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书生将军异闻录 (第2/2页)
世道可以净化或者说还可以值得净化,这样的人心还可以拯救或者还值得为之征战不止,那么唯一的良药良方应该不是以战止战和以杀止杀,而应该就是那些百无一用的且已经落满灰尘的书。那一夜,书生建成在那一座藏书楼,在玉颜书院中,枯坐了一个晚上,心里五味陈杂,心情沉重而繁杂,时如在千军万马力奋力厮杀一般身心俱疲,时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行军一般茫然无措,时如在大战过后的战场一般苍凉悲戚,全然没了刚进书楼的那份读书的兴致和欢喜,而思来想去,到最后给自己的答案也无非一字曰:书,而绕来绕去,在黎明升起之前,想的最多也无非是四个字:天下太平。也就是这两样在浮萍乱世更显难能可贵的东西,就是这几年,一直以来支撑着将军建成拖刀上马而逢敌必克的力量和信念。而在那一天的白昼的那个牡丹花园,那一夜的那座书楼,在那一晚的那间书院,将军建成对未来又多了一份期待和渴望,不是因为别的,而仅仅是因为残阳下那一抹不食人间烟火的背影和那一座与世无争的花园。因为他想着,他现在为之征战杀伐的乱世,在将来的王朝,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国度,在即将由自己拼杀回来的万里疆土和万里山河,不会再有战乱,不会再有血泪,不会再有分离,而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读书藏书的繁华太平盛世,而且还会遍地开满牡丹花的新王朝,建成甚至还为了这样的一个新王朝新国度新世道,想到一个了名字,其名曰:唐。 然而,只不过,多年以后,当这样的一个新的国度和新的王朝和新的太平世道真正来临并且降临之后,建成却已然不在了,无论是将军建成,还是书生建成,还是太子建成,亦或是曾经许诺过给青牡丹一座牡丹园的他也不在了。或者说,在那个被称之为唐的空间和时间里的一切一切,都与建成无关了。即使在那里,实现了建成对未来所有的想象和愿望,真的没有了战乱,没有了血泪,没有了分离,而且人人都可以读书可以藏书的天下太平的大唐盛世,甚至,在那个称之为唐的时空里,还真的出了一种可以净化世道和拯救人心的书,一种不再有权术谋略的书,一种不再有尔虞我诈的书,而是一种写满赤子良心的书,一种写的都是大好山河的书,一种写满天地民心的书,同时却也是一种彻彻底底在死在了唐的书,因此在千百年后,人们称之为唐诗。当然,这一切的一切的所有的所有,与身后早已经成为了白骨的建成没有一点点的关系和干系了,也没人会知道,也没人会记得,也犹如在那一夜的那一晚之后,天亮之后,一夜无眠而睡意全无的书生建成,在踏出那座书院书楼之前,还随手从灰尘零落的书架上捡了几本书丢进了他的那个书生背囊里面,而在这几本中,其中就有一本奇葩的书,其名为:上古神族异闻录。而这一本书,就是将军建成在冥罗城外的军帐里面打发那些失眠无聊的夜晚的书。 上古神族异闻录,渊源氏著。 第二节神族史略 上古神族异闻录,渊源氏著,其开篇曰: 神族,即上古神族,至万物混沌之初,之盘古开天辟地,遵天地大道而来,终于女娲造人而绝。 神族之始祖,盘古大神,生于鸿蒙之初,长于蒙昧之时,成于混沌时代,混沌之时,万物始萌,无数生灵毕现,黑暗无光,蒙昧无明,鸿蒙之仙,江沽掌太虚四界,即神界、仙界、妖界、魔界。 混沌元年,即太虚纪年一万八千载,神界盘古成道,持盘古斧,叛鸿蒙,离蒙昧,战江沽大仙,仙神大战之际,盘古借万物生灵混沌之力,演化天地,凝结盘古之灵,分离盘古之魂,灵魂合击而败江沽。然江沽虽败,盘古亦无胜。何者,然曰,灵无所依,魂无所附,灵力消散,魂魄渐灭,盘古万丈身躯随之而解。盘古死也,其头裂为四岳,其左目燃为金乌,其右目爆为阴月,其毛发燃尽为星辰,其躯体骨节尽化为山川群岭,其血淌流成江海,……。 仙神大战之后,太虚无主,四界并立。然,江沽大仙死而不僵,僵而不腐,神界诸神聚合盘古之灵而成盘古印,将江沽仙躯封印于盘古斧,藏盘古斧于盘古领域——天地之间。 混沌末世,即太虚纪年六万九千载,四界争雄,魔为尊,妖为正,仙其三,诸神最末。此时也,盘古之灵消散殆尽,盘古斧脱天地而出,显现四界,……。 人族元年,即太虚纪年七千载,太虚四界混战,愈演愈烈,神界诸神尽灭,仙界隐匿,妖界臣服,魔界主太虚。然,神界诸神泯灭之际,最后一位大神,女娲,持盘古斧,引盘古之灵,将盘古领域划出太虚而自成一界,此界名为天地间。由此,神界倾覆,太虚三界鼎立。 天地间诞生初始,女娲大神弥留之际,观照神界诸神万物而创造人类万物生灵,史称人界,又名人间,并且遗留下数卷上古神族谱录,俗称封神榜,而太虚三界则称人界为异族,不属太虚。由此,神界除名于太虚,人族亦自称太虚异族,其封神榜亦沦为上古异族榜。 人间成,而神界灭,人族现,而诸神尽绝,另,上古神兵,盘古斧再次藏于天地间,不现人界,亦无现太虚三界。 上古异族榜曰,其一乃华夏之族,又号炎黄氏,其二复姓东方,其三山水异族也,其四……,最末乃渊源氏,出自女娲一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