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血浓于水 (第2/5页)
兄的提议,就请满饮此杯。” 杨宁冷眼瞧着黄衣青年喝下了杯中佳酿,眼中寒光愈发凌厉,淡淡道:“三哥或者还没有说全,若是我接受了三哥的劝告,最好还要听三哥的话,劝外祖和义兄放弃报复,若是义兄不肯,不妨在三哥支持下打回范阳去,是不是呢?” 黄衣青年微微一笑,道:“故所愿也,不敢请尔,不过这一点自然可以从长计议,有些顽疾与其隐忍,不如铲除为妙,燕王世子罗承玉凭着和大皇贵妃的旧日恩义,不仅夺走了九弟的地位荣耀,而且野心勃勃,谋求大位,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九弟纵然不喜为兄,也该知道血浓于水的道理,一旦罗承玉得偿宿愿,不说我杨家烟消云散,宗庙不保,就是九弟的母亲、外祖也未必有什么好下场。无论如何,罗承玉都是姓罗的,他要供奉的是生身父母和罗氏的祖宗,不是没有血缘的许家和令堂,九弟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杨宁默然不语,黄衣青年的言辞颇为浅显,他能够听得一清二楚,而且每一句话都是道理十足,亲疏之别,血浓于水,这些道理他虽然从前懵懵懂懂,但是见到这黄衣青年之前就已经感觉到了,虽然想到此人只觉漠然,并无情义,可是不知怎么,依旧是因为那一句其实算不上威胁劝诱的隐语前来赴约了,只是因为那句话是昔年第一次见到三哥的时候他吟咏给自己听的,如此而已。只是这并不能说服他同流合污。心思数转,杨宁冷冷摇头道:“你们争夺霸业的事情我不管,我的声名也不用你们担心,只要别对人说起许子静就是杨宁就行了,反正除了你之外,别人也未必还记得我这个人。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要走了。” 话音刚落,杨宁突然觉得一阵疲惫的感觉从心底涌起的,竟然生出了昏昏欲睡的感觉,他心中一惊,双手支在梨花长案上,就欲起身,但是略一动作,就觉得双膝发软,不禁冷冷道:“三哥,你竟然对我下毒,这莫非就是你所谓的血浓于水么?” 黄衣青年含笑道:“九弟过虑了,你我乃是骨rou至亲,我怎会对你下毒,不过是在檀香里面放了一些安神静心的香料,我平日公务繁忙,因为每每难以安眠,所以所到之处必定点燃这种香料,用来安神养性,我身边的人也都习惯了,竟然忘记了今日有贵客到此。可能是这种香料对于武功精深之人的作用明显一些,所以九弟才会有这样的错觉,如果九弟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只需喝杯酒,就可以抵消这长眠香的效用了,就算不想喝酒,只要过上一柱香的时间,也会恢复正常,而且今夜还可得到一个酣畅的睡眠呢。九弟若是有兴趣,不妨试试这种长眠香,翌日醒来定是精神抖擞,更胜平常。”说罢又举杯喝了一杯酒。 杨宁心知自己可以算得上百毒不侵,纵然有些厉害的毒药不能完全避过,凭着他精湛的内功,也能运功逼出毒去,此刻运气调息却是毫无作用,唯一的可能就是这香果然并非毒药,多半只是令气血舒缓的药物,最多的作用不过是让人好好睡上一觉,想到此处才能确定黄衣青年并没有恶意,心中一宽之下,便端起酒杯喝下了杯中琼浆。毕竟以他的性子,是不喜欢五感受到干扰的,事实上,他永远也不能理解凭借外物影响情绪心神的作法。 黄衣青年眼底深处闪过惋惜之色,他刻意布局,更是一改平日滴酒不沾的习惯连喝了两杯酒,就是要让杨宁毫无顾忌地喝下杯中琼浆,香中的确无毒,但是酒中却有一种特制的剧毒“缠mian”,却也没有别的作用,只会将人的一身真气全部毁去而已,而且只要沾上一滴,就绝对不可能逼出毒去,纵有绝世武功暂时压制毒性,也终将受害。而那香料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让人五感麻痹,才会令杨宁这样的高手忽视毒发初期的异状。这种剧毒珍贵非常,一滴就价值千两黄金,皇室多年也不过炼制出了三份“缠mian”。他对杨宁并无恶意,这种剧毒虽然可怕,但是却不会伤害身体的元气,只需过上几年,若有恒心毅力,毒素除尽之外还可以重新练武,他只是希望将这个弟弟控制在自己掌中,若是杨宁肯屈服,日后他必定将富贵荣华不吝赐予,只是此刻却要苦了这少年呢,他苦练得来的一身修为眼看就要失去了。想到此处,纵然是他心性如铁,也觉意兴阑珊。 可是出乎黄衣青年的意料,喝下杯中酒之后,过了毒性发作的期限之后,杨宁并未惊慌失措,只是一皱眉,继而抬起头冷冷道:“原来如此,三哥是想要我自动喝下毒酒,其实三哥何必如此费心,只要不告诉我酒中有毒,只怕我多半就会喝下的。” 黄衣青年略一皱眉,对杨宁的沉稳有些奇怪,口中却从容道:“九弟还请原谅为兄的不得已,为兄虽然有意用‘缠mian’毁去九弟的真气,但是绝无伤害之心,只是想九弟做一个快乐无忧的安乐王,不想九弟在江湖上受苦而已,九弟若是不肯谅解,等到天下平定之日,为兄也愿自废武功,好让九弟消了这口恶气,不知九弟意下如何?” 良久,杨宁黯然道:“三哥,以前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还记得是重阳佳期,你对我说,兄弟们一起去登山赏菊,可是却独缺我一人,所以心中不安,才特意来见我,不仅带来了重阳糕和新采的茱萸,还教了我一首诗,所以我见到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就知道三哥的心意,即使后来娘亲重重惩罚我,虽然知道三哥并非真心待我,我也不曾后悔过,因为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兄弟手足。可是后来,我又知道原来骨rou手足,也未必能够真情相对,所以大哥二哥手足相残,所以三哥对我下毒,三哥,你是文武双全的杨家麒麟儿,想必是知道七步成诗的典故的,那是前些日子我刚刚听说过的故事,可是里面的诗文我不记得了,还请三哥教我。” 杨钧目光低垂,吟哦道:“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1),陈思王七步成诗,乃成千古绝唱,道尽兄弟反目的悲苦,只是生在帝王家,这本就是不得已的事情。何况九弟心中只有娘亲,别说兄弟手足,就连父皇也未必放在心上,更别说这大陈江山,宗庙社稷,杨钧今日做出这样亲痛仇快的事情,实在是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实在不愿见生灵涂炭,血火交织的惨剧在中原大地上重现,如果九弟恨我,也不必隐忍,只要能够完成一统天下的心愿,为兄就是断情绝义,又有什么不舍。” 杨宁闻言突然仰首发出冷冽的笑声,笑声就如钢针一般,刺痛了杨钧的心房,更令他震惊的是,杨宁中气充足,完全没有散功的征兆,杨钧心中警兆顿起,翻身一滚,转身鱼跃而起,向殿门扑去,毫不犹豫的高声喝道:“来人。”话音未落,只觉得一股压力当面扑来,顿时周身气血翻涌,胸口抑郁非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