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4章 颜烈死 (第1/2页)
天亮了,如棋醒了,昨夜那一觉睡得舒服极了,没有一点儿的不安,这早上一起来,整个人神清气爽的。缓缓的坐起,入目的是趴在床边睡着了的南宫长乐。 长长的睫毛在眼下形成扇形的阴影,漂亮得让如棋想用手去摸一摸,而如棋也如心里所想的去做了。 微微的刺刺的让如棋手指尖上传来了痒痒的感觉,发自内心的,如棋笑了。 仔细的打量着长乐的睡容, 原来他睡觉是会皱眉的! 对于这一发现,如棋心里变得难过。 他也会睡得不安么?他担心什么?惦记着什么? 如棋抚过长乐的眉头,想要抚平那小小的山棱。 被如棋的小手sao扰而睡得不安的长乐越发的拧起了眉头。 他瘦了! 这几天的记忆在这一刻全都回到了如棋的脑里。 他受苦了! 如棋的手流连在长乐的脸上。 温暖的,细致的,漂亮的,让人爱不惜手的,如棋的脸上慢慢的再一次出现了笑容,一个自心里发出来的窝心的笑。 “摸够了没有?”这几天太累了,他又是受伤,又是中毒,然后又要担心如棋的情况,心与身佳累了,一开始长乐是没有醒,但是经不着如棋这样那样的sao扰。 “不够。”如棋心里满的,他守了她一夜呢!这是一个安心的夜。 “哦。那你继续!”长乐向如棋笑了一个,他继续趴回去,表示他会接着睡。让如棋摸个够。 “上床睡吧,这样趴着,手会麻掉的。” “上床?你让我上你的床?”长乐向如棋泛了泛眼,那笑容里带着皎洁。 “是,我的床让你睡。”如棋白了长乐一眼,她起床了。 既然她不睡了,将床让出来也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 看着如棋的动作。长乐垮着脸,“不了。肚子饿了,他喊着要吃早饭了。” “想吃早饭?你还趴在那里干什么?” 长乐点点头,脸上带着温润的笑,梳洗去了。 …… 长乐心里本是希望两人相对而坐。静静的浪漫的享用一份早点,但是慕容家的人知道如棋起来了,一个个立刻就过来看望了,关心如棋的情况。 与如棋说话,看到如棋大好,众人这一聊,下人来问,这早点是在这里吃还是到饭厅吃。 何氏掌管着这一个家的中馈,同时也是慕容家里最有份量的人之一。她笑了笑,“今天我们借二姑娘的福,全都在康笑院用餐。大家热热闹闹的,要多吃一点,这几天大家都瘦了。” 几个小的非常的捧何氏的场,齐声应道,“是。” 最小的如智,更喊道。“要吃得饱饱的多多的,好好的。个子才会长大哦!”这是佟氏哄他吃饭的时候说的话。 一时,大家都笑了起来。 很温馨的吃过一顿早点。守贤兄弟三人要打理铺子生意上的事,一起去书房了。 何氏,张氏,佟氏要打点家里的事,这几天,慕容家派出了所有的下人往外找南宫长乐,城里许多与慕容家相熟的认识的,都派了人来帮忙,这一会,三人就忙着给这些人家送礼,多谢帮忙。 如琴拿了绣活坐在如棋屋子的一角,她不说话,静静的陪伴着。 如书如画侧拿了账本子在看,如睿如智刚坐在如书如画的对面,做着他们的功课。 “如何处置他?”随着如棋开口,在屋子里的众人都竖起了耳朵。如棋嘴里的他,大家都知道是指正关在后院的贤王颜烈。 “你想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 “送他回京。”如果让他死在这里,慕容家会有大麻烦的。 “唔?”长乐不明白,如书如画等几人齐涮涮的看着如棋。 “用药,将他迷了,在他不清楚情况的时候,送他上京,到京之后,做一个意外,让他死在京里。”如棋说完闭起了眼,想颜烈死,他想了无数次,只是从来没有真的要实施,这一次,她要动手了。 “迷了他不难,送他上京也有办法,只是这个意外,如何布置?”长乐有点忌讳着颜烈王爷的身份,要知道在京上将一位王爷弄死了,可是会震惊朝庭上下的,那追查的力度,一定会非常的庞大,做这事,慕容家要承受巨大的风险。 “棋儿,这事,你交给我和小书吧!”一直没有说话的如琴开口了。 “大姐?” “你做得够多了,这事,我们这样办……!” …… 方法很简单,简单得让人不收相信,只是就这样的简单,却让如棋知道,如琴怕是想了这事好几天了。 可正是这样简单之法,让如棋觉得可行。 几天之后,一艘货船进入了京城的码头,货商们押着自己的货物下了船往京城内城走去。 在路过众多的大街小巷的时候,货商们慢慢的散开,往着各自的目的地前行。 天慢慢的黑了,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了。 城南,一个身材矮小的货商向高大的推车人打了个眼色。那推车人微微的点了点头。 在一条没有人行走的小巷的拐角处,那运货的独轮小货车翻倒了。 那个推车的下人前后左右看了看,向货商点了点头,两人分头向着两个方向消失在夜色之中。 京城的腊月,是寒冷的,往年在这一个时候,时常会冻死那些无家可归的乞丐。 这一夜。 颜烈做了一个梦,一个非常长的梦。 他知道了一个秘密。他爹,当今的皇帝在还是二皇子的时候,曾经出宫外游。在外游的时候,出了意外,被人救了。 被救后的二皇子后来知道了他为什么会出意外,原来是有人想要他的命。 二皇子从来没有想争那一个位置,可是他的兄弟却不断的诬陷他,陷害他,甚至想要他的命。于是,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反击了。二皇子登上了最高的位置。 上位后的二皇子,常常会想起当初救他的人,从来都是仁义,念旧的皇帝于是派人去报恩。 救命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只是那一位救命恩人却觉得救人只是举手之劳,不能仗恩要回报。 这事,也就成了皇帝心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