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钦差御史 (第2/2页)
双眉,一反常态地闷不做声,一手端起茶碗,姿态优雅地捻动着顶盖。 一位大臣突然似想明白了什么,前一步施礼道:“王爷,会不会是皇早心知肚明,有意放那严老头一马,令我等对他无可奈何?若真是如此,那这位当今圣太可怕了!”。 恭亲王停下手动作,思索片刻,摆手道:“不可能!我那皇兄纵然有所猜疑,也断不会了解详情。他护着那老杂‘毛’无非是想让他继续冲锋陷阵,消灭红巾匪寇,早日实现他兴大齐的雄心罢了。” 一位长着一对吊梢眉的大臣咬牙道:“如此说来,只有绕过严老头,先拿下董太宰了!”。 恭亲王抬头道:“没错,太宰这个官职至关重要,必须换成我们自己人才可放心!是时候动手了。” 这一年京城大都的第一场雪,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更早了一些。 这日例行朝会,众人议事已毕,龙椅的李弘基正准备抬手示意太监宣布退朝,臣行列忽然走出一人,疾步前跪倒施礼道:“臣有要事,冒死斗胆启奏吾皇。” 李弘基微微一愣,缓缓道:“朝堂之,爱卿尽可直言。” 那位大臣再次叩首之后毅然道:“此事事关重大,此前不敢送奏折,只怕落入‘jianian’人之手,阻塞圣听。今日微臣冒死弹劾当朝太宰董林嵩贪赃枉法,买官卖官,残害忠良,勾结妖人,‘私’设江湖太学院,大肆敛财,图谋不轨!”。 说完,他爬起身来,将手厚厚的一摞奏章递‘交’当值太监,转呈圣御览。 朝堂之,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一片哗然。 “轰隆隆”又有十数位大臣出列,齐刷刷跪倒在地表示附议。 李弘基双眉紧锁,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低头看着太监捧过来的奏章。 董太宰被‘逼’急了,他三步并作两步地出班跪倒,大叫道:“圣,微臣冤枉啊!那个什么江湖太学院,臣闻所未闻,何来勾结妖人,大肆敛财之说?分明是蓄意陷害!”。 “轰隆隆”旁边又跪倒十多位大臣,口口声声请求圣主持公道,为太宰伸冤,严惩恶意诽谤者。 李弘基扔掉手奏章,起身怒喝道:“够了!董太宰,你枉杀忠良,‘逼’反同州守军;利用手权力,在朝臣安‘插’嫡系亲信;个月你为令堂大摆寿宴,除了珍玩字画,仅纹银收受了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八两。这些也全都是假的吗?”。 闻言太宰董林嵩体若筛糠,大汗淋漓,瘫倒在地,一时竟然说不出话来。 刚刚那一伙振臂高呼,要为董太宰伸冤昭雪的大臣们此时也集体变了哑巴,每个人的脸都红一块紫一块,恨不得立马找个地缝钻进去。 片刻之后,稍稍缓过劲来的董太宰爬起身来,撅着屁股连连叩头。 待再次抬起头来,他圆睁双眼,抱定了鱼死破的决心大声道:“圣明鉴,臣殚‘精’竭虑,一心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难免会遭‘jianian’人陷害!目前臣已查明,那恭亲王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收买朝大臣,意图弑君篡位!证据确凿,不容其抵赖!”。 像空突然响起一个炸雷,朝堂之,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李弘基倒吸一口凉气,‘胸’膛如同被一只无形的重拳击一般,倒退了两步方才站稳,脸‘色’变得更加难看。 片刻之后,李弘基勃然大怒,面红耳赤地挥手斥道:“大胆董林嵩,你死到临头还敢血口喷人!来呀,将其押入刑部死牢,所有家产即刻罚没充公!”。 浑身颤抖的董林嵩涕泪横流,挣扎着高呼道:“圣明鉴啊,微臣句句实言,手确有恭亲王谋反的凿凿铁证,您不可不察,不可不防啊!”。 被强拖下去的董太宰嘴巴很快被堵了。 深夜,刑部大牢之,一身囚服,头发蓬‘乱’,面容憔悴的董林嵩暗自神伤,他后悔动手晚了,被恭亲王抢了先手。他痛恨大齐皇帝李弘基,偏听偏信。他甚至开始后悔当初费尽心机,干掉吏部尚书汪国荃,爬这太宰之位,虽然也曾风光一时,可当真是伴君如伴虎,如今…… “董大人,董大人”一阵低沉的叫声将他从沉思唤醒。 董林嵩抬头一看,面前竟然是满脸皱纹,微笑不语的大内总管郑德才。 董林嵩像遇到救星一般急忙跪爬几步,双手紧紧抓着铁栏杆喜形于‘色’道:“郑公公,您怎么来了?”。 郑德才弯腰点头微笑道:“董大人,是圣让老奴来看看你。” 董林嵩老泪,感‘激’涕零。他退后一步,伏地连连叩首,同时深深为刚才自己大逆不道的想法感到惭愧。是呀,当今圣是一代明君,我怎么能错怪他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