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枯二回 迟迟春日暗香流 情丝如霜(三) (第1/2页)
谢谢大家投的票票 要说魏景帝来江南,是来查金银去向的。 还没等他查出啥先碰上顾小美人,魏景帝认为顾家琪此时现身海林绝不单纯,早有人暗报说这小美人跟走私团伙勾结帮他们洗黑钱,说不定国内金银蒸发的根结就在小姑娘身上,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勾搭之。 他如此卖力,却没讨好到人。 就拿最单纯的小丫头说,三月是越看这老厮越不是好鸟,戏文里都这样说,男人没得手前,就是女人要天上星星月亮,也答应;到嘴就不知珍惜,弃之如敝。以色侍人有哪个落得好。 她频频劝小姐,顾家琪指着自己平凡无奇的脸,问道:这样也算有、色? 三月语噻,想来想去,道除非那坏胚子用八抬大轿迎小姐过门,否则,不准那老鸟碰小姐一根指头。 顾家琪大笑,道好主意,你去跟他们说去。 三月还真去了,这丫头胆子肥大,也有些鬼心眼,在客栈里当着来往商客大声问凌老板,什么时候娶她家小姐,不娶不准勾引她家小姐。 魏景帝当时颜面之扭曲,对比四下里南来北往客商神色之古怪复杂唾弃玩味,真正百年难得奇景。 顾家琪在房间时笑得直打跌。 鸳鸯、珠玉进屋送急函,顾家琪展信一读:黄河决堤,灾民百万。 顾家琪叠好信函,眉色平静地下达一连串指令。 鸳鸯、珠玉记下要点,又问隔壁那位爷怎么办。顾家琪笑,目光清冷,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两人低头,去传令。陆续有人到顾家琪这儿汇报情况,再接走新的命令。 魏景帝那边也有人盯着顾家琪,但顾家琪和自己的手下碰面都是当着魏景帝的面,即在他眼皮子前和陌生人交流几句,竟让那些朝庭鹰爪精英没瞧出问题。 就算真去查,也查不出究竟。关键在于,魏景帝这回是犯了众怒。 别以为皇帝就能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动了大地主大富豪大世家,他们合起伙也是能让魏景帝不死都脱层皮。 后史记载,轰动一时的“乐安钱庄诈骗案”,以江浙道巡盐御史唐祖望弹劾景帝为始,唐祖望在奏折里揭露在魏景帝的治理下,国库空虚,jianian妃擅权,陷害忠良,宦官指手遮天,胡作非为,导致边疆锋火不息,以至民不聊生等等社会阴暗面。 魏景帝朱批荒诞无稽,责成六部给事要言之有物,不要风闻言事;又命各地由宦官充当的税吏加大征收力度,完成本年第二季度税收工作。 皇帝此举令言官群情沸,一时间,弹劾皇帝治理不当的奏章如雪花般飞进深宫大内,却只是充斥西直苑御书房,无人问津。 内阁众臣见不到皇帝,盐道专使也不能把弹劾书送到皇帝手上。 及至受灾地向户部要银钱赈灾,国库无税收,户部拨不出赈灾银,请皇帝示下。 魏景帝让户部尚书裴尚俊照常办理,暗中指示裴虚报赈灾款,以此冲抵历次所借银钱额度的账面;并下文给地方,这次谁敢中饱私囊,严惩不殆。 朝庭下文拨款七百万赈灾,实际账面不到一百六十万。 赈灾款下达到地方,一百二十万左右。这个数字相对于历年被层层剥削后二三十万的小数目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了。 但是,它和七百万相距太大,有河道小吏发难,向巡察御史捅出巨额赈灾款被贪官污吏侵吞的事实。 顶上官员这次真是冤得紧,国库没钱,皇帝挪用乐安钱庄赈灾,各部官员心里都有数,有点政治触觉的都知道皇帝这次要逮人当替死鬼,谁还会嫌命长地去贪污赈灾银。 他们又拿不出证据,说那钱拨下来的时候,就是少的。 河道官员有苦说不出,又怕自己成为下一个顾照光,个个削尖脑袋拼命想办法变卖家中财产填补赈灾款的缺额。 但皇帝的心意是异常坚决地,下旨户部、大理寺、六扇门等组成专案组,彻查赈灾贪墨案。按着东厂提供的名单,抓一个,抄家一个,抄出来的金银全都拿来填补个个缺口。 朝庭惩治贪官污吏,百姓个个拍手称快。 然而,皇帝拿贪官来掩饰自己借用乐安钱庄存款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 虽然那些被铲除的贪官是被各派系推出来的牺牲品,但还是有人不甘心,谁不爱自己的命呢,因此,就有人捅出惊天秘辛:乐安钱庄是个空壳。 钱都被朝庭官员掏空了。 最大的蛀虫就是皇帝本人。 这么多年打仗的,国库早就空了。皇帝哪有钱给两个公主办豪华婚礼。 君不见,皇帝曾经强借秦家管事三千万纹银,到现在都没有付过一分利息。 皇帝从秦家手里要走乐安钱庄,不是为着什么给大家做信用担保,而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钱自己挥霍潇洒纵情声色。 国家受灾,到处要钱,魏景帝却豪掷千金,在画舫上掷水漂,只为哄美人一笑。 这事到底真还是假,到钱庄把钱提出来就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