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之大土匪_第229章 康熙VS彼得大帝的老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康熙VS彼得大帝的老爸 (第1/2页)

    与大华帝国的平静相比,此时的西伯利亚却是打的热火朝天、尸陈遍野。

    当代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也是不凡之辈,见久战不下,而且补给线拉长,就有了退意,他此时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不过是用血换来的,主要是火炮的密集使用,由于满清拥有的火炮比他多,在此战中占尽了便宜。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增加麾下的炮兵力量。

    此次要不是他生性谨慎,又加上麾下兵马拼死战斗,恐怕他的远征军已经全面溃败。

    可是此时也是不容乐观,他此次共集兵五十余万,其中有三十万步兵,鏖战数月,虽然伤亡了十余万,只剩下三十几万,可是此时若是撤走,对方随后追杀,定然也是大溃败的场景。

    本来贝加尔湖一带已成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可是没想到满清人竟然毫无征兆的对西伯利亚大举用兵,残杀此地周围所有的俄罗斯人,使得此地变成了满清的势力范围,这样一来,俄罗斯异地作战,对俄罗斯的形式很不利。

    而且沙皇阿列克谢此时已得到准确的情报,满清和蒙古各部又征召了三十万蒙古骑兵,也就是说对面的敌人已有拥有了将近八十万骑兵,而且对方的战斗力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孱弱。

    阿列克谢这才知道自己捅了马蜂窝,许多年前残暴的蒙古骑兵的阴影还深深的印在俄罗斯人的内心,他之所以敢来此,就是因为他得知此时的蒙古已分成数十个大小部落,互相倾轧,根本不为惧,谁知道满清皇帝有这么大的能耐,竟然能征召这么庞大数量的蒙古骑兵,这是他最不能理解的地方。

    被寒冷的风雪一吹,阿列克谢禁不住打了个寒颤,心中暗骂道:“这些可恶的女真人,大明这么庞大的地盘不去抢,反而来抢寒冷的西伯利亚,真是贪婪的野狼,可是却害苦了自己,此时骑虎难下,到底该如何是好?”

    他终是狠下心肠,命剩下的七万哥萨克骑兵留下阻敌,他自己带着五万精锐皇家骑兵先撤,而剩下的二十余万步兵则缓缓撤退。

    其实他知道,此战已经失败了,这大部分兵马都将被抛弃,不过他一定要带着五万精锐骑兵回到莫斯科,不然经此大败,国内定然不稳,那些贵族一定在偷笑,想到美丽的妻子和只有五岁的小彼得(未来的彼得大帝),阿列克谢心中一暖,无论如何也要回去。

    阿列克谢再也不耽搁,带着五万精锐先撤了,而剩下的兵马个个心惊胆跳,他们哪敢慢慢撤,一下子变成了大溃败,一个跑的比一个快,连珍贵的数百门大炮都丢的一干二净,可惜他们只是步兵,再死命跑也跑不过骑兵。

    只有坚挺的哥萨克骑兵留了下来,他们也很想跑,可是统帅不答应,一是沙皇阿列克谢许诺大量的好处,为了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荣誉,为了无数的财富,他们不得不留下阻敌三天,二是哥萨克的统兵大将不认为他们挡不住对方三天的攻势,因为他们是伟大的龙骑兵,是伟大的哥萨克骑士,再残酷、再恶劣的战争他们都经历过。

    所以他们必须留下来,要么死亡,要么拥有大批的财富。

    ……

    对面的大动静,康熙了解的一清二楚,此时他刚驾临前线,前一段时间他亲自拜访了蒙古库伦活佛,由于康熙精通蒙古语,又信仰喇嘛教,两人理所当然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库伦活佛的帮助下,康熙对各蒙古部落首领动之以情,利之以诱,终于让各蒙古首领又动心,又担忧,之后各部蒙古首领再次征召了三十万大军,誓要剿灭来抢地盘的罗刹人,并准备在明年大举对罗刹人用兵,以报复罗刹人的挑衅。

    此时康熙就是带着援军来了,不想对方竟然想逃,康熙对于对面的哥萨克骑兵,他其实很是佩服,他们的战斗力竟然不弱于满清八旗的精锐铁骑,不过康熙有信心留下对方,因为下雪了,而且对方成了孤军,辽阔的西伯利亚根本不是一两天就能离开的。

    他一面令图海带着二十万满清八旗骑兵从右翼去追杀逃跑的罗刹人,又命康亲王杰书带着二十万蒙古骑兵从左翼包抄,去追杀逃跑的罗刹人。

    而康熙自己则领着三十万蒙古骑兵和哥萨克骑兵对峙。

    此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火炮、火枪,甚至连弓箭都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唯一可信赖的就是手中的弯刀和胯下的战马。

    好在蒙古和满清八旗的官兵耐寒能力很强,被冻死的人马并不多,虽然此时的蒙古兵一个个穿着厚重而宽大的袍子,只露出一双眼睛,挥舞弯刀都有些不便,可是对面的哥萨克骑兵也同样如此,他们还穿着沉重的盔甲,更加不堪。

    康熙为了减少损失,没有发动总攻击,因为寒冷的的冬雪就是最大的武器,只要对面的重骑兵敢逃,蒙古的轻骑兵就会追击,若是对方来攻,康熙也不打算死命硬抗,游斗是最大的方法,直到对方筋疲力尽,而且他在等,等图海和杰书的捷报。

    等他们胜利归来,就是决战之时,到时,这些罗刹人只有两条路可走,或是成为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