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谨慎惹的祸 (第1/2页)
不过此时东南亚却战火弥漫,荷兰的远东舰队刚刚在菲律宾一带耀武扬威,英法、挪威、瑞典、葡萄牙等五国的反荷兰舰队就云集在马六甲之外的安达曼海。 西班牙的海军实力还没有恢复,就没有派遣战舰。 他们共汇集了战列舰四十艘,巡航舰百余艘,不过他们还是不敢通过马六甲海峡和荷兰的远东舰队拼命。 最后五国的东印度公司一合计,一面在外围继续封锁马六甲海峡,远远的和荷兰的远东舰队对峙,一面组建一支联合陆军,决定直接在印度洋登陆占领荷兰在东南亚的总部巴达维亚,迫使荷兰的远东舰队投降。 最后五国竟然筹集了三万火枪兵和三百余门火炮,在数十艘战舰的轰击下,不过一个时辰就占领了小港口拉布汉,登陆点在巴达维亚的另一侧,属于印度洋,该港口距离巴达维亚还有两百余里百里。 荷兰方大吃一惊,他们也没有实力占据整个大海,忙抛弃了一些不重要的据点,将附近的军队和移民者都迁往了巴达维亚要塞,而且巴达维亚的总督还要求当地的苏丹配合作战。 当地的苏丹是荷兰人扶植的傀儡,他们能征召十数万土著士兵,虽然武器简陋,但是炮灰最大的作用就是浪费帝国的子弹。 不过巴达维亚的总督并不惧怕,因为巴达维亚城是一座巨大的星型要塞,易守难攻。同时,城内拥有数万荷兰人,随时都可以登城防御,不过他还是严厉斥责约瑟夫,令荷兰远东舰队尽快击败反荷兰舰队,否则商路不通,损失极大。 星形要塞是欧洲火器时代刚刚普及时产生的一种要塞防御体系。 其基础理念是每一方面的防守或是可以接近要塞的途径都有至少一处或最好是多处的火力可以将其覆盖.这些致人于死地的区域可以延伸,还因攻击者至少需要攀爬一条围绕着要塞长长的斜堤而变得更加致命。 这种斜堤并不需要很陡,但是攻击者必须要在没有任何掩护的情况下向上攀爬,每前进一步都要面对凶猛的火力.这种斜堤也是一种被攻防御手段,由一道斜坡护卫着要塞的土方工程.在斜堤之上有一道外护墙在严阵以待,一面缓冲墙(有时会有为守卫人员准备的射击位)则是在实际接触到要塞之前必须要越过的障碍。 所有的这些防御设施都出现在军事建筑师在要塞的主墙体前面,以及角堡,冠堡加入额外的三角堡(呈分开状三角型的堡垒或炮位)之前。 从设计形式来看其整体的效果的话,它的复杂性被大大的加深了,每一处星形中心的设计给予防守者对任何一方的攻击一个额外的射击位.墙体的长度局限于能被侧面滑膛枪掩护的范围,过去的经验说明一个只由大炮防守的要塞一旦大炮被摧毁时就可能会被轻易占领. 星形城堡要塞拥有强大的防御能力,最初是欧洲抵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西扩而发明,让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西帕西骑兵折戟沉戈。后来随着欧洲火器的普及,军事家们对侧翼火力的期望值提升,因而进一步推进了星形城堡要塞的发展。 相对于东方的四方城堡,西方的星形城堡要塞其实就是在四方形城堡的基础上,用另外一个四方形城堡旋转四十五度后叠加到原来是四方形上组成的。 说的再具体一些就是两个错开四十五度角的四方形叠加到一起组成的多边形要塞。 当然,这是最基本的星形堡垒。还有五边形、六边形叠加,后世现存最大的是三个四边形叠加到一起的十二角星型要塞——阿尔梅达城堡。 阿尔梅达城堡是葡萄牙发动光荣独立,脱离西班牙统治而修建的要塞。正是由于这个要塞,使得西班牙军队无法打败葡萄牙军队,这样最终承认了葡萄牙独立。 菱堡的最大特点就是每增加一个突出菱角,就等于增强一倍的侧翼火力,敌人想要攻进去,就要付出两倍甚至十几倍的士兵伤亡。 反荷兰联军怎会不知道知道这种城堡就是个绞rou机,可是巴达维亚是荷兰在东南亚的中心,内有造船厂和弹药厂等,而且还有大量的财富,只要占领了此地,此战就有了收获,而且荷兰远东舰队没有了足够的弹药补充,又怎敌得过多国联合舰队? 所以此城堡必须攻下,不过反荷兰联军的司令不傻,试图故意撤退,引诱荷兰人出城作战,结果诡计被荷兰人识破。 荷兰人不上当,坚守要塞。由于要塞内物资充足,即使围困一年半载也没事。可是多国联军却拖不起,远东舰队一来,他们想走都有些困难。 五国联军奈何不了荷兰人,但是他们却可以四处烧杀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