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痴情不悔(上) (第3/4页)
什么特殊用处么?” 俞秀夫淡淡道:“也没有什么,俞某有心令能工巧匠编织一件珍珠衫,全部都用南海檀珠,若是女子夏日穿着,不仅可以养颜祛暑,还可宁神清心,驱邪避凶。”说到此处,俞秀夫眼神已经有些迷离。 万旒闻言只觉兴奋不已,若是真正造出这样一件珍珠衫,若是拿出来拍卖,只怕能卖出一百万两的天价,不过这世上也只有南闽俞家,才有可能做到吧,毕竟南海檀珠非是寻常明珠,除了俞家之外,就是十年八年,也未必有人能够积攒这么多大小适中的檀珠,怎生将这件珍珠衫拿到万宝斋拍卖呢,万旒心中开始打起了算盘,一双眼睛异彩迸现,只怕此刻让他从中转寰,帮着俞秀夫追求青萍,他也当仁不让了。不过幸好他还有几分理智,堆笑道:“原来如此,我们万宝斋还留有一批檀珠,如果俞公子中意,在下可以暂时借给公子。”俞秀夫眼睛一亮,他正觉得手中的檀珠不足,听到此处只觉心花怒放,也顾不得矜持,拉着万旒就要取货。万旒连忙引路离开,一边走还一边嘀咕道:“我手上还有半斤乌金丝和二两天蚕丝,用来当作编制珍珠衫的丝线最好不过,若是不想耽搁时间,金陵的能工巧匠万某都可以请来,只需三四天就可以制成珍珠衫,说不定还能赶得上集珍会的最后一天呢。” 杨宁和青萍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别说青萍,就连杨宁也忽视了周边的环境,更不知道有人在不远处流露出妒意痴情,直到耳边传来伊不平的轻咳声,这才清醒过来,青萍脸一红,心中既然已经有了私念,也就不像从前那般问心无愧了,连忙推开杨宁,转过身去嗔道:“伊叔叔怎么总是这般不正经,总在旁边偷看。” 伊不平苦笑道:“二小姐,这不是马上就要上阵了么,还没有听过你的意思,为叔也不敢擅自决定啊,万总管建议我们今天出售那尊玉佛,不知道二小姐意下如何?” 青萍又是一阵心虚,昨天的事情她还没有和伊不平通过气呢,略一沉吟,笑道:“好吧,不过要加上那本金刚经才行,子静,你说今天我们可会大发利市么?” 杨宁想了一想,冷冷道:“将佛像和金刚经一起出售,会有人买的。”他已经拿定主意,昨天杨钧差点害死他,那么只要自己暗示一下,想必杨钧就是苦着脸,也会把墨玉佛像和金刚经买下吧,这样一来,至少可以勒索他三十万两,想必青萍会满意的。 青萍眼珠转了转,心知杨宁这样说定有把握,想到杨宁昨天多半是在豫王手中吃了亏,定要出气才行,立刻打定主意让雷剑云推波助澜,说不定幽冀也可以利用一下。 伊不平自然不知道两人的心意,但是只见青萍胸有成竹的膜样,就下定了决心这样办理,反正最多就是底价售出,难道没有人中意那尊价值连城的福像么?要知道这天下,信佛至诚的豪门世家,可是数不胜数啊。 商议妥当,伊不平匆匆离去,杨宁和青萍两人又流连了片刻,才携手回房,直到午时将尽,才在万宝斋的侍女引领下走去沧海厅。当两人身形出现在厅门的时候,原本嘈杂的大厅顿时鸦雀无声。无数道目光落在杨宁身上。昨日杨宁入城的时候,知道乌江柳林的传闻的还只有部分消息灵通的门派和家族,可是从昨天晚上开始,这件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金陵,这其中自然是有任推波助澜,但是效果却是十分明显,如今这沧海厅之内,纵然是最孤陋寡闻的客人,也已听过了经过无数渲染的血腥版本,所以这些目光除了少数好奇之外,竟然多半是惊恐畏惧,还有些许厌恶退缩。只是杨宁本就桀骜不驯,哪里会在意别人的目光,青萍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再加上她容颜秀美,气质清丽,比起昨日又添了几分纤弱憔悴,别人见了她多半都在怀疑传言是否属实,或者只是受了蒙骗胁迫,所以投向她的目光多半存有善意,所以这一对少男少女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入,却无人敢仗义执言,当众叱责这对“双手血腥的杀星”。 青萍一走进沧海厅就发觉今天的格局和昨夜相比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厅内所有的圆桌铺了两色的锦缎,大部分仍然是红色,还有几张圆桌上面铺着明黄色的锦缎,分为红席和黄席,虽然大陈朝没有明确的限制服色佩饰,但是约定俗成,只有极其尊贵的身份才可以使用明黄色。所以当青萍看到黄席上那几张熟悉的面孔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十分奇怪,而且她发觉这些黄席的位置安排得十分巧妙,虽然混杂在其他的红席当中,却又和周围的席位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可以确保了这些贵客与他人隔绝的心理需要,又不会令其他客人觉得自己受到轻视。 两人在万宝斋总管万旒的亲自引领下走到其中一张黄席旁边,青萍含笑四顾,发觉以两人的位置为中心,其余五张黄席隐隐形成梅花状,将这里包围起来,而且自己和其他几张黄色的桌子中间,竟然没有任何直接阻绝视力的障碍,青萍略通奇门阵法,心中略一计算,竟然发觉即使那五张桌子之间,也是如此,不由心中一动,能够完成这样微妙而隐晦的布置,令沧海厅中不可控制的人物彼此牵制约束,这万宝斋果然名不虚传,想到自己昨夜多有轻慢,倒是有些不安起来。 杨宁虽然对奇门阵法并不精通,但是却对身边的威胁最是敏感,自然发觉一旦变起,这个位置将是四周众人围攻的所在,心中立时生出戒备之念,不禁将具有威胁的位置扫视了一遍。最先撞上的就是吴澄黯淡的眸子,虽然目不能视,可是几乎在杨宁瞧过去的瞬间,吴澄就已经还以微笑,杨宁几乎下意识地想要避开那温暖如春的笑容,不知怎么,他和吴澄接触的时间越长,心中对幽冀的排拒和恨意就淡上少许,在他来说,这种温情的力量比仇恨更加令他不安,所以他极力将目光移开,却又落在了坐在吴澄左侧的那个俊秀青年身上。 一瞥之下杨宁不禁心中一动,乍看上去,这个青年相貌俊秀英武,五官轮廓鲜明,一双眼睛深邃如海,身穿一袭半旧不新的灰袍,却是浆洗得干净笔挺,周身上下就是一根头发都梳理得一丝不苟。若仅只如此,杨宁或者会将这个青年当成寻常书生幕僚之类的人物,可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