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仗剑青楼乱灯火 (第2/2页)
解开这半阙词的词面,直到三年之后,那位持剑的少年再一次现身中原武林,而此时,他的身后多三个人,而这三个人也都是东方家的,分别是大哥东方无情,三弟东方不夜,四弟东方中原。后来,对于这四个人,江湖人称“东方四杰”。而此次,“东方四杰”一起出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查出东方耀昭的幕后黑手,找回东方耀昭的尸骨。然而,四人一行到最后,只有一个活着回到了北原冰海,而且活着的这个人只是带回了两具尸体和一柄五尺缠腰软剑,剩下的那一个生死不明,死活无论。而在这两具尸体之中,那柄五尺软剑的主人名叫——东方无剑,在当时的东方家,不学落辰刀而学剑术的人,他是第一个。多年以后,在东方家,第二个学剑的人叫东方先觉,而此人腰间那把五尺缠腰剑就是由当年活着的那一个亲自转交的,而且还由这个人亲自传授剑法给东方先觉。 不知道是命中注定,还是不可逃的宿命,几年之后,东方先觉又将踏上当年“东方四杰”所走过却只走了一半的不归黄泉路。只是,这一次,东方先觉是独自一个人,单枪匹马,无所依靠。然而,东方先觉在这条路上越前进一步,心中的恐惧也略减一分。因为每前进一步就离当年的真相更近一步。只不过,东方先觉不知道的是,在这条路的尽头,等待他的不止是有当年的幕后黑手,还有现任的皇廷之主和青楼楼主。更加残忍的是,令东方先觉所想不到的是,这位青楼楼主竟然就是自己心底那个念念不忘的女子。 第二节青楼灯火 青楼,一直都是江湖武林和红尘之中一个特别的地方,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它亘古长存,比江湖武林中的任何一个门派都历史悠久且不可溯源。 如果说青楼不是一个组织,那么为何它一直以来却没有明显的势力;如果说青楼也不是一个的门派,那么她每一任的青楼楼主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存在,而且强悍到,还可以与时任的皇廷之主抗衡。也许,这其中的缘由,也只有当时的青楼灯火可以明了,可以略知一二。 而说到青楼,则不能不说青楼楼主,而说到青楼楼主则不能不说其中一位叫做花无名的女子。 在当时,说到青楼花无名,则整个江湖武林,朝廷庙堂内外,无一不知无一不晓,不是因为她比其他青楼楼主更有姿色,而仅仅是因为当时新登基的皇廷之主的第一份诏令。而且这第一份诏令不是颁给天下的黎明百姓,也不是颁给庙堂的文臣武将,却独独颁给了一位青楼楼主,而且去青楼宣诏的人,更加的令人匪夷所思,一共是三个人,一个是皇廷总管,一个是一品文臣,而最后一个就是一品武将。而作为一个帝王,将一件帝王荒唐之事做到如此境地也算是空前绝后,古来罕见。而且其诏令所书所令,也更加的令人咋舌和费解,其诏曰: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故,现任青楼楼主,花无名,乃是皇廷有主之人,任何人不得觊觎,否则,灭满门,诛九族,杀无赦。另,此诏终生不改,永不收回。” 在当时,此诏一出,天下哗然,江湖震惊,武林惊愕。而在数月之后,这个江湖武林风传这样一句话: “愿与青楼楼主一夜雨露,风流成鬼,此心不悔,江山不换,此心不改。”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花无名,却因为曾经的某个少年的意气之言,“风流成鬼,此心不悔”,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却成了一生无比的眷恋。 而另外一个当事人,每当皇廷之内的花卉怒放的夜晚,他都会有一个人在月下独酌,并且都会自嘲当年的一时意气,什么狗屁江山,什么此心不改,都不敌一座青楼而已,世人都知道帝王艳福不浅,不仅有**六院七十二妃,更有美人佳丽无数。只不过,世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个用无数脂粉堆积起来的偌大的**,一直以来就缺少一种东西,使得整座的皇廷成为了天底下的一个最大的青楼,而所谓的帝王只不过也就是天底下一个最大的嫖客而已,而且还是不花钱的。 其实,世人更加不知道的是,这位自嘲自己为天底下最大的嫖客的荒唐帝王,他的第一份诏令,绝对不是那份荒唐的“青楼诏令”而是一份“迎亲诏令”,虽然给的是同一个女子,但是,那份“迎亲诏令”即使作为帝王的他也盖不了玉玺大印,宣不出皇廷内院。即使可以盖上大印,宣得出皇廷,到最后换来的也只会是一具冰冷的尸体,只是因为这位女子的一句话: “你迎亲之日,也是我自绝之时”,而这位女子之所以说这句,是因为他父皇的一句话: “你们两个胆敢逾越雷池一步,朕定当踏平青楼”,因此,这位女子最后对他说的话就是: “你有你的天下,我有我的青楼,从今而后,你我井水不犯河水,永不相见。” 多年以后,当红颜老去,天下倾覆,也只有当时的青楼灯火还在明灭不定,摇曳不止,也还能依稀地摇出当年那一幅幅无比缠绵亦无比婵娟的画面,而这些画面好像在诉说着: “青楼满座,谁懂寂寞,当年意气,誓言今生,千金一掷,轻笑红颜,窗前灯火,屋顶明月,终不敌,年华暗换,霜鬓偷白;牧笛无横,玉箫无鸣,琵琶无声,琴弦不续,何曾似,丝竹乱耳,情愁揪心。” (已阅,好像也没有bingbi字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