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 华兴大帝 (第1/2页)
江涛却不知道,由于他的插手,让荷兰和大明帝国实行垄断贸易,让荷兰本来就很强大的海军变得更加强大。 皆是因为荷兰因为垄断贸易赚发了,为了应付日益强大的英法等国海军的威胁,他们不得已加大了战列舰的规模。 而英法等国更是眼红不已,欲抢夺这一巨大的利益,也纷纷大力造舰,竟引发了欧洲一系列的军事竞赛。 可是马六甲海峡被荷兰的远东舰队长期封锁,从水路他们根本过不来,对于此,他们只好联合组建了一个三百人的使节团,从暹罗进入老挝,再进入广西,跋涉数千里,耗时数个月才到达江宁。 而此时已是1676年十月,如今天下太平,除了西藏、东北和蒙古,江涛收回了所有的国土,众望所归,在民间的威望和影响力更加巨大。 而且又传来大明皇帝病逝,且没有子嗣留下,各地兵将开始频繁的调动,各地的警察部队也开始加大巡查次数,这一下全国不知情的百姓都惊慌起来,毕竟这太平而富足的日子来之不易,若是发生****,说不定自己的田地又被抢走,还有可能性命不保。 现在整个帝国兴建了不少工厂,其中有一大半是纺织厂、面粉厂、鞋厂、家具厂、农具厂等轻工业,而且以前的小作坊统统扩大了规模,其中大多是以前的地主老财投资兴建的,若是帝国乱起来,他们的投资就有可能打了水漂,战乱起来,谁也无法保证自家的财产不被抢掠,所以他们也不想帝国乱起来,也开始希望华兴王登基。 毕竟如今华兴王的实力和权力等同于皇帝,虽然地主们的田地被百姓分了大部分,他们心中颇有微词,可是如今帝国境内没有了苛捐杂税,也没有了乱七八糟的关卡收过境费,商业税也不高,有识之士都通过新建工厂赚了不少钱,而且江涛没有把事情做绝,让他们保留了一部分田地。 主要原因还是百姓手中有了余钱,刺激了国内的消费能力,使之工厂生产的物品迅速卖了出去。 各地官员趁机大肆宣扬江涛的功劳,各地的百姓这才恍然大悟,纷纷上万民伞,甚至有的百姓直接到江宁请愿。 各地官员和将军也纷纷奏请让江涛黄袍加身。 事情闹到江涛哪里,他只能暗笑,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虽然没有明说,各地却配合的很默契。 之所以不直接称帝,江涛也是想看看民间的反应,万一他突然称帝,各地百姓纷纷反对,那可就闹笑话了。 这一日,当江涛正在和内阁大臣商讨登基之事,不想王府外一下子传来铺天盖地的呼喊声:“国之无主,诸官将亦无主,为天下计,敬请华兴王荣登大宝。” 而且一浪比一浪高,声音惊天动地。 不一会,华兴王府的王府侍卫就来禀报:“王爷,府外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是否派兵驱散。” “你是傻子不成,万万不可!”江涛暗自叫苦,横了程章一眼,这也太胡闹了。 程章嘿嘿笑一声,转瞬正色道:“王爷,微臣已令钦天监推演,明日十月初十,就是良辰吉日,正可黄袍加身。” “也罢,还不去让百姓退下,本王就不去了。” 而此时王府的宫女早就备好了皇袍,江涛自从起兵以来,除了睡觉时间,大多外披重甲,内穿金丝甲,此时一下子换上黄袍,脱掉沉重的盔甲,还真的有些不习惯。 “万岁,万岁,万岁……” 众大臣和侍卫忙跪倒,一齐山呼起来,连黄宗羲等人也没有例外。 江涛真是无可奈何,他早就废除了跪拜礼,可直到如今,还是不能完全杜绝,忙中气十足的道:“皇帝可以当,但是要按照朕的当法,以后不管是何人,再跪来跪去,一律处罚一个月的俸禄,都平身。” 众人大讶,本来以为江涛当皇帝了,以前一些不合礼仪的规矩都要改过来,不想竟然丝毫不变,个个在心中佩服,其实他们又何尝愿意跪。 过了好久,整个江宁城才恢复了秩序,而英法的使节团刚好看到这一段,一个个心惊莫名,大明帝国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如此帝国惹不起。 英国的使节团最是震惊,他们国家的国王和议会一向谈不拢,而大明帝国的百姓却主动让华兴王登基,这需要多么大的威望啊,他们绝对不相信这其中有什么虚假,因为所有的百姓都自觉的走上街头,其中有军人、工人、商人,以至于他们只能躲在道路的一角。 想到此,他们对华兴王更加好奇,这绝对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王者。 等人群散了,他们找到礼部的官员时却遇到了麻烦,礼部由于忙于皇帝登基之事,只好把使节团安排到了驿馆,英法的使节团无奈,只好趁此机会多了解这个神秘的东方帝国。 清爽、干净的青石街道,美味的菜肴,良好的治安,坚固而华丽的四轮马车,还有专门的车道和人行道,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使节团们着迷。 他们携带的金币虽然不能消费,但是临近的银行却可以兑换银元,只要有银元,几乎可以买到全世界的物品,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 看来他们小看了这个帝国。 而且城外不时响起来的炮击声让他们感觉到恐惧,这是数百门大口径火炮齐射的声音,他们本来以为要打仗了,一打听,才知道这只是城外的官兵在训练。 而且他们一路走来,发现东方帝国的农村并不落后,整齐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