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首刺 (第1/2页)
立秋之后,边境战事一再传来捷报,赵匡胤已经攻下凤州,此后,战事的发展竟如他当日在朝堂上断言一般,一丝不差的进行着,直到冬月,西北四州终于被赵匡胤率领的重兵系数拿下。 几乎是同一时刻,柴荣又发起了对江北淮河一带南唐的战争,以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大将李谷为淮南道行军都部署,王彦超为副部署,统帅韩令坤等十二大将攻进南唐,首战壁垒,便是寿州。 京城之中,征战归来的赵匡胤暂得一丝喘息之时。 赵府上,杜老夫人命人备了一桌子的好酒菜,大厅里蜡烛的火光映的每个人的脸都泛着不同往日的红艳。一身赤色刻丝并蒂莲织锦缎夹层褙衣的贺氏此时容光焕发,连赵德昭都是一副枣红冬装的喜庆打扮,他母子二人盼过夏秋,可终将丈夫和爹爹盼回来了。 耶律笙未曾在饭前见到过赵匡胤一面,只因他一回来就直往朝中述职,待看到那个久违的身形时,她只觉自己周身一股血气直涌头顶,却硬是将那股气压下去,随众人一起围着桌子坐下。 赵匡胤身着玄青长袍,脸上却未见任何风霜,只眸子里又比那时初见多了些沉稳光华,见到耶律笙,眼角轻轻一抬,对着她问了句:“身子可养好了?” 她未曾料到赵匡胤在人前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冲着自己的,显见其他人也都有些惊异,然只是一瞬,她便氤出淡笑,站起身来福了一礼,方才回道:“都好了,秦笙谢将军的救命之恩。” 赵匡胤笑了笑,再不说话,接过旁侧贺氏的一杯米酒一饮而下。 饭毕,耶律笙借口不适先回了厢房,那一颗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她现在已经完全康健,眼见赵匡胤就在咫尺,拿他束手无策不说,竟还得几番周旋。她心中明白,自己今时今日,为的是什么留下的。 好容易等到夜深,屋子里的炭盆已经燃尽,她一身夜行衣隐在房门背后,周身的冰冷丝毫察觉不出,听着外头打更的铜锣敲过三下,门被推开一丝缝,拢上面纱,身形一闪,隐在黑暗里。 在赵府六个月,她早已对这里的每一寸草木熟记于心,便是不出多时,已经来到了那贺氏的房门外。 用准备好的短刀划开门栓,摸着浓黑的夜色一步步朝着床榻逼近,将将抬起手,那本该熟睡的身子却忽然一跃而起,连身边的人都未曾惊动,就一掌劈过来直直化解了她的力道。 肩膀上吃痛,刀子滑向地面,半空中竟被赵匡胤接住,贺氏依然睡得气息匀称,丝毫未觉身旁正上演着一出惊心动魄的厮杀。架打到这里,耶律笙再是报仇心切,也能发现他二人力量的悬殊,便是反身下腰躲过来人一击,刀尖几乎贴着面纱从脸上划过,飞身朝着外面逃去。 房里的人手中刀子借着门外的寒光现出白光刹刹,只是一掷,刀子便随了那黑色影子而去。 轻盈身形顿了顿,步子踉跄了一下,却只是刀背,想来赵匡胤并未有置她于死地的心意。未做多余迟疑,绕过回廊,提气一跃跳上屋顶,似暗夜里一只轻挑的羽魅在空中前行。 落脚踩过的瓦片声此起彼伏,后面那个人亦没有给她半点喘息,越追越近。眼见着仅是几步之遥,耶律笙身子一闪从房顶一侧伸出来的榕树枝桠上转向而去,落到地面上,不过三两步,跳进街旁一个几丈见方的马厩里,顺手前了一匹马,策马而去。 冷风像尖刀一样磨砺过脸庞,一路畅行无阻的飞奔至城外密林里去,那本听得清晰的追踪声却渐渐没了声响,她知晓赵匡胤绝不是跟丢了自己,正惊疑间,头顶上方一个玄青身影竟从天而降,手中一把明晃晃的长剑迎着月影的清辉直直朝自己袭来。 顾不得他想,手中鞭子瞬时挥出,缠上剑身,使得她抽出空隙躲过一劫。她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晓得现时用什么样的姿势最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遂回力将鞭子收入手中,又落下马背利用马鞍的束缚将自己悬在马身上一侧,而后长鞭绕过马蹄,直指已经与她并排而行的赵匡胤的坐骑前蹄,将是缠住那只马儿的蹄子,便使力一抽,马儿嘶吼一声朝前摔了出去。 她嘴角一丝冷笑,趁着这个时机又翻上马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