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_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六十一章 完美战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六十一章 完美战果 (第1/2页)

    巨浪第十四卷双管齐下第六十一章完美战果

    斗打响之后。安徽号就用五轮极为漂亮的齐射对手。

    如同以往一样。前轮齐射都是急促炮击。枪炮长利用了望员提供的弹着点数据计算出炮弹的撒布范围。然后再根据炮的撒布范围来确定新的瞄准点。从而尽量提高远程交战时的命中率。

    这种炮击战术是帝国海军的官兵在战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

    远程炮战与近程炮战有很大的区。比如炮手无法直接观察目标。了望员难以准确判断出弹着点等等。在战争初期。甚至没有一套有效的远程炮战战术。一切都的从头做起。都的依靠前线军官从实战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

    战争打到现在。帝国海军的远程交战战术已经变更了好几次。

    最初的一套战术就由以白佑彬为代表的。第一批枪炮长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即利用雷达提供的数据。在完全不依靠目视的情况下瞄准敌人。并且向敌人火。连校准的工作也由雷达负责。枪炮班组的成员只负责火炮的cao作。

    到现在。远程炮战的战术又生了变化。

    前五轮齐射中。命敌人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迅估算出炮弹的撒布范围。从而确出击中敌舰的概率。再由此来确定新的瞄准点。争取让炮弹集中撒布在敌舰的周围。从而保证尽能的打中敌舰。

    说简单点。这就是一种概率战。

    炮击打的就是概率。击中敌人的概率。

    当然。实战中。往往会在前五轮齐射的时候就收获战果。

    这次也不另外。在三轮齐射的时候安徽号就击中了蒙大拿号一次。打到第轮齐射的时候。又击中了蒙大拿号一次。而据蒙大拿号幸的美军官兵回忆。安徽号的第五轮齐射一共打中了蒙大拿号二次。只是有一枚穿甲弹直接打穿了舰体的边缘部位。没有在舰体内生爆炸。

    六十枚炮弹。击中对手三次。百分之五的命中率已经非常不错了。

    问题是。交战距离过远。除了那直接打穿了舰体边缘部位的穿甲弹之外。另外二枚穿甲弹都没有能够击穿蒙大拿的水平装甲。只是在战舰的上层建筑上开了二个巨大的窟窿并没有对舰体构成多大的损伤。

    在转向之前。安徽号又打中蒙大拿号三次。

    结果与前面差不多。距离实在是远了一点。穿甲弹在打穿了战舰上层建筑表面的装甲。中水平装甲后就生了爆炸。没有能够对其造成致命的打击。

    在此期间蒙大拿号的还击很猛烈效果却不明显。

    据安徽号的战斗记录。在二点五十四分的时候。有一枚穿甲弹帖着舰桥顶部飞过打断了一根通信电线。导致安徽号上的一部长波电台无法正常工作。因为安徽之前是杨定方的旗舰。所以配备了很多长途通信设备。而现在这些设备基本上没有用处了。结果这点损伤根本没有对安徽号的作战行动造成影响。

    三点过五分。安徽号率先转向。开始逼近美军主力编队。

    此时。杨定方调动的驱逐舰与巡洋舰编队已经杀了出来并且正在朝美军主力编队前后包抄。为了避免过早遭到对手驱逐舰的攻击美军主力编队没有敢于转向规避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只能继续保持在原来的航向上。

    随着距离拉近炮战打的更激烈了。

    到三点十五分的时。安徽号与蒙大拿号的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二万米之内。

    也就在这个时候。安徽号上的炮手采用了一种并不常见的战术。即继续增大主炮的仰角。才用减装药的方式缩短炮弹的射程。

    这一战术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在海战中。战舰很少采用减装药的方式来射穿甲弹。

    减少射药。也就降低了炮弹初。从而降低了炮弹的穿甲能力。另外一个结果是。在提高仰角的时候。弹的射程将降低很多。从而可以用来打击相对较近的标。而不是用来打击远处的目标。

    当时。安徽号上的十二门主炮的仰角都达到了五十五度左右

    在此情况下。如果使用三分之二装药。复合穿甲弹的射程仅有二十公里左右

    而这一战术的直接好处是:在使用复合穿甲弹的时候。仍然能够轰击敌舰的水平装甲。而不是打击敌舰的主装甲。

    如果选择低仰角。全装药的射方式。复合穿甲弹的弹道将非常低。从而直接轰击敌舰的主装甲。相对而言。主装甲厚度远在水平装甲之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