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上京夜(上) (第2/3页)
。还是快些送你回家吧。” 一行人加快脚步,武植又吩咐一声。石秀飞快的赶往驿馆,等武植等人行到韩家的小破屋子前时,石秀和双目红肿地韩明已经等候多时了。 韩明和韩金氏见面自然有一番悲喜,武植命石秀给了燕几女一些盘缠,嘱咐她们以后好生过活,若实在艰难不若回转南国。 几女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等人终于脱离了火坑,立时哭声一片,多年来练就的笑颜消失无踪,只剩满心心酸悲戚。几女抱头大哭,就连武植三人何时离去都不得而知,哭过后几女盈盈朝武植离去地方向拜倒。立誓以后要为恩公立长生祠。早晚供奉。 韩明望着满院荒芜,却是叹了口气,看了看和几女依依惜别的大嫂,心中惆怅不已,自己以后该何去何从? 武植三人赶到了兰陵郡王府时已过了午时,萧奉先亲自迎出大门,后跟着不不愿的萧芊芊和挂着温柔笑意的金芝。迎武植入厅后,萧奉先又吩咐另摆了一桌酒宴。萧奉先作陪,本来萧芊芊要回后堂。金芝却硬拉她坐于一旁。 酒席上武植和萧奉先把酒言欢,二人的“兄弟”呈直线上升状态,萧芊芊不时偷偷瞪武植一眼,桌下的手更是偷偷拉扯桌布出气,金芝却没注意她的小动作,全副心神都放在了武植上,听武植和萧奉先在那里吹牛胡侃,听得武植说到好笑处,金芝浅笑颦颦,旁边伺候的下人好生奇怪,从未见邵阳公主笑得这般开心过。 酒宴后,武植和萧奉先品茶闲聊,萧芊芊这才松了口气,拉着金芝回了内堂,边走边气呼呼道:“哼,就知道吹牛,哪有半点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 金芝笑道:“怎么?你家叔父令你失望啦?” 萧芊芊气得一跺脚:“金芝姐!” 金芝笑着拉起她地手:“好啦好啦,jiejie不说啦,说起来呀,其实你这叔父蛮不错的。” 萧芊芊听得金芝还是左一句“你叔父”右一句“你叔父”的,气得伸手去掐金芝地笑脸,金芝笑着躲避,二女嬉闹着进了内堂。 武植和萧奉先一直聊到掌灯时分,武植胡扯中间不时探萧奉先口风,例如萧奉先对耶律淳地观感,辽帝和耶律淳的关系到底有多恶化,耶律越在朝中能有多少话语权等等,萧奉先虽然狡猾,还是被武植转弯抹角探听出了一点口风。 从王进和北京留守司的报武植知道,在耶律越也就是方腊未得势前,辽帝最宠信的大臣就是萧奉先和萧得里底,萧奉先拜北院宰相,封兰陵郡王,萧得里底拜北院枢密使,统管全国兵马,萧奉先和萧得里底表面和和睦睦,还曾经合力把耶律淳赶出了上京,但二人暗地里却是时常较劲,都指望能压下对方一头,武植来上京时不知道耶律越就是方腊,当时分析萧奉先和萧得里底的格后,觉得还是萧奉先容易接近,此人对外温和,不若萧得里底是彻头彻尾的的“民族主义秀者”。 或许因为萧得里底母亲乃是汉人,不是纯正契丹贵族血统,幼年时多被人歧视,使得他心理扭曲,得势后对汉人异常仇视,常常叫嚣要把汉人统统赶到南国,若不然就杀个干净,不过如今契丹汉化严重,汉文化也占据主导,萧得里底的话语也就在那些偏激地契丹贵族中有些市场,庙堂上却无人响应。 萧奉先和萧得里底此人截然不同,萧奉先虽然靠溜须拍马的小手段爬上高位,但此人颇有些才具,对汉人也算友好,主张和大宋交好,用后世地话说就是此人比较“务实”,是以武植来时的打算就是和萧奉先打好关系,伺机说动辽帝。 不过如今得知耶律越是方腊,那中间地变动可就大了,武植必须理顺几人错综复杂的关系好从中渔利。 萧奉先自然不会把朝中局势说给武植听,不过字里行间武植还是敏锐的觉,萧奉先言语中对方腊极尽赞美,没有一丝妒意。 方腊虽然风头正劲,甚得辽帝恩宠。但辽国毕竟是部落民族展而来,各部落的契丹贵族才是辽国真正的统治阶层。尤其是辽国北方,基本实行的还是以前部落时期地法度,而萧奉先,萧得里底和耶律淳都是各自部落贵族中的饺佼者,代表了各自贵族集团地利益,而方腊就不成了,他虽得辽帝宠信,拜北院大王,官位仅次于南北院丞相。封鲁国王更是压过了萧奉先的郡王,但方腊却是无根无底,只有一些破落的契丹贵族视他为同类。比之萧奉先。萧得里底和耶律淳却是远远不如了。 是以方腊虽得宠,萧奉先几人却未把他列为对手威胁之类的人物,反之萧奉先和萧得里底都在极力拉拢方腊,试图把方腊拉拢入自己的阵营。 详武植虽然不知道,却也隐隐听出辽国话语的主导权还是在萧奉先,萧得里底等这些人手里,说话间天渐渐黑了下来。下人悄悄走进来把纱灯点起,灯火陡然一亮。武植和萧奉先这才惊醒。 萧奉先大笑道:“想不到你我兄弟这般投机,来来来。先去用些酒食再秉烛夜谈如何?” 武植笑着点头。 萧奉先和武植来到前厅,下人摆好酒菜,还未动箸,金芝又拉着萧芊芊凑了上来,萧芊芊气鼓鼓的撅着嘴,显然极不愿。 午饭刚刚用过,随意吃了几口,武植就吃不下了,笑着放下玉箸道:“望着满桌美味却难以下咽,实乃人生第一大惨事也!” 萧芊芊偷偷嘀咕一句:“原来还是馋鬼!” 武植耳朵灵敏,笑对萧芊芊道:“侄女说什么?” 萧芊芊不知为何,明明知道父王在侧,武植根本不可能为难自己,但见到他“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