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开始了 (第2/2页)
他们师傅送点礼,这钱,还是得花。没有了家里最大的收入,只靠守贤,守礼微薄的收入,还有守良的收成,这个家实在没有多余的钱能拿出来用。 温饱,平安的日子,如棋很是喜欢,可是看着自己的老爹天天早出晚归的,收获的日子更是天不亮就往外,天全黑了还不到家门,这样的日子,如棋又觉得担心。 现在爹他年轻,这样子当然没有问题了,可是当爹他老了呢?还能这样么?让她爹一辈子都在地里刨食,这适合么? 就在如棋纠结的时候,老爷子却收下了冯正的礼。因为冯正说了,老爷子不收就是看不起他。 逼于无奈的,老爷子收下了礼。 这事本来也就过去了。 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冯正以看望守良为名,天天上门来,这一来二来的,也就与慕容一家子混熟了。 然后,可以说突然的,也可以说是准备很久的了吧,他对守良说,他要去做生意,问守良要不要与他一起出去闯一下。 家里有老有少的,守良不想。父母在不远游。 可是冯正却在守良的面前画出了一个大大美好的未来,良田,大屋,儿女有依靠,父母安天年。 话说了很多,却见守良还是不答应,他又转向了老爷子,然后是江氏,守贤,守礼,何氏,张氏,佟氏,甚至是如琴,如棋……。 只要是慕容家里的人,冯人都或多或少的做了不少的功夫。 慕容家有一半的人心动了。可是脑子清醒的,都觉得这当中是有问题的。 就在老爷子不愿意,守良不愿意,江氏很心动,守贤,守礼更是想要行动的时候,如棋问了老爷子一个问题,“为什么爹爹救了人,那人却一句道谢的说话也没有,这一个只是一点点小伤却大礼小礼的不断送?”
如棋这样说是因为她决定不下来到底要不要改变现在的日子,既然她决定不了,那就交给其他人来定好了。当爷爷,爹爹知道真相以后,如果他们还是决定接受,那么如棋没有二话。如果他们不接受,那么接下来的日子,大伙就一起熬着好了。 重要的是,如棋在说这话之前,已经为自己想好了退路,一条她不重复上一辈子的退路。 一句话,让老爷子守良不再纠结了,他们甚至与冯正细细的说谈了一翻,开始冯正是不承认的,但是当他知道了,如果不说实情,这两父子是不会同意与自己搭上任何关系的。 最后的结果是守良与他一起去学做生意了。 一年之后,守良回来了,带着能够在镇上买地,买田,买的钱回来了。冯正也离开了。 …… 然后又经过了一年,慕容家现在在镇上已经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家了,这当中不得不称赞守良一声,那运气,那头脑都是一等一的。当然,还有冯正的帮助, 如棋的身边更是出现了丫环这样的一号人物。 一个月前,冯正再一次出现,他委托守良,帮他送一个包裹。本来是守良自己跑这一趟的,刚好如光回家来,就替了守良跑这一趟。 回过神来。 如棋看着如宗,“二哥,你知道我爹救的是什么人么?” 如宗摇了摇头。 不要说不知道是救了什么人了,如宗他们是离家开艺的,守良什么时候救的他们都不知道呢?那一天,如果不是他们的师傅发现村子有异常,向他们提过一下,这事大约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那可是连猜也没有一点儿线索啊! 如棋再下了一子,没有再说话。 如宗看着如棋,他本来是等着如棋解惑的,可是等着等着,见如棋不说话,他感觉如棋不会再说了,“很厉害的人?” 如棋点了一点。 不能说的人?士农工商,没有什么是人是不能说的。 如宗用手向上比划了一下,“与那些人有关?” 如棋又点了一点头,“应该是吧!” “棋儿,你知道是什么人!”不是问句,而是肯定句。 如棋看向如宗,脸上出现了一个微笑。浅浅的,却让如宗呆住了,与上面的人有关?自家一个小小的平凡的农家人,与那些位高权重的人扯上关系,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啊! “我们是不是会下水?” 如棋微微的再点了一下头,如宗深深的闭上一眼,良久,“避无可避么?” “哥,你知道冯伯伯是什么人么?” 一句话,为如宗点明了心中的疑惑。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