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太史慈 (第2/2页)
县。 原本徐州的事与他关系不大,但是据说有部分徐州黄巾并不满足于在徐州活动,打算趁着势大,来青州也开辟一片地盘。 哼,就凭他们? 本官倒是怕他们不来,来了正好给我作俘虏,当劳力干活儿去! 不过朝廷那边不得不在意一些,现在朝中没有议郎帮他说话了,那可恶的曹cao当了没多久议郎就转成八校尉了。 赵二需要防着朝廷突然想起他来,把他调到哪个战场去平叛。等平完了叛,依照朝廷一贯的制衡策略,就不太可能再让自己回青州了。 到时候朝廷一看,嗯,小伙子不错,去凉州当个太守去吧! 那样一来,赵二在青州的经营可就真的白费了! 虽然也可以学董卓那样,来个拒不领旨。说些什么“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东州,效力边垂。” 但是那样一来,名声可就臭了! 君不见演义里何进要招董卓进京时,多少人反对!就是因为那时候董卓已经恶名在外,野心昭然若揭了。 难办呐! 另外还有管承来汇报说,张纯与丘力居叛乱,贼军的军势已然从当初的幽州一州,扩大到了幽、并、冀三州的范围,大有继续进兵青州的趋势。朝廷虽然派了公孙瓒去进剿,但是就目前来看,战况对官军十分不利。 嗯,有趣,管承也能当半个情报人员了。 不过这南北夹击可不是什么好受的事!虽然现在以自己的实力,再来个李大目之辈的话,自己可以轻松收拾掉。 问题在于汉朝境内的叛乱问题越来越多了:韩遂马腾、白波贼、葛坡黄巾、张纯丘力居,再加上徐州黄巾…… 朝廷对此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就算朝廷一时想不起他赵二,等战事多了,无人可用之下,挨个轮也会轮到赵二的! 嗯……一个人想也难以想不出办法来,还是跟刘备他们商量商量吧! 于是进入刺史部,找到几人说了这事。 刘备依旧是没办法,张飞这人根本指望不上,武安国和太史慈都是武力比脑子好使的人,虽然太史慈稍微好些。 简雍更擅长耍嘴皮子…… 唉,团队里缺少能给我出点坏主意的人啊!都太正直了。 呃……坏主意? 对了!有一类人干别的不行,出点坏主意还是挺擅长的。 嗯,就是当初济南那帮逗比士子! 要说心肠坏,耍jianian计,谁比的上那些世家中人! 现在在青州,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世家,便是济南那批人了。虽然自己自任青州刺史后,与其他郡国的世家也有一定接触,但毕竟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更深一步的交流。而自己在济南时,与济南士子们接触颇多,而且后来也一直都有联络,经过这些年过来,其关系要比其他人近上太多了! 嗯,平时陪他们吃喝玩乐,现在是到需要他们的时候了。 至于济南以外的其他郡国的世家,以后也要多去跟他们走动走动了,不求现在能帮上自己多大忙,只要能别背后给自己捅刀子就是了。 这帮人,阴的很! 于是赵二告辞刘备他们,出发去济南。 听说赵二要回济南,乐毅也提出要跟着同去,他恰好也要回去看他岳父,正好同路,于是同车而行。 乐毅见赵二眉间似有忧色,便试探着问他: “大人可是有什么疑难之事?” 赵二看了看乐毅,心说不愧是做生意的,察言观色的功夫就是厉害!于是也不隐瞒,将自己的忧虑对乐毅说了,反正都是自己人,跟他说说也没什么。 不料乐毅听了后却哈哈笑道:“这有何难,此事易耳!” 哦?难道这乐毅也是个人才?当然,我是指在官场谋略方面。 只听乐毅笑道:“大人,您害怕朝廷把您调离青州。那您就给朝廷一个自己不能离开这里的理由不就好了?” 对……对呀!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乐毅似是知道赵二在想什么,开解道:“大人这是当局者迷罢了,以大人的才智,迟早会想通这点的。” 赵二点点头,做生意的人就是会说话! 于是赵二继续问道:“那么,永霸,我们编个什么理由去骗朝廷比较好?” 乐毅本来没有表字,但因为战国时期的乐毅字永霸。所以赵二也就跟着叫他永霸,乐毅无所谓地认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