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琴棋书画 (第2/4页)
暗探探听到的多,所以含笑问道:“方才在凤台,我和子静见到了很多在赤壁见过的人,不知道金陵如今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人物么?” 雷剑云正色道:“这一次虽然不过是万宝斋举行盛会,但是因为锦绣郡主招亲之时,几乎一帝三藩都有人前来,更不用说这里本是越国公的地盘了。现在镇守金陵的越国公世子唐伯山,此人相貌气度都不如其弟唐仲海,但是心机阴沉,手段高明,颇有乃父之风,所以坐稳了世子之位,不可动摇。其次就是海陵郡主仪宾东阳侯,春水堂堂主师冥,越国公次子唐仲海,也就是今次的请婚使,当然还有越国公的亲弟唐康时在后面坐镇。越国公府中更是高手如云,在凤台露面的不过是奉越国公为主的二流江湖人物,真正的高手是不会在这种场合露面的,所以两位不要因此看轻了越国公的实力。这一次他们不和两位为难,多半是因为集珍大会正在举行,不愿出尔反尔,违背了唐伯山对外的承诺,其次也是担心两位痛下杀手,损及越国公府在金陵的统治根基,但是却绝不是怕了两位。 至于别处来金陵的势力,首先说我们这边,王上这次虽然派在下前来选购奇珍外,却令荆南将军段越为正使,前来和越国公世子唐伯山商议两家在江水上的一些纷争,段越是子静公子见过的,应该知道他的能力,虽然他武功不如公子,但是如果真的存心为难,越国公府就可利用这个借口堂而皇之的对付两位,所以子静公子一定要小心,不要和他起了冲突。 其次信都也有使者前来,此人可不寻常,竟是燕王世子罗承玉的西席先生,名叫吴澄,虽然双目不能视物,但是据说此人才华过人,甚得罗承玉信重。而且此人据说是信都郡主府中凤台阁的阁主,凤台阁是罗承玉掌握权力的机构,身为阁主的吴澄想必定是腹有山川之险,胸有城府之深的人物。只凭他随行带着的燕山卫高手,就知道恐怕罗承玉没有正式继承王位之前,身份贵重之处还未必及得上此人呢。他身边的护卫我知道身份姓名的只有几个,其中一人是多年前纵横北疆的独行盗笑面阎罗邱生,此人手中双钩,曾经杀过无数高手,后来被火凤郡主设计诱捕,却没有处以死刑,反而留在身边做了侍卫,还有两人是当日曾经跟着罗承玉到过七星坞的,一个使用血红短弓,一个使用折扇,其他的人姓名暂时难以查出来,但想必也是身份相当之人。其中还有一人名叫战恽,就是这次准备去提亲的人选,此人是幽冀左将军方桓的义子,未来燕王妃的兄长,今年二十三岁,却已经是幽冀右卫殿中将军,官居二品。幽冀军制本来是郡主亲自制定,设龙骧府统管军事,其下设左右将军统管十军。除此之外抽调精锐组建护佑燕王的亲卫军,左右两卫各设殿中将军,所以这战恽的身份权势可算重中之重,再加上他相貌俊伟,文武双全,也算得上郡主招亲的有力竞争人选。 还有洛阳也有使者前来,想必青萍小姐也听说过豫王杨钧,他是当今皇上的亲弟,又是素有贤孝之名的亲王重臣,一向深得群臣拥护,不论身份地位都是显赫无比,此次到金陵来听说几乎万人空巷,许多未出嫁的女儿家都拦路去看这位貌如潘安宋玉的豫王殿下呢。” 说到此处,雷剑云语气中带了几分妒意,显然那位豫王殿下对他的压力不小,即使没有抱着求婚成功的打算,但是男子之间的竞争本来就不比女子稍弱。雷剑云这里侃侃而谈,却没有留意到杨宁眼中掠过的一抹古怪神色。青萍虽然无意中注意到了,但是却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打趣道:“想不到有资格去求婚的四家先在金陵就碰面了,说不定集珍大会上就要斗个你死我活呢。对了你说一帝三藩都有人来,那么汉藩也有人来么?你们来是为了求购聘礼,汉王的人到金陵来难道是要准备嫁妆么?” 雷剑云闻言不禁大笑起来,道:“说不定正是如此呢,不过想必那锦绣郡主的十里红妆早就预备妥当了。只是汉王一向精兵简政,蜀中又是富庶之地,汉王只怕是天下最富贵的人之一,怎会不派人参与集珍大会呢?这一次汉王派来的使者李溯,据说是汉王自幼一起长大的亲信侍从,想必能够秉承汉王的心意,在这集珍会上展现财势吧。” 青萍仔细将这些人盘算了一遍,道:“这一次我要出售的都是真正的奇珍,必然有几件能够入了他们的眼,你我合作之下,应该可以让师冥大吐血,但是也不能便宜了豫王杨钧和凤台阁主吴澄,我们方才不过是商量着如何联手算计师冥,有没有法子让他们两个人也入彀呢?” 雷剑云皱眉道:“这可难了,除了那幅《簪花美人图》之外,其他的东西虽然珍贵,却也不是他们誓在必得之物,毕竟除了越国公和汉王之外,也没有人有不顾一切购买这些珍宝的勇气,要知道洛阳和信都都在厉兵秣马,恐怕都缺钱的很,不会花上几十万两银子去买一些不能用的破铜烂铁的。” 青萍听到雷剑云直指自己所提供的珍藏是破铜烂铁,虽然古董是多了一些,但是仍然忍不住一皱眉,杨宁却已经抢过话头道:“那本梵文金刚经若是拿出去拍卖,豫王杨钧一定会费尽心思买下来的。” 雷剑云闻言一怔,不知道杨宁为何会有这样的看法,一本经书,又不是武功秘籍,也不是什么藏宝图,为什么豫王会重金收购呢?只是他刚想要追问,却见杨宁眉宇间隐隐浮现出古怪意味,心中一凛,知道这多半是杨宁心中之谜,只得按耐疑虑,却仍忍不住偷眼望了青萍一眼,希望她出言询问。 杨宁虽然留意到了两人神色,却是别过头去,完全没有回答的意思。他之所以知道杨钧会看重金刚经,自然是因为他的身世,虽然少年时长年避居栖凤宫不见外客,但是有一人即使是火凤郡主也不能坚持拒之门外的,那就是刀王杨远。杨远身为四大宗师之一,又是皇室亲王,曾经与隐帝以比武较技为名进出栖凤宫数次,而最后的一次,杨宁也得到允许观战。虽然和刀王只是一面之缘,但是杨远何等人物,在杨宁心中早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杨远那一身灰色的僧衣云鞋,手中的经卷和佛珠,在未曾出刀之前,只像是一个居士,但是神刀一出,便已经威凌天下,令人浑然忘却他眉宇间的疲惫之色,已经手腕上始终不曾摘落的檀珠。杨宁记得后来师尊曾对自己说过,刀王这一生陷于权势之争,却非是本心,不过是为亲情血缘所羁绊罢了,虽然这破绽不是寻常人物可以利用的,但是自己日后若与刀王对敌,应记得刀王心中仍有破绽可乘。这原本是西门烈指点他对敌的话语,杨宁自然谨记在心,更牢记住刀王几乎手不释卷的经文正是金刚经。虽然不知道三哥豫王在宗族中的地位如何,但是杨宁心中明白,除了自己之外,凡是杨氏的子弟想要争权夺利,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讨好杨远,杨钧当年既然有胆量偷入栖凤宫,今日怎会没有讨好刀王的勇气,所以杨钧会买下梵文的金刚经的判断也不仅仅是子静的凭空臆想了。只是这样的猜测,却是基于杨宁通过对这两个血亲的仅有认知所得来的,其中悲怆血泪汇集,所以杨宁却是绝对不肯说明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