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原大战(十三)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王辅臣率军六百里转进,绕路轻取洛阳,河南的形势逐渐不利于明军的时候,苏北徐州之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小皇帝康熙和康亲王杰书亲自领军南下,率领十万人马猛攻台家庄,先是五万绿营打头阵,而后是两万满蒙步兵压阵,轮番向台家庄进攻。 此次南下,清军可谓是准备充足,有些让明军意想不到的是清军竟然加强了火器,多出了五十余门西洋大炮,不但有常见的红夷大炮,还有长管曲射炮,硕大的十磅炮等。此外清军还组成了五百人的火枪队,于台家庄庄外列阵,与明军的大炮和火枪展开了对射,战况激烈。 明军虽然有威力更大的新式大炮,但是奈何对方大炮数量太多,蚁多咬死大象,而且清军很聪明地在庄外积土成山,将大炮全都搬上土山上,对庄内轰击,使庄内的明军只能被动挨打。 清军怎么突然多出来这么多火器?众将皆想不出这些大炮从何而来,不过永历却猜到,就在去年英国人进犯长江口的时候,有三艘战船脱离本队,沿着海岸线向北方驶去,如此这些火器,可能就是英国人送给清廷的,当然双方肯定达成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协议,不然英国人绝对不会这么大方, 英国人和清廷会达成什么样的协议呢?难道清廷建国才不过几十年,就开始卖国了?永历想不明白。 对于此事,北京的锦衣卫暗桩一直没有传回消息,其实永历也知道自从清廷政~变后,小皇帝康熙非常谨慎,对汉臣外松内紧,许多机密大事都不会事先告知汉臣,以防走漏消息,所以锦衣卫这段时间以来送回来的情报越来越少,正是这个原因。 清军在台家庄外堆了一座土山,日夜向城内发炮,不得已之下,靳统武和方孝玉决定放弃东庄,退到西庄,继续隔河与清军对峙。 本来清军还想故技重施,将土山往前推进,可明军也不是吃素的,在方孝玉的建议下,以彼之道,还之彼身,明军在西庄内也堆成了一座土山,将大炮运到上边,隔河轰击东庄内的清军。 明军的新式大炮威力与清军的红夷大炮和十磅炮差不多,但胜在射程远,所以清军进入东庄后,立刻吃了大亏,遭到明军的大炮轰击,死伤惨重。两天炮战之后,进入东庄的绿营兵死伤五千余人,其中还有两名总兵也在炮击之中阵亡。 见到炮战失利,清军果断地调整了对策,将东庄被大部分兵力撤出,而只留下小部分哨兵,沿河对明军进行警戒,如果明军渡河,庄外的清军会马上进庄,对明军展开攻击。 台家庄之战到了僵持阶段,明清两军互有胜负,隔着一条小河,清军再也难以前进一步。 永历坐镇宿迁,他并没有去徐州,这是因为宿迁距离台家庄主战场也不算太远,而且宿迁更接近后方,如果清军袭来,可以从容撤退。 当然这不是永历的本意,他想去的是徐州,可是在黄宗羲和方孝玉的劝谏下,以安全第一为由,永历只好留在宿迁,即使是想去台家庄巡视,也被挡了回来。 永历心有不甘,如今小皇帝康熙就在台家庄,可是自己却在百里之外的宿迁,不能临阵指挥,难道不让对方耻笑自己贪生怕死吗? 于是永历整日唠叨着要去台家庄,可是身边的黄宗羲和毛八重苦劝不止,要永历欲罢不能。 永历寻思:既然不让去台家庄,那么就去徐州! 这个提议,没有再遭到大臣们反对,四月十五这一天,永历御驾启程,前往东北方的徐州。 镇守徐州的乃是第一军团副军团长,大明宝应伯鲁中山。当他接到万岁爷要驾临徐州的消息,马上着手准备,首先将城内治安整肃一遍,很是抓了几个清军的探子,然后又四处派出暗探,监视北方和东方的清军动向,然后才放心准备迎接永历皇帝的到来。 鲁中山自去年年初回归大明,就被永历任命为第一军团副军团长,归于靳统武麾下,到现在为止,靳统武、方孝玉、鲁中山三人合作的非常融洽,这次靳统武和方孝玉都去了台家庄,后方重地徐州就由鲁中山坐镇把守。 永历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见过鲁中山,即使鲁中山阵前兵变回归大明,永历也只是亲自派人送去了勉励信和加爵的铁卷,而没有让鲁中山进京觐见自己,毕竟徐州地处前沿,还一时离不开统兵大将。 以前鲁中山第一次见到永历的时候,根本不知道那位“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