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九回 潮怒风急蝶翻飞 此恨未了(下) (第2/2页)
声,压下盖不住的震撼,道:“韩爱卿,你这物与丁寒青那一式有何不同?” 韩几道回道,此物妙就妙在比丁式鸟物轻便,后座冲力轻,更省精铁,报废率低。 外行人听不出这话有什么特别门道,但兵部和武将们不同,眼睛立即亮了。 韩几道不露声色继续道:“正是经由此物,我部又研制出三眼铳杆,可同时连发三弹,杀伤力更强,可随骑兵用。” 南都锦衣卫送上新的研究成果,乌黑的三孔铳管,冷冷地昭示它的强大火力。 “好、好!”景帝连声叫好,马上调来一拨骑兵营,换上三眼铳,众骑飞奔,齐齐射击,天上一片火光。宫妃、国宾、世家贵族们惊叹得连鸟屎落进大张的嘴里,也没觉得。 李太后高兴了,道:“赏!” 韩几道叩谢,李太后看得新奇看得高兴,道:“皇帝啊,就让他们两边比比,谁的更胜一筹。” 魏景帝同样地兴奋,道:“吩咐下去,新营分成两组,比比谁的火器更厉害。” 韩几道拿出三百韩式新火器,三百三眼铳杆,这是他这个职位所能积蓄的兵器总数。韩几道显然是有备而来。 刘国舅脸寒森森,边吩咐新营兵换挡板换火器,边派人把丁寒青叫来,立刻,马上,想办法灭掉韩版火铳的威风! 围场上步兵齐齐放枪显大魏国力,丁式单兵利器,射程远,穿透力重,但是声效差,不讨太后喜欢;韩版一次发三弹,火力猛,三星一位,易瞄准,命中率高;但杀伤力太弱,不讨兵部武将喜欢。 两种兵器各有长短,但总体来说,新火器营还是证明了大魏朝远胜于海外诸国的强大实力。 李太后凤心大悦,给这支新军定名:“八部天龙。” 这是有来由的,李太后她礼佛的,八部天龙正是佛家术语,既象征了那满天的一道道火影,又寓意了她对韩几道的期望:不要大意,继续向八眼竿铳的研究方向前进吧!
李太后的意思明确地传达了,户部尚书赶紧跳出来,道:“启奏陛下,韩版鸟物火力凶猛,又节省大量造费、材料费,臣奏请我朝兵员改配此利器。” 众臣子不语,户部尚书这话是顺太后心意说的,大家没赶着一起拍太后马屁赞同就很对得起皇帝了,反对云云的都该烂在肚子里,这是为官之道。 “全军都配三眼的火器,夷人倭匪断不敢轻言犯境,耀武扬威。”李太后自言自语,边漫不经心似地问道,“皇帝以为哀家所想如何呢?” 景帝神情里瞧不出什么,回道:“母后所言极是。儿臣回去后就召集臣工商议军队改换火器装备的旨意。” 刘国舅急得两眼都发绿光,一看到丁寒青的影子,就把他拎到天子近侍袁振前头。 袁振公公嗯一声,到皇帝前道:“启禀圣上,兵部詹事丁寒青有本奏。” “宣。” 丁寒青先是对韩式火铳的外形设计、内里机窍结构等大加赞赏一番,但是,他不赞成魏军大规模装备。丁寒青道:“启奏万岁,韩大人所设计的战器,主以燧石点火,引爆弹药包,固然轻便,但遇到雨雪天气,此物便成哑器。此为行军部阵之大忌。” “丁大人,你可不要看错了。”兵部右侍郎站出来,好心提醒道,“韩大人献的可不是火绳燃引,内里用的可是石头,怎么会怕下雨呢?” 谁都听得出这位兵部侍郎对韩几道的嘲讽了,门外汉就是门外汉,拿着不知道从谁那儿剥夺来的研究成果,当成自己的到皇帝太后前头显摆,露陷了吧。 兵部的人早看出这个大毛病了,他们就是不说,让韩几道丢大丑。 要真让全军配上这种打火石的火器,一等狂风下雨天,那还不全军覆没。兵部、武将个个起哄,倒韩几道的台,笑话,凭你个虞家的走狗,也敢跳出来呛声,打顾家的脸面,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那个份量! 李太后脸黑臭,这打谁的脸呢。 景帝也不痛快,问道:“韩卿家,做何解释?” 韩几道脸上颜色数变,承认他疏忽大意,没有考虑到天气关系。但,他绝对是忠心的,他抓住三眼铳竿,这个能同发三弹的利器真地是他想出来的。 “陛下,不考虑雨雪天气,三眼铳也确是利器一件。”池太师说了句公道话,行军打战时总不能是天天下雨下雪的。 户部尚书也给韩几道开脱:“这制造成本确实是节省了一大半。” 兵部、武将急得跳起来,话怎么能这么说呢,绝不能够为着这种理由,就改配火器,以此削减军费。这是要死人的,战场上瞬息万变,谁能保证早上天晴下午不下雨,延误了战机,那就全完蛋了。 “好了好了,要争你们到朝上争个够。”李太后不痛快地说道,“丁寒青,你不在工部画你的图纸,到这儿做什么?” 丁寒青官资最浅,在他没发迹前,他就是小兵一个。 李太后拿他开刀也无可厚非了。 “启禀太后,微臣听说韩大人研究出燧石打火器,还用了非常先进的转轮技术,”丁寒青这研究狂说着说着就兴奋了,“微臣以为正可以用在大型火铳上,想和韩大人交换下心得经验。” 众人倒。 搞清楚,你是顾派的人,别乱攀关系。 景帝开怀大笑:“袁振,把这、物赏给丁爱卿研究。” 丁寒青大谢。 此人的确心无旁骛,更不知他在无形中,破解了虞家染指顾家军权的一次大布局。 假设,今日李太后助着虞家拿下大魏军队的兵器配置权,顾家将失去军器调控,可观的研究费用,庞大的军需品供给等等后勤主动权。 那么,郦山侯府只能任由人宰割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