实相当于一个州啊!将军您现在处在三方面均不如袁绍的形势,却长期居于袁绍之上,袁绍是当代的豪杰,必定不肯在您之下。此刻公孙瓒正带领燕、代的士卒,其兵锋不可抵挡。冀州是天下的重镇,如果两支军队合力进攻,会师城下,您认为会守得住么?”荀谌解释道。 韩馥沉默不语。 荀谌接着说道:“公孙瓒的军队马上就兵临城下了,您和袁将军不仅是同盟,又是故交,眼下的办法不如将整个冀州让给袁绍那时候袁绍必然对您感恩戴德,公孙瓒见状也不敢来争夺冀州了。这样将军就有了让贤的名声,自身地位便更稳如泰山了,希望您不要犹豫!”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得知后劝阻韩馥说:“冀州虽然小,军士却有百万人,粮食足够支撑十年。我们断了给袁绍的供给,定会让袁绍不战而降,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 韩馥说:“我过去曾是袁氏的门生,而且才能也比不上袁绍。古人尚看中德行而谦让,各位为什么觉得不好呢?” 不仅如此,在孟津驻守的韩馥部下赵浮、程涣早已带领精兵飞速赶回,请求抵御袁绍。 韩馥素来性情怯懦,没有听从自己属下的至善之言,因而就同意了荀谌的计策。他派自己的儿子给袁绍送去了冀州印绶,自己搬到中常侍赵忠的旧宅居住了。 袁绍没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冀州。 读到这里我觉得有点不靠谱,韩馥既然能做到全国最大的州郡冀州刺史的位置,肯定也不是个完全不靠谱之人,为何他在兵精粮足的情况下将冀州拱手相让呢?我觉得里面可能有隐情。不过史书上没说,我也不敢乱猜。 那么韩馥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袁绍得到冀州以后,董卓想要拉拢袁绍,袁绍正春风得意呢,哪里会跟你合作?竟把董卓派来的使者也给杀了。董卓大怒,将袁绍灭了族。董卓本是一时气愤,没想到反而激起了人们极大的义愤!一时间众多的英雄豪杰归附袁绍,各个州郡也蜂拥而起,打着袁绍的招牌起义反董。 袁绍成为了除董卓之外天下真正最有实力的人! 各位要问了,这跟韩馥的下场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韩馥见袁绍的实力日益壮大,便投奔到了陈留太守张邈处。袁绍派使者拜见张邈,说有事请要和张邈商量,便小声耳语起来。当时韩馥在座,以为这个使者受袁绍的指使想要算计自己,一想到过去自己总给袁绍使小拌儿,这回肯定是袁绍派人来复仇了,胆小的韩馥吓得起身去厕所拿小刀自尽了。 韩馥迎接袁绍,本来是想“让贤”,却不想引狼入室,真是悲哀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