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6章 大肆募资 (第2/2页)
“嗯,这样吧,如今帝国已经有三个大型钢铁厂和两个大型军工厂,还有数个大型煤矿和龙江造船厂等,这些大型企业以前都是国有企业,如今可以进行改制,把他们改成帝国控股有限公司,帝国永远掌握百分之五十一以上的股份,其余的股份统统都卖出去,这些股份只容许帝国国民拥有,否则作废。” “比方说江宁军械所,咱们就算它现在的总资产是一亿银元,那咱们就发行4900万股,一股价值1银元,每年该厂根据盈利情况派发红利,红利最少比银行利息高,而且这些股票可在证劵公司进行交易,此公司的大股东拥有表决权,还可以参与公司的管理。” 江涛根据前世的股票,想到一个快速捞钱的办法。 “皇上,万万不可,若是有心人控制了钢铁厂和军械所,帝国后患无穷啊。”程章苦着脸,瞪大了眼睛道。 “嗯,当然要有限制,军工厂生产的火器只能卖给帝国,而且帝国掌握有百分之五十一以上的股票,是最大的股东,这是无人能撼动的,等帝国朝政宽松,可以再回购。” “至于其他战略物资也不能随意出售,只有帝国点头才行,而且实行股份有限制的好处也是很多的,有了民间的注资,这些公司的实力将更加巨大,不过这些钱帝国要先挪用,呵呵,这些企业不再靠帝国的资助存活,而是靠公司的业绩,也就是订单存活,最近军工厂全面转型,大批量使用蒸汽机,而且生产的是先进的连发步枪,最少三十年都不会减产,内阁立刻下去清算这些大型工厂的资产,朕查验过后,再向民间发行。” 江涛轻快的说完,顺便透漏了一些小秘密。 “遵旨。”程章很是犹豫,终是长叹一声,退下了,他却没反应过来这个小秘密的重要性。 …… 半个月后,江涛拿着内阁清算的报告,很是不满意,江宁军械所、龙江造船厂、马鞍山钢铁厂等工厂的资产都严重低估了。 江涛心中暗叹一声,轻笑道:“诸位阁臣,这样可不行,这样等于挖帝国的墙角,比方说江宁军械所,各式生产机器价值三千万银元,厂房价值三千万银元,库存原料一千万银元,成品价值一千五百万银元,这才八千五百万银元,可是该厂的占地数十公顷,拥有四万熟练工匠,而且掌握着先进的技术,要知道地皮、技术等都要算上,这些才是最宝贵的,嗯,再加上该厂的成长性,初步估计,该厂的资产最少价值两亿银元。” “啊!”程章等一个个目瞪口呆了,这样算下来,帝国岂不是太黑了? 江涛却在心中暗笑,其实这不算什么,军械所包含枪支、火炮、弹药、火雷爆、火箭弹等的制造,一年生产的军火都在七千万价值以上,而且如今战乱不止,弹药供不应求,如此高的成长性,才要价两亿银元,已经是很少的了。 而且要不了几年,一银元一股的该股票就有可能翻番。 大臣们不敢反驳皇帝,只好依此类推,最后得出北京军械所总资产2.3亿银元,龙江造船厂价值1.3亿,三个大型钢铁厂总资产都在1.8亿银元以上,江南机器厂总资产3亿银元,普遍高估了一倍。 江涛这才点头,在帝国月报的宣传之下,各股份有限公司和证劵公司同时面世,不过帝国百姓普遍存在疑问,不敢冒险,只有一些大商贾购买了小部分。 最后在江涛的暗示下,帝国的大将军们开始购买各公司的股票,转而影响到了百余万野战部队和海军将士,都或多或少的认购一部分。 不过他们购买的都是军工厂和造船厂的股票。 紧接着影响了地方守备军和警察部队。 这出乎了江涛的意料,平民百姓才购买了上千万的股票,而帝国军人却购买了超过三亿银元的股票。 特别是海军将士,购买了上亿银元的股票。 江涛感激不已,若不是帝国军人信任帝国,带头购买,恐怕自己白忙了。 不过江涛有信心,只要帝国不沦丧,这些公司就不会倒闭,且会持续不断的发展。 不过根据华兴银行的数据,帝国军人存在银行内的资产超过二十五亿银元,这是帝国优待军人政策的体现之一。 江涛为了报答帝国将士的爱戴,一口气订购了80万支转轮式步枪和十万支转轮式骑枪,至于订购战舰的事需要到年底申报。 这一下,帝国的商人和官员都发现了端倪,开始抢购各公司的股票,百姓也开始跟风,直接造成了原始股的涨价,一个月后涨到了1.1到1.2银元一股。 若不是江涛利用华兴银行的力量控制各股票的涨势,恐怕不到一年就要番数倍。 好在此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帝国,帝国总算可以还债了,而且的财政也宽松了一些。 最后一统计,帝国靠非法集资手段在两年之内在民间募资三十多亿银元。 好在江涛是有良心的,没有让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倒闭,严格审查上市公司,而且利用银行的力量打击所谓的庄家,只要该股低于发行价,帝国就带头收购,价格太高了,帝国就带头抛售,让想布置陷阱的jianian商亏了不少。 而且当帝国有钱后,帝国尽力收回了当初发行的股票,让所有持有股票的人都小发了一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