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随我心_第一一八章 纠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八章 纠缠 (第1/2页)

    带着林武往盛城上学那一天,齐彪觉着,他从来没有如此犹豫过,也没有如此不舍过,尽管只是言简意赅的叮嘱几句林家大小注意身体,而且听起来语气十分别扭,林家人仍然感觉出,齐彪对林家,已是难以割舍。

    齐彪一直都是一副冷冰冰,很自我很酷的神情,可他也只是一个与林翠娥同岁的孩子,在大郎夫妇眼里,他只是比较特别而已,近八年的相处,又怎会没有感情。齐彪既然主动愿意开口讲出关心林家的话,大郎夫妇自然是一番殷殷嘱咐。

    所以,分别的场面,不知该用别扭,还是用温馨来形容。可能是齐彪忍受不了这种场面吧,大黑手在林芳脑袋上摩挲几下,未等林芳躲避,便上马率先奔驰而去。

    果真如林芳所料,开学后学堂收费,原先的大部分人都不再愿意来读书,倒是新搬来的住户,觉着林芳收费比别处便宜,除夫子年龄小了点,而且还是个女孩,其他也还不错,再说,这只不过是启蒙学堂,只是为了认些字,只要夫子能教得了,还是有人愿意来上学。

    新课桌的样式,是林芳上一世上学时那种双人长桌,不过,因这里上学要写毛笔字,林芳还是安排一人用一张桌子,也好摆笔墨纸砚。至于炭笔,虽然是自家有卖,林芳还是限制学生用,她不想自己教出的学生,跟自己前世一样,不会写毛笔字,炭笔只有应急时用。再说,写毛笔字也是这个朝代的主流。

    开始时,只有几个新学生,人家还是来试读,也就是讲。若是不满意,人家哪怕不读书,也不再来这里,后来,那几人渐渐喜欢上林芳的授课方式,一传十,十传百,来的人便多了,可林芳也渐渐觉着有些忙不过来。

    开学初始,语言课有两种教材。一本是,这是启蒙学堂的传统教材;另一本是林芳自编教材,当然还是些平常过日子的常用字。两本教材学生可自选。术算课也是林芳自编的教材,先学加减法,用的是阿拉伯数字。

    林芳搞不懂,这个世界已有阿拉伯数字,为何没有机械化cao作。大多制作还处于纯手工阶段,根本就很落后,这到底是个什么鬼朝代。

    语言课还好,学的快的,认字认得快些,林芳可教他们组织简单句子。学的慢的,布置他们多练习几遍就是,实在难记的。林芳还会讲些故事,或说些典故,打个比方之类的,以助于他们记住新字。

    比如,有个人写“酒”字。总也忘了写里面那一行,每次都写成“洒”字。

    林芳灵机一动。问那人,喝酒时是否要揭开酒坛盖?那人好笑,不揭开酒坛盖,怎倒得出酒。林芳又问他,倒好酒是否要将盖子盖上?那人答,那当然了,否则酒容易洒掉,即便不洒,时间稍长,酒味也会变淡。

    哈哈,这便是了,你将这放在一旁的酒坛盖忘了盖上,酒可不就洒了,说着,林芳往那人写的“洒”字添上一横,“洒”字立变“酒”字。那人后来再未写错过“酒”字。

    术算课就比较累人,而且常常弄得林芳哭笑不得。

    就比如,林芳出个四加五等于几的题,有些人算不出来,可是,你问她,篮子里有四个鸡蛋,我又往里添了五个,篮子里还有几个,刚刚还算不出的人,稍一思考便回答,九个。你若是用银子打比方,她回答更快,还不会错。

    林芳觉着奇怪,跟陈董说起,陈董道:“这有何奇怪,这是人之生存本能,穷人家没钱读书的十之**,还不照样得生活下去,要生活,就避免不了和银钱打交道,久而久之,就有了这个本能,别看你是大学生,你心算能力,保准还不如有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人。”

    这个说法林芳倒是信。前世,她二哥曾在村里开了个代销店,卖些农药化肥之类的东西,有时她也会替二哥看店,常有人来买东西,她还在找计算器时,人家买者已经报出了钱数,等她用计算器算出,一点也不差。

    有些人就会笑话她,说她一个学生,还不如没上过学的乡下人,她不服,觉着人家肯定是提前在家算好的,对方就让她另外报数,结果,她刚一报出,那人便巴拉巴拉嘴里将计算过程和结果报了出来,就好像对着计算竖式念一样。

    点完货,付完钱,等她让那人在字条上签名时,人家却告诉她,我不识字,她不信,旁边还会有不少人替那人作证,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也不会诳她,所以陈董这样讲,她信服。

    陈董这一讲,倒给林芳提了个醒,怎么把这么好一个帮手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