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一战成名 (第2/4页)
声大笑,也向褚老大伸出手去,朗声道:“好,好,阁下不愧是大须弥金刚力的传人,果然是好汉子,在下就交了你这个朋友。” 两只手握在一起,褚老大呵呵一笑,转瞬之间,面上便露出凶悍之色,右手紧握,已经是用上了神力,他本有千钧之力,若是寻常高手,给他这样一握,只怕已经骨断筋折,不过杨宁虽然未曾见过世面,却也知道这握手礼的意思,所以早已经将内力护住手臂,褚老大只觉得被他握住的那只手仿佛变成了棉花一般,无论他如何去握,却也不能让杨宁面色稍变,不仅觉得有些失望,手一松,就想放开杨宁,好取剑交手。岂料他刚一松手,杨宁的右手却是仿佛灵蛇一般缠了上来,褚老大一愕之间,两人已经双手相接,然后从那只白皙如玉的手掌之中,一缕锋锐如刃的真气已经向掌心的劳宫xue侵入,褚老大的护身真气自动反击,顷刻之间,两人已经成了互拼内力的格局。 众人虽然是见惯了厮杀,可是一上手就以内力相拼的却是少见,内力相拼虽然不见刀光剑影,却是更加凶险,一旦分出胜负,败者纵然不死,只怕也是武功尽废,性命垂危,就是取胜的一方也必然消耗极大,武功大损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因为势均力敌以致两败俱伤的更是数不胜数,所以除非是深仇大恨,且是无可奈何,是不会有人选择这种方式决出胜负的。 那雪衣女子远远看到杨宁竟然选择了和褚老大内力相拼,不由嗤笑道:“好一个武道宗嫡传,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那粗汉一见便是二三流的身手,虽然福缘深厚,将大须弥金刚力练到了第三层,可是凭着九殿下的轻功和武功,要取胜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他却舍长取短,却要和这水寇较量内力,当真是愚不可及,他纵然武功再高明,也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年,那褚老大却是扎扎实实练了二十年内功,虽然因为这门心法并不适合进攻,但是若是全力防守却是绰绰有余,莫非堂堂的魔帝候选,就是这样的心智么?” 颜紫霜叹道:“meimei一向是聪明人,今次却是为何却被心魔蒙蔽了眼睛,九殿下若是不做这种选择才是奇怪呢。这位褚会主虽然是水寇出身,素来也以杀人越货扬名,可是性子却是执着坚忍,而且紫霜之前也曾调查过这江上出名的水寇,这人虽然凶狠残忍,但是倒是没有滥杀无辜的声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未必没有痛改前非的一日,那位神僧能够将这门大须弥金刚力传了给他,也是自有因果,若非如此,他怎能有此成就呢?只是无论如何,meimei和我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人武技粗浅,九殿下乃是名门子弟,怎会不知道这一点。可也就是这个缘故,他才不会和褚老大当真过招交手。九殿下看重的本是这人的内功心法,若是刀来剑往,或者比拼拳脚,这人必然碍于见识心智,定然无法将内力施展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来,九殿下就是可以一剑将这褚老大砍成十七八段,也不会觉得自己胜了。只有在内力上面胜了,九殿下才会心满意足,所以他才会不顾当前情势和自身的损耗和褚会主相拼内力。唉,九殿下乃是火凤郡主亲子,果然承袭了郡主孤傲高洁的性情,更何况他出身魔宗,更是受了门派的影响,性子桀骜不逊,若非如此,怎会在群敌环伺的情况下,不顾生死安危,和人拼起内力来了。” 说到此处,颜紫霜发觉明月眼中已经冰清如水,想必已经冷静下来,全然接受了杨宁出现带给他的震撼,眼波流转,轻笑道:“其实九殿下虽然比meimei小了两岁,却也算得上是meimei的良配,他虽然性子激烈些,这也难怪,当世之间若论出身,原本没人比他更加尊贵,先帝宽厚仁爱,可算明君,火凤郡主乃是燕王独女,幽冀强藩唯一的继承人,又是天下无双的名将,而武道宗虽然是魔门一系,可是和魔门其他各宗相比,虽然手段狠辣些,却是不喜欢玩弄什么阴谋诡计,倒也是堂堂正正的宗派,九殿下身为武道宗嫡传,资质根骨又是难有匹敌,承继宗主之位,登上帝尊之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meimei一向心高气傲,当世之间能够和meimei匹配的男子本就凤毛麟角,九殿下就是其中之一,若是meimei愿意承认令堂和火凤郡主昔年指腹为婚的这件婚事,紫霜就是得罪了圣上和越国公,也要将人完完整整交到meimei手上,不知道meimei意下如何?” 雪衣女子眼中露出拂然不悦之色,却是没有言语,她出身高贵,又是受尽父母宠爱,自己又是文武双全,一向是心高气傲,怎看得起杨宁这样涉世未深,只有武勇的无知少年。 颜紫霜见她眼神飘忽,知道自己的言辞已经深深刺痛了这身份贵重的天之骄女,便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这三十年来,天下豪杰并起,可是若是真的说起来,最为出类拔萃的却都是女子,若论武勇军略,火凤郡主乃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若论武功和平靖天下的功绩,宗主才是首屈一指。虽然当世还有三人武功能和宗主相提并论,可是刀王杨远不过是杨氏手上的利刃,全无自己的决断,贺楼启虽然武功最高,但是戎人屡战屡败,贺楼启身为国师,自然要失些分数,而隐帝行踪缥缈,不问世事,若是比起文治武功,这三人可是远远比不上宗主的。宗主当年促成洛阳会盟,又在天下分崩离析之际力挽狂澜,不顾毁誉,阻住幽冀南侵之乱,这两件功绩已经足以令宗主留名青史。然而若是和令堂比起来,不论是御胡戎于边关的火凤郡主,还是促成天下一统的宗主,所作所为不过是功在当代,唯有令堂,她的功绩虽然尚不为世人所知,却当真利在千秋,若是天下一统,令堂能够心愿得偿,必定可以成就千秋之功,遗惠百世之民。” 雪衣女子听到此处却是不由长叹,低声道:“家母身份贵重,本可养尊处优,相夫教子,享尽荣华富贵,可是她却为了少时发下的宏愿誓言,不惜以单薄之躯,四处奔波,栉风沐雨,终年辛苦,小妹出生之时,便是因为家母路途之中动了胎气,以至难产,最后更是令家母再难生育,纵然如此,家母也没有在家中修养,这些年来依旧是四处奔波,若非是父亲用尽心思,悉心照料,只怕家母早已病弱不支了。唉,她老人家一生最期望的就是天下一统,好让她能够完成那桩心愿。为此家母不惜辜负和郡主的结义之情,和岳宗主联手,挟持了今日的燕王世子,以致火凤郡主遗恨无穷。可惜家母虽然不计毁誉,却终究是事与愿违,如今天下虽然表面上四海一统,可是帝藩之间都是虎视眈眈,家母的心愿不过是镜花水月,难以得偿。徒令家母至今耿耿于怀,虽然世人都不知道昔年之事还有家母介入,甚至不知道家母和郡主的结义之情,但是家母却始终内疚于心,至今难以释怀。在小妹面前,家母屡次提及,当年她和郡主尚未决裂之前,郡主曾经笑语,两人若有儿女,将来必定结成鸳侣,虽然郡主已经割袍断义,姐妹绝交,但是家母却从未忘记那桩约定。若非如此,只怕小妹及笈之时,就已经许人了,若非九殿下失踪了两年,而逸王身边那个九殿下身份不能确定,只怕家母至今还不会答应父亲的要求呢。” 颜紫霜点头道:“meimei说得极是,令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