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盛唐文武君臣道 (第2/2页)
此,此生何求” “你恨我么” “不恨” “为何” “因为他不会恨你” “现在事已至此,朕多说无益,但是,朕承诺过的事情一定会实现,不过不是现在” “那是什么时候” “到时候就是时候” 第二节文臣武将 如果说,断战是这位另类先皇的左膀,那么另一位文臣,就是这位另类先皇的右臂。或者说这位文臣也曾经是断战和这位先皇的一个朋友或者兄弟。 这位文臣曾经对先皇说过:“臣乃秀才,但是绝不做秀才文章” 这位文臣有曾经对先皇说过:“谁敢说,庙堂不是战场?臣是书生意气,还是安国利器,请皇上以后观效之。” 这位文臣还曾经对先皇说过他也有的一个毕生的夙愿,乃是一篇文章,其名曰《论钱币改制》,其文曰: “钱币者,民之所存,国之所倚,利之所往。富者蓄之愈多而平民之愈薄,平民利之所薄实则天下百姓衣食之贫寒。古之有言,天下贫苦而百姓寒,此乃国危之兆,不可不察也。 道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钱币改制亦是如此。夫今观天下贫富之沟壑愈来愈深,犹如深海地陷,可引滔天巨浪。富者愈富,平民愈贫,而富者如日月之少,平民却如星辰流沙之愈来愈多且无可胜数。 今之钱币,天下四家分之,西有川西之府,号称天府小国,即西川钱府乃是钱国主;东有金家,金家者,钱币可断江河,珍宝可填东海;南有荣庄,荣庄者,南国之地,半壁江山,尽是荣庄锦缎。北有曹员外,曹者实乃曹贼,吞民脂,食民膏,私赋税,重租贷,恶行斑斑,罄竹难书,不可不除。 然则,天下之地,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天下之钱币实乃国库之钱币,富者之富实乃天下百姓之富,今之君王,天子之尊,百姓之主,可行天道,可立人君之道,不论贫富贵贱均可余而损之,不足而补之,此乃钱币改制之要务。 钱币改制之目的,使余者无余,不足者无不足,无贫富之别,无贵贱之分,使天下之民皆可大同。 ……” 其实,晚年时候的先皇还是更加怀念,自己和那位文臣和那位武将的年少时光,在私塾三人一起对付他们的先生——国傅纪先生。 那个时候,那位文臣还不是可以妙笔安天下的文臣,那位武将还不是马上可以定乾坤的武将,自己也还不是那位可以辜负很多人就是不能辜负天下的先皇。 那个时候,自己和他们三个谈论最多就他们先生的女儿——纪大美人,那时候,有一次,他们三个说,谁会娶到这位纪大美人,凭什么会娶到她。 这位文臣第一个说,“论文章,我们三个,我第一,当然我娶她” 接下来,那位武将说,“论武功,我们三个,我第一,我可以保护她” 最后一个说的自然是这个底气不足的先皇,但是他还是硬着头皮说了,“论喝酒,我们三个,你们两个加起来都敌不过我,当然是我娶她”,就凭借着这一另类的条件,这一次,这位先皇完胜他们两个。然而,最终抱得美人归的,还是这位文臣。 多年以后,这位文臣彻底成为屹立在庙堂之中的文臣,那位武将也彻底成为了那个能够叱咤边疆的武将,而自己也最终成为了那个另类的先皇,这个时候,他们三在一起的时候,畅谈的不再是风花雪月,而更多少的是自己说关心的那些事。 这位文臣所关心的是天下百姓的钱袋子,而那位武将更多关心的是边疆烽火连天的战事,而这位先皇也不再关心酒坛子,而更多是关于帝王家特有的帝王之术和御臣之道。一年之中,三人难得的聚在一起,然而即使聚在一起,不到一时三刻,却也不欢而散,因为一见面,这位文臣跟自己要银子,而那位武将跟自己争女人。 先皇说,“没钱赈灾,朕自己喝酒都没银子” “那四个人不是有么,找他们要,那些民脂民膏所酿的酒,皇上敢喝么” “……” 先皇说,“朕还没皇后,让念儿做朕的皇后如何” “念儿不是大唐之人,不想做皇后,皇上敢娶么” “……” 二十四年之后,这位先皇依然贼心不死,美酒照喝,窃美之心不灭,美人照娶。只不过,这个时候,酒已经不是当年的那种美酒,美人也不是当年的那个美人,那位文臣已经不在庙堂,那位武将已经不守边关。午夜梦回,突然发现,偌大的一个皇廷,富丽堂皇,却只有孤家一个。如此繁华的天下,灯火灿烂,却也不再属于一个寡人。这个时候,他觉得是时候离开了,因为趁着自己还有些日子,他还得去兑现一个多年前的承诺。 于是,第二天,这位先皇便禅了个位,离了个宫,走了个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