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闲适 (第1/2页)
文大娘替她签了一个死契,十两银子的身价,给了她爹五两。 紫陶颇有些感慨的呼出一口气。卖了一辈子为奴,得了十两银子。这个价钱已经十分的好了,虽说牙行吃了一半的身价银子,可她爹能得五两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了。 五两银子,她爹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样一大锭白花花的官银。记得爹当时的表情很奇怪,想笑却又忍不住看着她眼眶发红。 是她把她爹赶回去的,既然得了银子,家中还有好几口子的人要吃饭呢。哪里有闲情在这里父女两个对着掉眼泪的。 紫陶笑着抬起头,姑娘人好,待她们这些做下人的也好。在侯府里,吃的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好东西,穿的是比村里里正家的女儿还要好的绸缎衣裳,每个月还有几百钱的月钱。 因为她家离得不远,每隔一段时间,姑娘还会放她两天假,让她回家和父母聚一聚。爹娘做梦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逢人就夸侯府的夫人姑娘人好,自家的闺女不知几世修来的福分。 紫陶在府里吃的好,穿衣打扮也不同了。摸样一天比一天水灵,惹得村里的乡亲总是跑来问她娘,想托她把自家的闺女也送进侯府来做丫鬟。 “想什么呢?” 紫陶从往事中惊醒,才发觉已经到了院门前。迎春正笑看着她,等着她叩门呢。 她不好意思的笑笑,上前一步伸手拿起门环扣了两下:“李mama开门,姑娘回来了。” 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露出李婆子圆圆的脸:“呦,姑娘回来了。” 迎春回屋换好衣裳,散了头发,重新梳了两条辫子松松的挽在脑后。 鸣蝉用红漆托盘端了一碗酒酿圆子,放到炕桌上:“姑娘快趁热吃了吧。” 碗不大,是一个粉彩的四季春盅子。像珍珠一样大小的白色圆子混着酒酿满满的装了一碗,用调羹一搅,顿时好像整个屋子都飘满了酒酿的甜香味。 “怎么不拿一碗给mama?”迎春坐在炕上用调羹搅拌酒酿,散散热气。 “姑娘别管我,我这年纪大了,胃口不好,这东西吃了泛酸,姑娘也不要多吃。”钱mama拿着针线篮子坐在一边的绣墩上笑道。 外头小丫头们叽叽喳喳的不知在说什么,鸣蝉转身出去,一手一个抓了两个教训:“别在姑娘的窗户根儿下面吵闹,到一边玩儿去。” 几个小丫头吐吐舌头,嘻嘻哈哈的跑到一边去了。 迎春翘起了嘴角,拿起调羹吹了吹,一口吃了下去。 一直呆到午饭后,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迎春一觉睡醒,叫了鸣蝉过来,道:“将那一套雨过天青有牡丹花的茶具拿出来,再让秋娘把现成的点心弄两碟子,放到东边小书房里去。” “哎。”鸣蝉答应着去了。 “mama呢?”迎春记得午睡前钱mama也说眼困,要躺一躺的。 “mama比姑娘早醒一刻,夫人那里派了人来叫去了。”紫陶将窗子推开,用支棍支住一边。雨天特有的清新泥土气息顺着飘了进来。 钱mama是迎春生母冯氏的贴身丫鬟,冯氏和赵姨娘不一样,不是丫头出身,而是正经人家的姑娘。冯氏嫁进来的时候把她嫁给了自家的一个长随,后来又作为迎春的奶娘进府伺候。 钱mama一家的卖身契都在迎春的手里,并不是贾府的下人。 鸣蝉把那一套雨过天青的茶具拿出来,交给鸳鸯:“你去拿水冲一下,记得要在热水里浸过。” 鸳鸯接过来,奇道:“为什么要用热水?” “姑娘说的。”鸣蝉笑着解释道,“说是这些碗碟杯盏一定要用滚水刷洗,还有好些别的规矩呢,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了。” 鸳鸯咋舌,不过既然是姑娘吩咐的,做奴才的自然要照着吩咐做。 院子东厢有一个小小的书房,有两扇大窗,打开窗子,整个院子都可以收在眼底。说是书房,其实迎春根本就是拿这里做花厅用了。 鸳鸯将茶具摆好,沏了一壶蜂蜜山楂茶。绣橘把从秋娘那里拿来的点心送过来摆好,迎春手中拿了本书走进了小花厅。 “你们也下去吧,不用伺候了。把这茶沏几壶让那些mama们也尝尝,横竖今天下雨,就歇歇吧。”迎春坐到桌前,赶了丫鬟们出去玩。鸳鸯斟好一杯茶,放到迎春面前,行了礼拉着绣橘出去了。 鸣蝉在茶房沏了几壶蜂蜜山楂茶,让杏儿端了给洒扫的婆子们。 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