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你是我夫 (第1/3页)
十天后,大出忽都台的预料,陆离率众将直入察合台,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我知道他并不是来救我,而是……一雪前耻。两军对垒,忽都台并不同意我出现在战场,我却执意穿上鹰歌的盔甲,头顶套着重重的金属头盔,别说众将士,就算是陆离在我两步之远,也未必能认出我。 察合台的茫茫草原,陆离的大军就在数里之外急速前进,忽都台一脸血性稳坐马上,偶尔回头看一下身后骑在马上一身盔甲的我。号角发出低沉的呜鸣,从后半夜就开始响彻方圆大营,烽火燃起直升九天。大地的震动由远及近,天色放亮,四下篝火烬灭,沙场也在晨曦中渐渐显露。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腾起滚滚烟尘。那是陆离的军队在靠近,卷起黄龙般的股股沙尘。 天边最后一抹夜色褪去,天光穿透云层,投下苍茫大地。烟尘落下,初日显现在东边的天空,一同惊现的还有陆离亲自坐镇指挥的兵马重装列阵,无数滚金龙旗迎风招展,猎猎作响。惊天动地战鼓催动,号角齐鸣长嘶,苍茫大地,杀气翻涌。皇旗招展处,一马当先那人,身披靛青色绣金蟠龙战袍,玄色大氅迎风翻卷。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身披战甲,亲迎敌军。从前,虽知道他武功了得,可是印象中还是习惯了他坐在书房埋头书海或是坐在朝阳殿孜孜不倦的批阅奏章,他俨然威风凛凛的带兵冲来,只让我觉得惊讶。 熟悉而陌生的身影,就这样跃入眼中,眼前竟骤然模糊了。 但见陆离横剑立马,纵声喝道,“三军听我号令,封锁四野,遇贼寇,杀无赦!”刹那肃然之后,杀声如雷,刀剑齐齐出鞘。全场齐声高呼,“杀——” 忽都台举起右臂也随之用力下摆,伴着大蒙军队瞬间爆发的高呼声,一时间,四周俱是沙尘飞扬,旗帜翻飞,杀声震天。 忽都台为我留下几名近身护卫,我不需动手,只需在其中观望。 两军相接,毫不留情的屠戮尽在眼前,可以想象,大战过后的草原将是一片鲜红,多少青年才俊,就要变作这累累的白骨,异乡的孤魂了。 即便我深知忽都台的勇猛,但不得不为他捏了一把汗。陆离是何等的聪明,摆兵布阵统领全军他丝毫不逊于忽都台,也许在谋略方面要较之高深许多。只看他步下天雷星四面夹攻的气势和炮兵,步兵,重甲骑兵交错并行的架势就应该知道是胜券在握。我应该知道的,这是他的性格,绝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就像不肯莽然救我一样。先攻打势力较弱的岭北蒙军救下大理公主,不仅鼓舞士气,且能得到大理更多的支持。大胜之后,并没有轻易攻入察合台,反而作出班师回朝的假象,实则使蒙军麻痹,而自己静观不动,暗备粮草,休养生息,恐怕回朝的都是残病弱将,换来的都是精锐援兵。这些我都能猜到,以他的策略和勇猛之师,必然知道以退为进,必然能大军抵至,救我于水火之中。只是我着实猜不到那四个字的意图……愿效文睿……如果说他表面做出的不闻不问是对敌军的障眼法,又何苦让侍卫冒险入营送来这四字。我……着实不通。 入目之处,忽都台的疲惫之师渐渐败下阵来。 但我知道远远不及如此,就在此时,察和台大营西面的山坳中,天降神兵一样的冲出了十数万扬着金豹锦旗的将士,那是淮南的十万铁骑。我不免有些惊讶,容氏大势去后,统领淮南三十万铁骑的虎符一直在我身上,陆离何以调动我家的忠烈之师?!但转念一想,大姐坐镇淮南,对我的事不会不知,定会调遣良师前来助陆离的精锐大军。这一下大蒙军队就被我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此时,陆离扬起右臂,厮杀渐渐停止,不论汉人蒙古人,纷纷让出道来,这一道,一面是陆离,一面是忽都台。 “哈哈哈,”看着马上渐渐逼近的陆离,忽都台反倒大笑了出来:“汉人皇帝,听闻你在岭北一战中重伤,伤养得怎么样?!” 陆离受伤,之前我并没听说,忽都台也从未提及过。我片刻思考,受伤会不会也是障眼法?!毕竟陆离心思太深,多年的观望,我至今也不能摸到底。 “多谢大帅关心!”陆离轻笑着,声音明显有些中气不足,看来受伤的确是事实。“你大蒙的冷箭的确名不虚传。” 忽都台冷笑着:“过奖了!我等冷器终是敌不过你们汉人的狡诈,我们皇子现在何处?” 狡诈?陆离做了什么竟然称得上狡诈。还有皇子,察合台皇子不就是我派南宫护送出的韩玉峰,他现又在何处,和这整出事件有何关联?! “不错,这一次朕的战术不怎么高明。你们的皇子被慕亲王军队劫持是事实,本不想用这种方法,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陆离说着淡淡一笑。 我突然明白了,陆离大败岭北的蒙军,兵分两路,陆离率汉人做出无意继续杀戮的假象,不仅仅是为了暗中休养,也为了引开敌人视线,暗中掩护四爷的十万亲兵深入蒙古京都开平。也许是担心即便大胜忽都台也不会轻易放过我,所以以挟持皇子,攻陷开平为筹码同忽都台交换我。也难怪我一直不解忽都台困在察合台多日,却仍不见大蒙的援军,看来是后院着火。这正是陆离所谓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得不又一次佩服他的谨慎和周全。 陆离总是这样,费尽心机摆兵布阵部下天罗地网,一眼看穿,反被他多行了一步,于是大势逆转。这也使忽都台也许不能不配服这年轻人的胆识卓略。 陆离淡淡笑着,“你输了,曾经神话一般存在的忽都台大帅!”他说着,声音忽然冷了下去:“你输在太自信,输在轻视了朕皇朝的威严!但是……世间万物都需要一个了结,而朕不想再用鲜血。因为有人对我说过当她站在沙场,站在皑皑白骨之上,心中只有悲戚,无论站败战胜,结果都是一样的,这个天下,都会有人死去,都会有无穷尽的白骨在硝烟中湮没。不论蒙古人,大理人,汉人,都会有一方流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