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农门_第192章 坦诚相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 坦诚相告 (第2/2页)

师父说,明年四月好像就要去济南府任职了。”

    “到时候新的县主一来,只怕又是一番忙碌。”杜小鱼摇着头,“如此,姐不是又要日夜赶工?老是这样,还不如跟着姐夫去京城呢。”

    “‘玉’竹那里我还没有教好,你倒是急。”杜黄‘花’笑道,“我自个儿也是晓得的,不会累着,你放心就是。”

    “等过完年姐夫就要走了,那白大叔还是要跟着一起去吗?”杜小鱼又问。

    “嗯,婆婆不放心相公,说病才好没多久的,赶考劳累,非得要公公跟着,我说雇个随从她还不肯呢,说不是自家人不尽心。”杜黄‘花’叹口气,“公公身体也不见得有多好,他年纪大了这般奔‘波’,我也怕他累倒呢。”

    真是只心疼儿子不疼相公,杜小鱼笑道,“我觉着你说的不错,找个随从比较合适,要不叫娘跟崔大婶说说?”

    杜黄‘花’想了想,“也好。”

    时间也不多了,这一晃眼,新年就过去了,赵氏找了机会就跟崔氏说还是给白与时找个贴身随从为好。见亲家母出面,崔氏最后还是答应了,只说一定要挑个身强力壮,能抗的,杜小鱼就想到那些在武馆学武的弟子。

    那不是最好的人选吗?

    这年头土匪马贼的也多,要是有个学过武的贴身保护,那可是比任何人都要来得强。

    崔氏听了立时赞同这个想法,忙着就要去武馆寻找。

    说到那个武馆,馆主还是林嵩请来的人,在这里一教就是三年,学成的徒弟有二三十个,做什么的都有,护卫,镖师,走江湖卖艺,也算是能养家的行当,所以每年仍旧有人送孩子去学,偶尔也有别村的来。

    见到崔氏一行人过来,馆主只当是有什么事,惊讶的上来询问,一听说是要雇人陪着去京城赶考,当个长随,忙笑着答应。

    他是个热心人,以前也常帮徒弟介绍工作,就叫带着练武的几个大弟子暂时停下来,把他们的意思说给那些人听。因为给的工钱也高,一个月一两银子,又听说是给举人当随从,自然很多人乐意,这事要做得好,举人以后当官了,当个府里的管事也是很好的前途。

    一时之间众人纷纷响应,都不知道选哪个好了。

    看着都是身体很好的样子,好似差不多,见崔氏挑的眼‘花’缭‘乱’,杜小鱼笑道,“不如让馆主推荐几个合适的。”

    杜黄‘花’也点头,“馆主总比我们了解,只要娘把要求说了就是,我们到底是外行人,看不出来的。”

    崔氏听着也对,就请馆主帮着给她选几个人选。

    馆主认真思考了会儿,找了几个弟子来,笑道,“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不像其他的,还不到十二岁,要去京城么,总要懂些道理,‘毛’‘毛’躁躁总是不行的。”

    “是这个理儿。”崔氏连连点头。

    馆主一一介绍了下,极为客观的说了几个人的个‘性’,特长,也没有偏重哪一个,反正做决定的还是崔氏。

    白士英也在旁边做参谋,这人是代替自己去的,总要好好选选,第一重要还是要可靠忠厚。

    最后在几个人里面,挑了个姓孔的,叫孔敦,一是因为他是北董村的人,知根知底,父母往上几辈都是这儿长大的,看起来就很纯朴。二来高大魁梧,一出手能打断几根木头,练过气功,站在身边十分有安全感,而且人还细心,跟他说过什么都记得住。

    这下崔氏满意极了,当即就要雇他,还提前给了一个月工钱,叫他买身好衣服穿穿。

    因为要去参加‘春’闱,所以白与时二月初便要出发了。

    再次面临分离,杜黄‘花’依依不舍,这回可不像上次了,这回要是考中的话,再通过殿试,要么是立时调任哪儿做官,要么是被点庶吉士,要么是留在京城等候机会,反正总归要好长时间都见不到面。

    白与时抱着母‘女’俩说了****的话。

    临别时,杜显拿出几张银票‘交’给白与时收好,“这是我跟娘子,还有小鱼的心意,你到京城了‘花’销大,四处都要打点。”这银票还是专‘门’去县里的大通钱庄兑换的,也只有他们家在京城有分号,可以直接在那边取出银子,简单方便。

    白与时十分感动,表示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拜谢后这才上了马车。

    杜小鱼心里也还是关心章卓予的,次日就让赵冬芝去打听打听,他有没有去参加‘春’闱,后来知道昨日去了,才算松了口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