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璀璨_一百零八章 惊世大发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零八章 惊世大发现 (第1/2页)

    重生之再璀璨108_一百零回到家,难免老妈对崔灿一番耳提面命。//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这预定考察是三周时间,也就是说,至少在这三周之内,崔灿要接受王局的领导,服从王局的安排。如果出了差错,会承担责任的就是李瑾瑜和田局。自己的姑娘自己知道,崔灿平时性开朗活泼,其实心里是个比较冷清的人,要是真在这三周的时间里把王吉得罪狠了……莫欺少年郎啊,李瑾瑜和田局都是没几年混的了,还打算安安稳稳在这个位置上做到退休呢。

    崔灿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可今天的确自己有失礼的地方在先,后来王局发难,就算了为了维护田局和老妈的面,她也不能就这样让人给训了。虽说崔灿的记忆里,这位王局没过多久就因为受到牵连被放到了另一个更冷清的单位,后来挂冠而去,不知所踪了。不过现阶段服从安排和指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是事出有因,之后嘛,也犯不着把人家得罪了,山不转水转,说不定日后就会求到别人那里去。

    接下来崔灿分配到的任务就是跟其他两人保持联系,安排衔接一些如跑腿、取资料之类的杂事。下面涉及到的乡镇,请带路的向导之类的小事,都让市国土局的林哥安排了,他们在各个乡都是有土管所的,这类事情相对容易安排一些。地质勘测队的金队则负责协调记录相关的资料,并且准备一部分基本的仪器。

    毕竟人家从外地和法国过来,基本的仪器是不会带的。他们自己要用的东西,早在航班离开法国之前,就已经陆续运抵了楚西市。

    考察小队抵达后,市里照例低调地举行了一个欢迎晚宴。毕竟这次又是外国友人过来,本着尽一下地主之谊的心态,市里还是挺重视的。不过崔灿知道结果会让所有人吓一大跳。

    三周时间,整整二十一天的计划,最后延长到了三十天。

    三十天来,崔灿每天跟着小队爬坡上坎。下水钻洞。最初的两天颇不适应,队里年纪最大的一个法国地质学家。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走起路来两肋生风,背着三十多斤的器械也总是冲到队伍的最前面。

    崔灿汗颜,第一天走下来,她就发现自己的双腿又酸又痛。其实之前她已经在做徒步的锻炼了。但是真正走起来的时候,还是发现准备不是很充分。第二天,脚上磨起了三个亮晶晶的大水泡,晚上洗脚之后。自己悄悄用针挑了,抹点药,然后跟着走。

    科考小队原本只是从视频画面上觉得楚西的地貌非常有特色。与其他喀斯特地貌有相异的地方。但是当科考越来越深入,他们也越来越惊叹。

    长达五十公里的地下暗河,高耸入云的独峰,光滑的绝壁,不胜其数的天坑、漏斗。还有温泉、凉风洞、天桥、穿洞等等所有喀斯特地貌奇观,都在这样一条长约140公里的范围之内集中存在。

    其中的地缝与天坑相通,温泉与凉风洞一墙之隔,绝壁与峰丛并存等等地质奇观,在喀斯特地貌中完全是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

    经过三十天的实地勘察之后。科考队对采集的资料用了五天时间进行汇总,最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卫水大峡谷曾为长江古河道之一!

    这个结论实在是太大胆了。众所周知。现在的长江三峡是在数亿年岁月中,由于多次海陆变化、造山运动、河流冲刷而形成的。其中对川鄂西地区影响最大的燕山运动中,川东鄂西一带原来沉积在海洋底部厚层的岩石被挤压得弯弯曲曲,在地质学上称这‘褶皱‘。其中向上凸起的部分叫‘背斜‘,而向下凹陷的部分叫‘向斜‘。

    同一时期,四川湖南的古金沙江,古雅砻江,古嘉陵江等水进入四川湖盆,使其水位抬高溢出,沿巫山背斜的低注部分,经秭归盆地,切穿黄陵背斜轴部东流。由于河水长年累月的流淌冲刷和侵蚀,河床不断下切。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山脉也在抬升,当江水下切的速度超过了地壳上升的速度,在流水和构造的双重作用下,坚硬的岩层地区形成了峡谷,而在比较疏松的岩层地区则形成了宽谷。这便是三峡的雏形。

    而卫水大峡谷一带,在燕山运动中被抬高,成为了四川湖盆的海水泻出的渠道之一,经现在的奉节至铁桥镇,然后汇入清江峡谷,从昌市汇入长江。

    其实在漫长的地质变迁过程中,这样的长江古河道有很多,但是随着造山运动不断变化,川鄂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