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原大战(十四) (第2/2页)
:“好啊,杀鞑~子,给银子,我们愿意干!” 方孝玉对靳统武说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反正全军退守西庄,也是闲来无事,不如趁机练练兵,把咱们的精锐派过去,刺杀他们,让清军晚上睡不着觉,累也累死他们!” 靳统武点点头,于是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 当天夜里,一队明军换上了黑色夜行衣,蒙头包面,一柄钢刀背在后背,人数一百,在子时的时候,悄悄来到河边的一个小河湾。 这个小河湾在西庄的边缘,往里凹进去一块,两边都是民宅,从这里入水,东庄那边是看不清楚的。 这队明军潜入河中,慢慢的向对岸游去,轻轻的划水,尽量不要发出一点声音,过了一会儿,终于抵达了东岸,然后两个人先登上河岸,潜进一处残破的房屋内,片刻之后,里边传出几声蛙鸣。 接着河中的明军鱼贯而上,依次登上河岸,也进入了那幢房屋,当他们经过房门的时候,看到两个清兵倒在那里,胸口处一个血窟窿正在往外淌血。 清军在河岸附近布置了很多哨兵,但是哨兵总有疏忽的时候,连日来对岸明军都没有动静,所以哨兵们也渐渐地放松了警惕。刚才那两个哨兵正在打瞌睡,突然被两个人分别捂住了嘴巴,紧接着一把匕首刺进了胸膛,刹那间就被结果了性命。 明军进入东庄后,立刻分成了十小队,每队十人,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去了,不久之后,庄内传出惨叫声。 “明军来啦,明军过河啦!”有人大喊大叫。 到底明军还是被发现了,但是黑夜之中,清军不明所以,还以为明军大举过河了,赶紧发出求救信号,一座座木柴被点燃。 不长时间之后,“咻,咻——”十余颗两点由东庄外的土山升起,向东庄飞来,顷刻间砸落,轰然炸响,“轰,轰——”不绝于耳。 这时,西岸传来一声尖利的木哨声,不久之后,一队队黑衣人重新出现在来时的那栋房屋内,然后穿过一个缺口,跳进河中,向西岸游去。 此次偷袭大获全胜,一百名精锐共带回七十八个鼻子,其中一个鼻子的主人据说还是一个四品副将。而取了他鼻子的明军士兵,回来后,原先军团颁布的许诺马上兑现,这个士兵被授予三等二级军功一次,不但得了十两银子,而且军团还向其家中发出嘉奖信,让他家挂红花一个月,以示奖励。 对岸的绿营兵不长记性,此后的三天之内,接着又被明军偷袭了三次,每次都有几十人送命,鼻子被割走。第三天的时候,甚至有一个巡营的满洲参将被偷袭,杀人的明军怕回去以后别人不认这个满洲参将,竟然将参将的脑袋割掉带了回去,作为凭证,于是又有人立了三等功。 到了第四天,清军终于醒悟过来,晚上戒备更加森严了,东庄内的兵力也有所增加,可是即使如此,还是被明军钻了空子,五十几人被杀。不过这次没有清将遭袭,因为凡是当官的全都躲了起来,身边的护卫又多,不好下手。 第五天的时候,清军再也忍耐不住,竟然在白天意图报复,上千绿营兵想要强渡过河,冲入西庄,结果他们被明军迎头痛击,火枪、弓箭乱射,大部分都死在河中,没有一个渡过小河。 晚上,清军担心明军再次偷渡过河,大着胆子,在河边点燃了十几堆火,想要照亮河岸。结果火被点燃了,同时也为明军的大炮提供了目标,一顿炮击之后,不但将火堆炸灭,而且四周清军也死伤惨重,再也没人敢去点火了。 从这以后,清军再也不敢在东庄点火照明了,入夜之后,东庄是一片死寂,哨兵们都躲了起来,如果有一点响动,就开始大呼小叫。不过多数时候都是虚惊一场,但当清兵习以为常,出现疏忽的时候,明军又会有如天降,再次偷袭他们。 就这样,每天晚上东庄的清军都不得安生,凡是轮换去东庄值守的绿营兵,在临行前,都要交代一下自己的后事,不然恐怕就来不及了。 驻守在东庄的清军都是绿营兵,偶尔才会有满洲将官前去查看,大部分八旗兵都住在主营,距离东庄还有六七里之遥,那里防守严密,不要说明军不能潜进去,就是绿营兵都要止步,否则格杀勿论。 防守的如此严密,当然是有其缘故,据说小皇帝康熙和康亲王杰书就在主营之中,不过除了八旗兵外,没有人在营外见过小皇帝,此事不知道真假。 就在清军疲于奔命的时候,明军终于向清军发起了一次试探进攻,兵力在万人左右,目标直指清军的中军大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