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节 短兵相接 (第1/3页)
第九十节短兵相接 果然,只见贺知州抬头。对三人笑道,“在这空dàng)dàng)的地方站了许久,三位大人竟连茶也还没喝一杯,这就请到县衙去,大家坐着谈谈,坐着谈谈。” 照说坐着谈谈,乃是轻松无比的事,但是贺知州语气的粘滞,和笑容的生硬,似乎都在暗示着贺知州也许象召见扁鹊的齐桓公,“寡人有疾”,难以久坐,因而坐谈起来,并不轻松。 梁鸿和赫德听如此说,忙应道,“也好,也好。” 只有张又禹却道,“贺大人,不如就请两位大人随大人前去喝茶,张某就在此暂侯,顺便算算编织毛毯所需人手。如何?但能多得一张,今夜就少一位弟兄挨冻…” “张大人,”贺知州忙打断他,一面忽然携了他手道,“请借一步说话。” 比起清晨时浸骨的寒冷,此时已近正午,虽是疏远而淡漠的一轮头,也已经挂到了头顶;虽然房舍简陋,也算在城中,西北风的肆虐也就减了几分。但是贺知州轻轻抓着张又禹的手,竟然在发着抖。 事非同寻常,不过如果是朝廷对招降之事变了卦,贺知州要捉拿自己,总不会双手发抖着亲自动手吧? 如此一想,张又禹稍为镇定些,只将手掌反握了贺知州,就跟着他出了羊毛仓库的大门。 梁鸿和赫德尾随在后,一行四人 离开二、三十米后,贺知州站定,将随行的两名衙役也打发开去后,道,“刚刚得报,阿古柏部的马部回匪,已经过了祁连山,朝石嘴山杀来!” “啊!”梁鸿和赫德,相顾失色道。 原来是为这个,贺知州的手才发抖!张又禹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既然回部来了。兵戎相见就是,又何须害怕?不过贺知州等三人都是文官,这也难怪。说起来,这里只有自己是带兵之人,这个时候,正要替大家壮壮胆气,张又禹道,“三位大人,不必惊慌!请问贺大人,所来回部,大约多少?” “这,”贺知州答道,“我还没来锝及问。就请三位大人到州衙,咱们一同问个清楚,如何?” 三人答应着,一同前去,行不了多久,就到了知州衙门,虽然稍有些寒碜,门前也有两座小小的石狮子。只是一左一右,似乎正好放反。一对狮子原本应当相对着张牙舞爪,这一对呢,却左边的朝左,右边的朝右,各不相顾。 张又禹平痛恨官府衙门鱼百姓,对衙门前的狮子,一向留意得很,若在平时,不免要问贺知州,何故将两个狮子放反了?此时只见贺知州脚步匆匆,心无旁骛,就趔趄着从两座狮子间穿了过去,就知道这时机不太凑巧。 四人进了衙门,贺知州将那衙役叫来询问,衙役答道,“祁连山上的猎户,出门打猎,见到山下忽然烟尘滚滚,有大队人马经过,这猎户姓茅,乃是个心肠,急忙去到离得最近的一处村庄打听,谁知道村子里的十几口人,都已经惨遭杀戮!才知道竟然来了回部!因此他赶了一天一夜,前来报信。” “这茅猎户人呢?”贺知州忙问道。 “小人见他疲倦不堪,就让他暂且在门房歇息了。”那衙役答道,“大人既要问话,小人这就去将他叫来。” 不一会,衙役将茅猎户引了进来。张又禹打量那人时。却见他粗布短袄,满脸憨厚。 “你在祁连山下,见到回部人马,因此赶来报信?”贺知州开门见山,问道。 “回大人,小人在山上时见到一队人马,下山去打听,五门村中,已经见不到一个活人!”那茅猎户悲愤地答道,“大人,五门一村,四岁小儿,和六十岁的老,都死得冤枉呀!” 若是小民相争,要伸冤报酬,也不难,让衙役去拘了人来,自己主张就是;但是杀伐之事,却大有不同,贺知州只能又问道:“回部往那边去了?” “马蹄印绕过五门村后,往北去了。” “往北去了?祁连山往这里,应该是往东才对,难道回部竟然不是要来石嘴山?”贺知州忙问道。读书人做官。最怕碰到兵匪,“秀才遇到兵”,尚且“有理讲不清”,何况如今是土匪,且是凶残成的蛮族土匪?贺知州在半年多前才刚赴任,那正是宁夏汉民百姓刚刚遭遇生灵涂炭,回匪西撤过后。他每天去看望百姓,发放灾粮农具,每满目苍凉,心中悲愤之余,只祈望如此不义之事。永远不要再发生。 但茅猎户和张又禹几乎同时的回答,让他一阵失望。 “五门村边有条河,冰结得不厚实,回部的马过不去,也许折向北边,就是为了绕过河去。靠近三宝店那里,有一座浮桥。”猎户答道。 “折北向东,马队到这里,也许要一天半的路程。茅猎户,你从祁连山走到这里,走了一天一夜?”张又禹问道。 “一点不错,大人。”茅猎户答道。 张又禹忽然起离座,道,“贺大人!事紧急,说话之间,回部也许就到,请贺大人立即派人去请况提督,在石嘴山城内守卫。”又转头吩咐门外亲兵道,“快去营中传令,人上马,枪上膛,准备应敌!” 随即转过来,拱手道,“三位大人就请留在这里,有况提督保护!我去带领弟兄,和回部周旋!”说话之间,竟然已经出门上马去了。梁鸿追出去唤他,也来不及。 三人怔在当地,赫德从前在宁波等地,倒经历过兵事,无奈自己如今要倚赖的,恰是当初一触即溃的清兵,这时说道,“派人去请太慢,我们直接去找况提督。” 一言提醒了贺知州,连忙带了两人出门。才走到门口,贺知州的小儿子急急忙忙奔了出来。叫道,“爹爹!我娘在问,回部来了,咱们该怎么办?” 贺知州踌躇道,“你和你母亲就在家里,等我回来!” 赫德在旁插话道,“你和你母亲去拿好菜刀和斧头,躲到门后,如果坏人来了,就攻击他们!” 贺知州在旁忙道,“她们是妇孺呀!怎么能拿动斧头?不,新儿,你和你母亲,还是找个地方躲起来吧!” “躲起来?敌人搜房放火,能躲得过去吗?”赫德不解道,“我只听说回部烧杀抢掠,从不放过一个汉人。” “她们是妇孺,怎么能打得过回部呢?”贺知州道,“那不是白白送了命吗?” “既然敌人不会因为她们是妇孺,就放过她们,”赫德问道,“妇孺要用尽妇孺的力气!” 想不到洋人对女人一向呵护备至,竟然还会叫女人去拿斧头和菜刀!这还罢了,毕竟洋女人结实灵活,不象贺知州贞静守礼的夫人,还裹了双小脚,从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