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_第十一卷 第一章 美人倾城(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卷 第一章 美人倾城(一) (第2/5页)

战将军已经答应,如果明日出售的可以到手的话,将不会执着于这幅画,豫王殿下那边,对最后一日出售的焦尾琴更感兴趣,如果两位到时候不参与竞价的话,也承诺不会留难,除此之外,若还有人和两位相争,想必凭着财势,二公子和侯爷也可以应付得了吧。”

    师冥听了只觉将信将疑,想不到万宝斋竟有如此手段,不过仔细想想,其实这些事情只要肯开口,帝藩之间多半都会卖个面子,想必没有人愿意像昨天那般自相残杀吧,如果各取所需,倒不失为皆大欢喜,万宝斋其实不过是从中转圜罢了,却可以博得各方的感激,更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不过万宝斋能够说服杨宁和青萍两人,却令师冥有些庆幸,虽然那两人未必有足够的金银,但是有他们从中兴风作浪,却可以挑起昨日那样的混战。至于汉王和滇王那边,应该不会有足够的实力胆量和唐家相争。盘算了一番,师冥缓缓点头道:“不错的主意,我们可以放弃,焦尾琴的话,如果豫王有本事到手,我们不去争夺,如果豫王不能到手,就别怪我们插手了。”

    萧旒微微一笑,道:“这一点两位放心,焦尾琴的事情在下也已经安排妥当,金陵城内,能够出得起千里黄金的,未必有出众的琴艺,能够有绝佳琴艺的,又出不起这笔黄金,除非有意外发生,否则豫王殿下定可如愿以偿。”

    师冥心里有数,只要没有人买通琴师出面购琴,自然就是万无一失,毕竟豫王杨钧精通琴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除了三藩和越国公府之外,在众目睽睽之下,又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作出这样李代桃僵的事情呢?

    虽然有些惋惜,不能得到焦尾琴,那实在是师冥心目中最合适的聘礼,可是对的渴求还是让师冥放弃了原先的计划,苦笑摇头道:“既然万总管这样有把握,那么本侯就答应了,这焦尾琴的事,我们越国公府的人,都不会插手。却不知道这焦尾琴是何人出售的,拥有这样的名琴,却为了千两黄金出售,当真是得不偿失啊。”

    萧旒神秘的一笑,低声道:“这件事情万某不愿对人言讲,不过二公子和师侯爷当然不在其内,其实出售这焦尾琴的人两位想必听过,就是沉香阁的素娥小姐,据在下所知,其实素娥小姐醉翁之意不在酒,售琴不过是为了求得一个高山流水的知音罢了,否则千两黄金在她来说不过是一曲缠头,何必要千里迢迢地到江南来卖琴呢。集珍大会的最后一日,素娥小姐就要在敝斋的雅兰轩与求购焦尾琴之人斗琴,若非另有意图,哪会这么麻烦。”

    唐仲海不由扼腕道:“原来如此,唐某也听说过斗琴之事,想不到竟然会是素娥小姐亲临,唉,早知如此,唐某定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原本就听说素娥小姐到了金陵,只是至今不见佳人芳踪,想不到竟会在万宝斋相见,可惜啊可惜,失去了一近芳泽的良机。”

    师冥却笑道:“二弟可别多事,那位素娥小姐据说从不露面,只以琴音待客,这等女子岂是寻常人可以亲近的,我现在倒希望她对豫王殿下一见钟情,说不定二弟还少了一个强劲对手呢。”

    听到这番话,萧旒和唐仲海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只是唐仲海目中带着惋惜,萧旒目中却是疑窦渐起。

    送走了唐仲海和师冥,萧旒到沧海厅转了一圈,除非像昨天那样有价值连城的珍品出售,其实他这个总管事并不需要待在沧海厅,看一切都还顺利,除了那个汉王府中那个兴高采烈的小女孩之外,其他各大势力做主的人都已经离开了,只留下了几个属下撑场面,不过这样一来,其他富商倒是没有了顾忌,许多今天出售的珍宝古董,都卖出了更高的价钱。

    满意的点点头,萧旒这才转身离去,刚离开沧海厅便瞧见安道淳匆忙赶来的身影,停住脚步稍待片刻,安道淳几步赶到他身边,低声禀报道:“总管,已经将书信送到豫王殿下手上了,果然和总管预料的一样,豫王殿下对焦尾琴更为留意,知道了那幅之后并没有明显的反应。”

    萧旒晒然道:“虽然珍贵无比,但是也只有唐仲海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才会看重,豫王殿下也算是难得的人物,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和唐家翻脸,更何况夺得焦尾琴也更符合豫王殿下的期望,昔日司马相如一曲成就千古佳话,以古琴为聘,岂不是合情合理,至于那幅么,如果送给汉王或者还差不多,要是锦绣郡主看到这些多半比自己还要美丽的女子画像,不知道是否会一怒之下烧毁这幅难得的珍品呢?不过唐仲海想不到也就罢了,怎么师冥也这样目光短浅,枉费他还是光明宗的宗子,如果只有这点出息,也难怪光明宗这些年来总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毫无成就可言。只凭这一点,我们选择子静公子也是值得的了,至少子静公子可没有被画上的美人迷惑。”

    安道淳原本肃然聆听,听到这里却忍不住笑道:“子静公子未必不爱美色,只不过珠玉在前,有了青萍小姐这样的心上人,只怕别的女子纵然倾国倾城,他也不会放在心上呢。”

    萧旒虽然心中也有同样的想法,却含笑道:“别胡说了,青萍小姐若是听见,只怕要给你一些颜色看呢。”虽然在和安道淳说笑,其实萧旒心思早已经不知飞到了杨宁和青萍居住的客院,不知道那边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自己的大话可是已经说出去了,如果那边弄不妥可就麻烦了。

    客院之内,依旧是太湖石的假山之上,依旧是那一座小小的凉亭,假山青石上仍有残雪痕迹,不过凉亭外面却已经笼罩上了层层锦障,挡住了秋风寒霜,原本裸露在寒风里面的木制地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毛毡,压住了三面似要飞扬的锦障,使得一丝寒风也透不进来,就是对着蜿蜒石阶的那一面,虽然没有帘幕,却也垂着帘幕,令人看不见亭子里面的景象。

    亭子外面虽然是寒风瑟瑟,亭子里面却是温暖如春,在亭子中央摆着一张低矮的枣木方桌,桌子旁边放着温酒的红泥小炉,炉上坐着敞口的铜制方爵,爵内用水温着一个白瓷酒瓶,软木的塞子隔绝不住清冽的酒香,随着水温的增高,更有一缕清甜微酸的梅子香气伴随着酒气挥发开来,令人闻到就觉得心旷神怡。

    青萍见火候已经足够,挽起袖子,露出一双如雪的皓腕,用湿布垫手提起酒壶,将壶中的酒液倒入两个白瓷酒盏里面,黄里透红的琼浆宛若琥珀一般,更透着淡淡幽香,闻起来已经令人心醉,青萍亲自将酒盏双手奉上道:“吴先生,花雕已经温好了,请先生品尝。”

    吴澄微微一笑,黯淡的眸子似乎闪过欣悦的光彩,也不需试探,伸手接过酒盏,嗅了嗅甜中带酸的酒香,笑道:“青萍小姐亲自温的花雕,这世上有几人能够尝到,吴某愧领了。”说罢轻轻啜了一口温热的花雕,略显苍白的容颜掠过一抹满足的神色。

    青萍心中一动,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昔日自己姐妹陪伴师尊清绝先生品酒的往事,吴澄喝酒的姿势神情,竟然和杜清绝极为相似,若非知道吴澄的确是个瞎子,而且两人容貌并不相同,只怕青萍都要生出疑心了。心中暗自嘲笑了自己一番,青萍将另外一杯酒递给杨宁,四目相对,杨宁眼中掠过一缕柔情,青萍不由垂下螓首,不知怎么,从昨日重逢之后,每当撞见杨宁的目光,她都觉得一阵心慌意乱。避开杨宁的目光,青萍转头看向吴澄,嫣然道:“吴先生,前日若非您援手相救,只怕子静纵然可以保住性命,也会功力受损,小女子感激不尽,大恩难以相谢,却因为先生位高权重,无以为报,思来想去,惟有以弟子礼侍奉先生,聊以报答先生的恩德于万一。”

    吴澄闻言呵呵笑道:“青萍小姐言重了,你我双方渊源非浅,吴某与清绝先生昔日本是好友,子静公子与西门统领更有同门之谊,而且世子殿下和子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