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之大土匪_第211章 琉球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琉球府 (第2/2页)

部传来了好消息,国库新增一千二百万两,主要是这一次江涛除了购买三千匹西方战马,别的什么都没购买,所以大赚一笔。

    江涛大喜,这一次总算又有钱开战了。

    又过十日,琉球王尚贞颤抖着走进了华兴王府议事堂。

    只见他不过二十多岁,并没有穿王袍,反而穿着寻常百姓的衣服,背上背着荆条,猛地跪在地上道:“满清无道,尚贞仰仗其复国真是罪该万死,敝国上自国主,下至人民,生生世世,感戴大明皇恩,此时特来负荆请罪,年年纳贡不止。”

    “呵呵,快快请起,来人啊,赐座。”江涛淡笑一声,思虑一番,试探着道:“大明复国,绝没有难为琉球王的意思,不过本王想在那霸、名濑等地修建军事基地和军港,并派兵驻守,以求对抗日本,不知琉球王可同意否?”

    尚贞闻言目瞪口呆,他本来就抱着必死的态度来拜见华兴王,连后事都准备妥当了,此时此刻,如闻之音,琉球只是小国,民不过数十万,兵不过万,屡屡受日本倭寇海盗的袭扰。

    琉球国民对日本憎恨无比,只要大明帝国攻打日本,尚贞举双手赞成,连忙答道:“王爷威武,敝国绝无二话,王爷但有吩咐,尚贞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这一次轮到江涛呆了,没想到对方这么爽快就答应下来。

    其实他不知道,从明洪武五年(1372)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行中国正朔。(直至清光绪五年(1879),日本强行“废琉置县”为止)琉球王国的官方文书、外交条约、正史等,都是用汉文写的。连它的国都首里城的宫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充分表示其归慕中国之意。琉球人也与日本人做生意,但每逢中国册封使到琉,必禁用假名、和歌、宽永通宝(日币),改穿唐服。

    琉球还配合中国抗倭,《明史》就有记载,如嘉靖三十六年(1557),“先是,倭寇自浙江败还,抵琉球境。世子尚元遣兵邀击,大歼之,获中国被掠者六人,至是送还。”

    “很好!”江涛大喜,不过尚贞如此配合,他的策略反而施展不开,他本想彻底占据琉球,如此小国很容易就能吞下,琉球有三分之一的百姓都是华人,对方的官方语言是汉语,很容易就能把琉球纳入帝国的怀抱。

    而且听刘国轩说,甘蔗和菠萝是琉球的两大特产,还产甘薯。猪、牛亦多。近海渔业发达,百姓富庶程度远胜北方诸省,直接纳入帝国的怀抱,不会拖累帝国,今后也不会牵扯出地界纠纷。

    江涛顿时阴晴不定起来,直接说出来反而不美,一时冷场了,尚贞也止住了笑脸,手足无措的站了起来,他可是听说华兴王杀人如麻,脾气很不好,难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程章此时作陪,见此暗笑不已,咳嗽了一声道:“王爷,琉球王初来乍到,不如让其四处游玩一阵再说。”

    “嗯,也好!”江涛朝程章使了使眼色,直接离开了议事堂。

    三日后,内阁公布一件大事:“琉球王国并入大明,改为琉球府,归福建省,原琉球国王尚贞忠勇为国,封为琉球王,可世袭,俸禄为琉球府税收的十分之一,其国民与帝国国民待遇相同。”

    江涛去除了心病,而尚贞也兴高采烈的回到了首里城,华兴王这一次赏他金万两,宝石十颗,丝绸等物无数。

    其实他知道,若不主动交出琉球国,他会死的很惨,而且倭寇屡屡犯边,他实在担惊受怕够了,还不如交给宗主国,活个逍遥自在。

    ……….

    消息传回琉球,众人反应不一,有喜有忧。

    不过听说除了大宗商业税,其余的各项杂税免征三年,百姓们哪还有异议。

    各大臣试用三年,政绩不佳者一律罢免,这一下大臣们也不敢多说了,毕竟琉球王都同意了,而且大明帝国的军队已经上岸,并接收了各岛的军队。

    此时说三道四,不是找事吗?

    .............

    PS:求推荐票和收藏,第二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